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210950841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教学设计(共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鸿门宴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5班 中文08 许晗童 【教学内容分析】鸿门宴节选自史记,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并预示了胜负

2、的必然结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个关键所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基础: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了解一些常用词汇的用法和意义,但要独立阅读长篇文言文还存在困难。认知能力: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透过表象探究事件的本质,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学习动机分析: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史记生动的记录风格和多样的人物刻画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自

3、学能力和思辨能力,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向性和条理性还不强,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司马迁与史记的有关知识,了解相关历史背景;2、归纳总结“因、如、且、谢、之”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3、学习课文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特征,并通过

4、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全面而有重点的复述把握故事情节的推进与跌宕,理清几组主要矛盾;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3、运用对比、讨论等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客观评价项羽的形象,探究其最终失败的深层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对文中主要人物进行多元思考,并做出自己的评价。【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1、客观评价项羽的人物形象。2、学习并模仿课文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特征,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

5、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一、 教法1、创设情境法 2、诵读法3、谈话法 4、点评法5、比较分析法 6、拓展延伸法二、 学法1、诵读法; 2、提要钩玄法3、比较分析法 4、讨论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word文档、课文朗读音频【教学流程图】第一课时1、 朗读诗歌。2、 与同桌讨论、回答。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垓下歌大风歌1、 展示诗歌,请同学们思考并与同桌讨论:这两首诗歌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2、 总括:项羽与刘邦都曾经是秦末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可是其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凄凄然自刎乌江,一个昂昂然黄袍加身。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历史的偶然,

6、还是个性的必然?古人云:“见微知著。”今天我们就从楚汉相争中的转折点鸿门宴入手,从一个侧面探寻政治成败的奥秘。3、 板书课题:鸿门宴1、 作者简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当中,有哪些是记述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它们分别选自那部史书?(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隆中对选自三国志;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曹刿论战选自左传)2、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是出自哪部史书?与刚才我们提到的其他史书相比,它有什么特点?地位如何?有哪位同学能根据过去所学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1、 回忆学过的历史文选2、 介绍史记的特点和地位课件展示 史记文学常识我们知道,每一个历史事

7、件的发生都与其所处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鸿门宴”也不例外。那么,促使它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历史情况。课件 秦末楚汉相争历史背景“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触发点。那么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请同学们边听朗诵、边读课文,标出异读字和难读字,并勾画出不明白的字词。音频 鸿门宴朗诵听课文朗诵,标出异读字、难读字、困难词句。1、 点出本文异读字、难读字。2、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任务:(1) 查阅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2) 找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3) 理清事件发展脉络

8、,列出故事情节提纲(找出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准备下节课进行复述。自由朗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问,积累成语,列出故事情节提纲。第二课时1、抽查课文读音情况。2、通过上节课的阅读,同学们已经对故事比较熟悉了。现在我请几位同学复述一下课文,注意在复述时要指出故事的发展脉络。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复述中有没有漏掉的情节,或者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 复述课文(23人);2、 对其他人的复述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讨论并总结。1、宴会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有关宴会的描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惊心动魄、暗藏杀机,情节进展张弛有度、波澜起伏。)2、现在请同学们

9、细读课文三四段,找出情节的起落。细读课文,找出起落板书学生复述,整理提纲: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高潮-刘邦谢罪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板书: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项羽不应 项伯翼蔽 项王款待在介绍作品的时候我们知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重点在于突出传主形象,刻画历史人物。在鸿门宴中,实际上正是人物的活动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而每一个情节也都反映着人物的性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总结出文中两大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提示:人物性格可以从其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看出

10、来,也可以从语言、神态中发现。阅读课文,总结刘项二人的性格特征。课件展示 刘、项性格对比“鸿门宴”的两军对垒,不是仅靠项羽和刘邦两个人完成的,两大阵营中还有哪些人物在整个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进行组合,进行对照分析,并说明他们的性格特征对情节发展造成的影响。课件展示 人物组合1、小结:艺术特色: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

11、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2、我们可以看出,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史传文学客观冷静的叙述中,作者司马迁对待项羽及其失败结局的态度又如何呢?是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下面几段材料,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课件展示 补充材料学生阅读、思考并发言1、小结: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2、历史上还有许多人对项羽做出过自己的评价。请大家品读下面的作品,思考作者的态度。课件展示 补充材

12、料1、课堂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2、作业:(1)自主归纳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完成表格。(2)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600字以上。第三课时找同学翻译所展示的语句,辨析词义。课件展示 一词多义翻译语句课件展示 重要语法现象翻译语句,说明语法现象结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

13、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2、放录音,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欣赏两首关于主人公的诗 垓下歌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 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展示诗歌,请同学们思考并与同桌讨论:这两首诗歌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提示(一):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

14、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提示(二):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2、 总括:项羽与刘邦都曾经是秦末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可是其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凄凄然自刎乌江,一个昂昂然黄袍加身。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历史的偶然,还是个性的必然?古人云:“见微知著。”今天我们就从楚汉相争中的转折点鸿门宴入手,从一个侧面探寻政治成败的奥秘。二、作者、背景简介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当中,有哪些是记述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它们分别选自那部史书?(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隆中对选自三国志;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