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0662986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端午的鸭蛋教案(获奖)端午的鸭蛋 授课人:石室初中(东区)任敏 【教材分析】 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文化,旨在让大家关注民俗,了解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就而言,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悟到家乡特有的风俗,以及用平实的笔触记录平实生活的动人底蕴。 【学情分析】 学生现在处于八年级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而很多内容是从儿童的角度叙述和描写的,因此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在生活中,学生往往觉得可说可写的东西较少,容易忽略身边的小事物,而端午的鸭蛋则非常典型的体现了汪曾祺“小叙事”的风格,平淡有味而又闲适从容,因而在授课中应启发学

2、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体会文中的故乡情结,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以及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点拨引导法、情景设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说风俗理层次谈鸭蛋品语言写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看图片猜节日。 (春节,元宵节,

3、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 2、我们本地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挂艾草,插菖蒲,吃粽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猜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端午节和我们本地端午的习俗,为学习新课营造氛围。 二、阅读课文,感知文意 1、说风俗 快速阅读课文,找找文中描写了他们家乡哪些端午习俗呢?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 【设计意图】:承接激趣环节的说本地端午习俗,自然引出家乡的端午习俗,为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奠定基础。 2、理层次 文章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见课文不仅仅写了端午的风俗,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文章,思考还写了什么内容? (1)

4、端午的风俗; (2-3)家乡的鸭蛋; (4-6)端午的鸭蛋 【设计意图】:由端午的习俗引出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3、说鸭蛋 A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那是因为家乡的鸭蛋不一般。 资料链接:高邮鸭蛋网:魅力农产品之江苏篇:高邮鸭蛋 所以自古就有“不识高邮人,先识高邮蛋”的美誉,双黄鸭蛋大如鹅蛋,蛋黄如血,蛋白如雪,双黄鸭蛋蛋壳比鹅蛋质细,有的在蛋的中部还有一道凸起的圆圈,有“蛋中之王”的美称。 B.齐读2-3自然段,找找在文中写了高邮鸭蛋的哪些特点?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点拨) C.

5、那么,在2-3两段文字中,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呢?(赞美,自豪) 【设计意图】:在说鸭蛋的环节中,由资料链接引起学生对小小鸭蛋的兴趣,同时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为句式说一段话的形式,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对话文本,同时通过齐读,个别句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出对家乡鸭蛋的喜爱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说端午鸭蛋 A.说起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最难忘的要数儿时的记忆了。因而有人说,写得最有趣的要数四、五两段了。这两段写什么?你认为最有趣有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点拨) B.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呢?(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5、小结全文 写家乡端午的风俗,写家乡的鸭蛋,写

6、端午的鸭蛋,想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设计意图】 端午的鸭蛋,着力写了几件儿时的趣事,不妨就让学生说“趣”,在“趣”中感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说风俗、理内容、说鸭蛋、端午鸭蛋”几个环节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感受文中表达的对家乡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在平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以突出教学的重点。 三、小组合作,品味语言 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仔细体会语言上的特色,并谈谈你的感受;小组内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学生自由品味,小组交流合作,全班展示) 小结:资料链接:汪曾祺曾经谈到自

7、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正如在文中所体现的那般,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体会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是本课设置的教学难点。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体会,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同伴的力量,互助学习,而后教师在全班展示中引导学生感悟汪曾祺语言的特点,然后通过汪曾祺自己谈到在语言上的追求进一步感悟语言特色,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迁移,诉写真情 1、补充资料: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

8、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相带给我们看。汪朝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 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 听到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泪, 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高邮 汪曾祺 汪朗 汪明 汪朝老头汪曾祺 2、 一说起故乡,汪曾祺就想到了家乡的鸭蛋,想到了儿时的种种过往那么,一说起故乡,我们又会想到了家乡的什么物件,又勾起了你怎样的儿时情愫? 请同学们以“ 一说

9、起故乡,我就想到了家乡的 ”为句式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在主要通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的热爱和童年的怀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来拓展延伸,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把所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用文字写出对生活的感悟。 五、布置作业与课堂小结 1、课外阅读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感受的语言特点。 2、将课堂中所写的“ 一说起故乡,我就想到了家乡的 ”这一段话丰富为一篇文章。 结束语:童年岁月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包含人生的韵味,只有用心观察,汪曾祺才能在小小的鸭蛋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只要用心体会,我们也能从一事一物中,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品味出生活的真趣。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为阅读汪曾祺的作品,目的为增加学生阅读积累,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厚度,而把课堂中所写的语段丰富为一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在写作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附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习俗(1) 语言特点: 家乡的鸭蛋(23) 平淡有味、典雅 端午的鸭蛋(46)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