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10667473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填空题1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V;锗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V。3、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漂移电流,耗尽层。5、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研究在平滑、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及其技术,称为电子技术。6、PN结反向偏置时, PN结的内电场。PN具有特性。8、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正向导通电流由载流子的运动形成。9、P 型半导体的多子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为、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为。

2、12、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V。15、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少数载流子是。16、按一个周期内一只三极管的导通角区分,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7、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影响低频信号放大的是电容,影响高频信号放大的是电容。18、在 NPN三极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电路的其它参数不变,三极管的增加,则I BQ,I CQ,UCEQ。19、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是,。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20、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 在工作状态中测得它的管脚电压Va = ,V b = , Vc = ,试问该三极管是管(材

3、料),型的三极管,该管的集电极是a、b、c 中的。21、某两级放大电路中第一、第二级的对数增益分别为60dB 和 20dB,则该放大电路总的对数增益为dB,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2、 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某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测得管脚电压Va = -1V ,Vb =, V c =,这是管(硅、锗),型,集电极管脚是。23、三种不同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分别为:、和_的信号。_,其中能够放大缓慢变化24、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而前级的输出电阻可视为后级的。多级放大电路总的通频带比其中每一级的通频带。25、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 12k的负载电阻

4、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26、为了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要求:发射结偏置,集电结偏置。对于型三极管,应使VBC。28、在三种不同组态的放大电路中,组态有电压放大作用,组态有电流放大作用,组态有倒相作用;组态带负载能力强,组态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组态的频率响应好。31、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 如果输入为正弦波形, 用示波器观察VO 和 VI 的波形,则 VO和 VI 的相位差为;当为共集电极电路时,则VO和 VI 的相位差为。33、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集电结;工作在放大区时, 集电结,发射结。(填写 a 正偏, b 反偏, c 零偏)41、场效应管属于型器

5、件,而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则可以认为是型器件。42、场效应管是器件,只依靠导电。43、根据场效应管的输出特性,其工作情况可以分为、和截止区四个区域。48、在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效率最低的电路为,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常采用电路。49、乙类功放的主要优点是,但出现交越失真,克服交越失真的方法是。51、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中 VCC=8v,RL =8,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此时应选用最大功耗大于功率管。52、差动放大电路中的长尾电阻e 或恒流管的作用是引人一个反馈。53、已知某差动放大电路Ad=100、KCMR=60dB,则其 AC=。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一般由、中间级、输出级

6、、四部分组成。55、差动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和。56 、电 路 如 图 1 所 示 ,T1 、T2 和 T3 的 特 性 完 全 相 同 ,则 I 2 mA,I 3 ,则 R3 k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图 158、正反馈是指;负反馈是指。59、电流并联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同时使输入电阻。60、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体现在:提高、减小、抑制、扩展、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61、为了分别达到下列要求,应引人何种类型的反馈:降低电路对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当环境温度变化或换用不同

7、值的三极管时,要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保持稳定:。稳定输出电流:。62、电压串联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同时使输入电阻。63、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100000,反馈系数,则闭环放大倍数f。64、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6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类型是、。67、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是Aud=、Rid =、KCM=R、RO =。71、工作在线性区的理想集成运放有两条重要结论是和。74、如果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00Hz, 可 选用滤波器;如果希望 500 Hz以下的有用信号, 可选用滤波 器 。 76、有用信号频率高于1000Hz, 可 选用滤波器; 希望抑制 50

8、 Hz 的交流电源干扰, 可选用滤波器;如果希望只通过500Hz 到 1kHz 的有用信号,可选用滤波器。77、根据工作信号频率范围滤波器可以分为: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及。79、通用型集成运算放输入级大多采用电路,输出级大多采用电路。80、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选频网络、四个部分组成。81、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时,幅度平衡条件为,相位平衡条件为。?82、信号发生器原理是在电路负反馈时A F =,例如电路。在正反馈时如振荡电路。?A F=,例83、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的特殊形式,因而振荡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86、RC正弦波振荡电路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时有:AV =、 FV=、0 =。87、正弦波自激

9、振荡电路振荡的平衡条件是、。88、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的条件是AF1和。90、为了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电路应采用反馈。为了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电路应采用反馈。91、直流电源是将电网电压的转换成的能量转换电路。93、直流电源一般由下列四部分组成,他们分别为: 电源变压器、 滤波电路、电路和电路。稳压集成电路W7810输出电压V。94、将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直流电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倍;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平均值等于输入的交流电压(即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的倍。98、小功率稳压电源一般由、等四部分构成。100、串联反馈式

10、稳压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单项选择题1、半导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有()A、电流大电阻小B、电流大电阻大C、电流小电阻小D、电流小电阻大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电场被()A、削弱B、增强C、不变D、不确定3、半导体稳压二极管正常稳压时,应当工作于()A、反向偏置击穿状态B、反向偏置未击穿状态C、正向偏置导通状态D、正向偏置未导通状态4、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构成 P 型半导体。A、3 价元素B、4 价元素C、5 价元素D、6 价元素5、 PN 结 V I

11、特性的表达示为()A、 iDvD / VTI(e1)SB、 i DI S (e1)vDC 、 iDv D / VTIe1Sv D / VTieD、 D6、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A、变宽B、变窄C 、 不变D、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7、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4V,接入 12k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这说明放大 电路的输出电阻为()A 、 10k B、2k C、4kD、3k 8、三极管工作于放大状态的条件是()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10、画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

12、电路时,直流电压源VCC应当()A、短路B、开路C、保留不变D、电流源11、带射极电阻Re 的共射放大电路,在并联交流旁路电容Ce 后,其电压放大倍数将()A、减小B 、增大C、不变D、变为零 12、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 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 的()A、输入电阻大B、输入电阻小C、输出电阻大D、输出电阻小13、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的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A、共射电路B、共基电路C、共集电路D、共集 - 共基串联电路14、某 NPN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 所示,当 VCE=6V,其电流放大系数为()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