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70252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增设新专业的动力机制 摘要:通过分析部分院校新增专业论证报告和教师访谈资料,发现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符合制度理论和资源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新增专业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即学校之间声望和资源的竞争、竞争高水平人才和社会需求。应着力发展针对性的专业评审机制,以引导院校分类发展,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发展。关键词:专业趋同,资源依附,制度理论中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跨入大众化的门槛,初步建立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但是,目前的突出问题是为数众多的院校正在面临着向“上层”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官方的和非官方的高等教育分类法和大学排名出现之后,分类和排名的一点变化都会引起院校对自身排名

2、和身份的关注。面对环境压力,院校通过升格,或者通过合并、改名等形式,不断追求更高的地位和身份,由此造成了当前高等院校趋同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其中,院校趋同的主要表现是升格、专业重复和使命重叠。在升格热的浪潮推动下,学院纷纷“进化”为大学,为从形态上更符合大学身份,这些新升格的院校加快了增设专业的进度。一些高等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上,不是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是“抢市场”,热衷于开设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造成专业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学不是执著于做最好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变得更加综合化上。这种增长主要是通过增设新专业来实现,是高等教育“

3、升格热”和“大而全”现象的一种表现。既有研究往往从体制等外部原因解释了高校热衷增设新专业的现象,但缺乏从组织内部探究新专业增设的过程和动力。本文从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和部分教师访谈资料,解释新专业增设的过程以及教师对新专业设置的认知,进而分析不同层次院校增设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的原因。一、“升格热”和“大而全”现象许多关于高校新增专业的研究都集中于“升格热”和“大而全”的现象。这些高等教育文献中的词汇描述了学院和大学不断增设学科专业的趋势,这些现象也是我们研究为什么院校不断增设学科专业的起点。研究者所提出的“升格热”是用以描述学院和大学“追求学科专业的垂直攀升”。这种垂直扩展升格的例子包括二年制

4、专科学校变为四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增设本科专业以及综合大学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大而全”则指的是高等院校复制综合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组织行为,都试图成为综合型大学,追求学科专业齐全。瑞斯曼(Riesman)的研究描绘了较低声望的院校模仿比较成功和有声望院校的图景。1类似的,詹克斯(Jencks)和瑞斯曼认为“大而全”或者院校随波逐流(upward drift)是逐渐增强的学术专业化所导致的所有的机构都追求单一的、典范的组织模式。2而我国学者把“大而全”现象更多归因于体制原因。例如陈厚丰认为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导致的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是“升格热”和“大而全”现象的根本原因。此外

5、,他认为现有的经费拨付模式、评价体系、大学社会排名以及文凭本位都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3余俏燕和邬大光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制度不完善以及历史问题所导致的单科院校的存在也会造成院校的升格和趋同。4董云川和张建新认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特征是多种形态一样化,认为不论理工、科技、农林或以地方命名的大学、学院都标榜学科齐备、竞相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不论地方院校、高职高专,都以综合性研究型定位,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于追求世界一流、全国一流、全省一流。千校相争于一域,竞相朝着高、大、全建设目标统一迈进。5二、理论框架(一)制度理论根据制度理论,“制度”即是包含法令规章体系、规范体系和文化认知体系

6、三大要素,三者相互作用渗透共同界定了制度产生的根本机制。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需要获取合法性,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而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高声望”、“学术型”、“高层次”、“综合型”被赋予了极大的合法性,导致各类型和层次的院校普遍出现“使命蔓延”和“向上漂移”。无疑,追求专业覆盖广度和层次已成为大学追求合法性的重要途径。有研究探讨了大学专业增设过程中合法性机制的影响。例如罗斯(Ross)的研究表明,当大学在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设置传统的学科专业或者创新型的专业时,很多大学却是热衷于开设传统学科专业,而不是把资源用于增设创新性的学科专业上。这一发现表明传统的学科专业能给大学以合法性,增设传统型的学科

7、专业符合大学的制度规范。6此外,墨菲通过统计7个州26所公立大学近20年的专业设置重复情况,发现非旗舰大学增设重复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速度高于旗舰大学。他认为正是因为非旗舰大学对旗舰大学的模仿,导致了非旗舰大学会增设一些趋同性的专业和学位,以求变成旗舰大学所具有的综合化、研究型特征。7(二)资源依附理论根据资源依附理论,组织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和保持足够的资源。该理论解释了组织与其他组织建立联系的必要性,组织必须和外界情景互动,解决外部的需求问题。实际上,资源依附理论主要解决的是互赖问题。例如,大学与学生是互赖的,大学要想成功,必须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入学。同样,大学与政府和立法者也是互赖的,大学需

8、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反过来,政府也需要大学培养优秀的人才,以实现政府的目标。资源依附理论应用于大学研究时可以预测大学组织的行为。大学因为受到内外需求和关键资源的约束,而较容易采用新的结构、实践和运作方式。根据克瑞兹(Kraatz)和扎耶克(Zajac)的研究,资源依附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私立文理学院的组织行为。他们发现组织变化与资源获得密切相关,文理学院的新学位项目(例如公共关系和商学)很少受地位高的学院的影响,而更多是受学生需要的影响。8三、研究过程(一)研究方法本文访谈了3所从专科升格为四年制本科学院和3所从学院发展为大学的学校以及3所研究型大学的部分教师。每所学校3名教师,共计27人。访谈采

