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1087041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浅谈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金塔县第三中学门林义“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秦。问题情境的呈 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 思维加工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 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信息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它的 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使之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能”的状态,真止卷入学习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引发学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 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进而发展学半的思维能力;问题情

2、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 奇心、激发兴趣,而目一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将客 观抽象的知识同化于自己的认知结构Z中,使学习方式向口主、合作、探究型转变。因此 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生动肓观,富于启发、善于运川玄观演示、试验探 索、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知识复习、制造悖论、反思析题等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 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同时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情趣,要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过易或过难,都难以引起 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熟悉教科书,还要了解

3、学工的认知结构、科能水平和心活 经验,提出既为学生所熟悉又具有适度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问 题情境的儿种方法:1、用诗词來创设问题情境诗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古诗词为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町以使 我们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培养自己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形成数学问题,进行数学建模以 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勾股总理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如下图文并茂 的问题情境: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下,在一个绿色环绕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 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示意。然后打出一苗诗來: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坐红莲,

4、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两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释,湖水如何知深浅。诗词入课堂,课堂顿时沸腾起來,我适时提问:同学们,通过这美妙的诗意,你能发现 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知道这湖水的深度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再也按捺 不住了,跃跃欲试!整堂课学生体验了数学来H生活,服务于生活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 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一扫过去那种启而不发的沉闷气氛。2、用小品、游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式不是自发的, 有U的地设置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 到奇特不已,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自然、欢快、 知识、运用新知识。而

5、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 小品活动或模拟游戏活动情境,学生则感 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 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路游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 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F,如果同时正而朝上或正而朝下,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 我5元,來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游客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正面朝上或正而 朝下,我们对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而同学有的劝阻, 也有喜的鼓励,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 他不敢再玩

6、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有游戏公平吗? ”有趣的情境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 不公平,是个1骗人的把戏。3、用实验來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阶段。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 他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而实验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 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从而发现规律。如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这节课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出发,精心设计了 这样一个实验活动情景,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有的学

7、生想到的 民间的剪纸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町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学生想到的是做墨迹取一块质地较软、吸水性较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将质打开、铺平,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他而有的同学想到的 是扎眼将一张纸对折,用针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保证每次扎的眼都能扎透每层纸,将纸打开,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案。显然,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 活阅丿力出发,都得到轴対称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木质的理解和 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亨彼此的资源。4、用悬念來创设问题情境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

8、它一时产生 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乂 丢不开,放不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儿个任意四边形,然后要求大家 把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起來,观察构成什么图形。当学生看到,不管是怎样的凸四边形,都 构成平行四边形,学生既兴奋乂惊奇。为什么有这一规律呢?学生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 秘。这时我再提出三幷形中位线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入一个新境界。5、用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才盾是动机的根源。”矛丹冲突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已有的 认知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z间的孑盾,使Z产生认知冲突,导致一种紧张感,学生必然要 提出问题、解决

9、问题。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 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 的途径。通过制造孑盾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去思考,逐步引入佳境。提出似是而非 的问题结论,让学生质疑,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常用于错题分析、一题多解的问题Z 中。教师直接给出学生认为正确而实为错谋的问题结论,让学生剖析、批判、改止错误, 形成止确的结论。如在讲平方根时,学生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容易混淆,计算经常出错,我这样 设计: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有哪些?42;4 2 ;4 242;答案彼此矛盾,究竟哪个是止确的呢?激起了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当前研

10、究问题的认知冲突, 学生带着问题纷纷研究、讨论,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形成统一的认识。6、用类比來创设问题情境类比是在两类不同事物Z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Z后,推测在其他方而也可 能存在相同或相似Z处的一种思维方式。由于数学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外扩性,而新扩知 识总是与扩前知识有很多类似之处,类比新知识与扩前知识是一种巧妙高效的数学策略, 利川类比取得重大发现,发明的事例在数学领域屡见不鲜,我们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归 纳,类比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高维与低维,无限与冇限等 的类比,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如,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可以类 比

11、小学数学的运算法则;实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又对以类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乘方 意义,可以类比乘法意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分式的 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分数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等。2当然,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过 程中,我们发现: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起自己解决 问题的信心,冇利于学困生的提高;良好的问题情境,训练了学生运用已冇知识解决新课 题的技能;良好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树立大胆思索,勇于进取的精神,使其思维的广阔 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真实世界 中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发现,确认并分析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总之,长期下去,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一 白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性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寻找数学与 生活结介点,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稣内涵,为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数学学习空 间,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数学理念,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