9、用电子邮件访谈的方式,访谈问题是开放式的,主要的问题围绕新专业设置的动力。同时,本研究收集了部分学校的新增专业论证报告,以补充访谈资料不足。(二)发现1.重点大学之间的声望和资源竞争访谈的资料支持理论框架,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增设新专业并不是以学生需求为主。受访教师在谈到该校近年新增研究生专业时候,认为新增专业是该校在该学科跟上同类院校竞争的必要途径,而很少考虑新增专业的需求。“通常的思路是如果你想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重要的角色,那么你就得有博士学位点。尽管在专业论证报告上你得努力收集资料告诉人们,我们的毕业生可以找到工作。而且一般上,我们在打算申请某个研究生学位点之前就想好了怎么样证明这是个理性

10、的决定,是建立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的。但实质上,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我们增设研究生专业的原因。”受访教师谈到所在单位增设研究生学位点完全是实用主义的考虑。他们认为在当前的资源配置体制下,只有具有研究生学位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学科专业才能获得经费支持,才能获得实验室等等。“其实,显然我们争取博士点并不是说我们能比别人更多地为本学科的发展作贡献,这个学科全国已经有太多的博士点了。我认为本来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本科生的教育,但你要让大学能生存下去,你就只能去申请这个博士点。何况学校的其他学院都在申请博士点,很多都申请成功了,我们学校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我们这个学科也要有博士点。”从该教师的陈述可以看到,研究型大学

11、面临着资源和声誉的竞争压力。研究型大学不是在看同类型的院校已经开设了什么专业,进而设置具有创新性的专业,而是模仿同类型的学校。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同层次院校竞争的压力,院系担心如果他们没有像其他院系那样增设高级学位的话,可能会致使该院系在整个大学中的地位下降。而大学的战略规划、使命陈述以及组织管理都强调了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访谈情况看,他们并不认为需求是增设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的主要原因。2.人才引进与中间层次大学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一所省属综合大学了,现已拥有3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一所省属综合大学,我们必须得和其他几所同层次大学竞争办学资

12、源,我们必须加快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步伐,要知道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并不高。”新制度理论认为学术越发专业化所形成的规范机制在大学组织趋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那意味着教师塑造了学科的基础,形成了组织间的学术职业关系,促成了新的研究发现、方法和观点之间的共享,而这些反过来又会造成了学位项目的趋同。本文的访谈资料证明了这一点,中间层次的综合大学主要通过增设硕士学位点作为争取资源的手段,同时也为了吸引博士毕业生和优秀研究人员到校工作。受访教师认为当学校增设研究生学位点后,外部的资源会相应增加。而且,如果那些有很好学术训练的博士毕业生和研究人员到学校工作,将会提升学校的声望。“我认为教师的质量

13、是吸引人才来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我自己的情况,当我考虑这所学校时,我知道这所学校没有博士点。但系主任和我讨论时说,他们正向这个方向努力,而且如果我加入,我就会一起促成实现博士点的突破。另外,我也看到系主任把博士学位毕业生作为提高系在该校地位的一个必要部分。所以,我觉得我来这里工作,可以发挥我的价值。”当问及增设硕士点对招聘教师的作用时,一位教师认为:“我认为现在比以前容易招聘教师了。坦白说,自从有研究生学位点后,招聘的教师的水平明显提高了。我认为这是申请到硕士点的原因。”当大学的某些院系教师中博士比例比较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向着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努力。因为这些教师都受过博士训练,他们更倾

14、向于运用读博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我们系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比较高。这样,自然很多教师想要申请硕士点。尤其是,同类型的院校这个专业都有硕士点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有?”特别是近些年,由学院发展为综合大学的学校,为了尽早具备与同类院校竞争的实力,大力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以吸引众多博士毕业生入校工作。在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和其他生活条件方面提供了优惠待遇。3.外部需求和升格后的学院资源依附理论可以用于探讨新专业的设置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以往关于“升格热”和“垂直扩张”的研究并没有讨论二者的关系。从各学校的专业论证报告和学院受访教师的反馈看,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往往是学院增设专业的主要

15、理由。某师院在增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论证报告中写道:“我省儿童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力争儿童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5%,规范幼儿园入园率达到85%,目前我省1860万36岁儿童,入园幼儿121万,差距还很大;在32000名教师中50%属于高中与中专学历,其中包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高中学历的师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孩子的入园率还会有很大提高,这些新办幼儿园急需专业化的师资。根据我省学前儿童数量,我省专业化学前教育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需很大提高。目前,我省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化培养的需要。”四年制学院的教师在谈到新增专业时,论及学生需求以及学院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我们学校的办学层次决定我们应该走职业和应用型的路线,到我们这里来的学生并不是像省属重点大学学生有一些学术上的追求。学生来这所学校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工作,所以开设的专业得在市场上适销对路。假如我们没有多少职业性的专业,都是文史哲数理化传统专业,学生就会到其他大学去。所以我们得开设财会、市场营销等这种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可见,由于新升格的学院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这个层次的院校并不是单纯的模仿重点大学,而是在新增专业上主要考虑市场和学生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