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志坚中国开放大学之路 这个批复宣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性”办学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科教育历程正式开启自此,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进入了“高速路”在校学生人数从1999年的3万多人发展到2008年的276.6万人就是证明2007年4月,教育部组织由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进行总结性评估评估结论是:“八年试点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为办好开放教育形成了一系列思路,为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在这一阶段,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教育现代化,基于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TCL集团合作建设电大平台,并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服务特定群体,与军队合作,创建了八一学院、总参学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这个阶段的试点探索和发展为2010年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和开放大学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战略转型与开放大学试点阶段(2010—2019年)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发展迅猛,迫切需要教育改革发展与其相适应并提供支撑。
作为回应,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针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改革发展实际,明确要求“办好开放大学”为落实《规划纲要》要求,2010年10月,国务院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设立“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子项目,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五省市电大列为试点单位经过近两年的试点探索,教育部于2012年6月批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原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五省市的五所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并于7月31日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隆重举办揭牌仪式,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的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广播电视大学更加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而进行战略转型,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体制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制约,促进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实现从试点的实际情况看,六所开放大学都提出了适合各自实际情况的试点探索方案并取得了不少阶段性实践成果。
以国家开放大学为例《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提出:“组建国家开放大学,对于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社会成员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建设重点是网络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分银行建设;改革重点是办学模式改革、管理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服务模式改革;使命与目标是经过十年努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点国家开放大学试点九年来,紧紧围绕“1314工程”,即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办学组织体系、教育信息化、大学基本制度框架为支柱,以学分银行为纽带,以非学历继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为着力点,全面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构建“国开共同体”办学模式按照“自愿、平等、合作”原则,以及“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基本理念,初步形成了一个“集约集团办学、多元多样主体、开放平等包容”的“办学共同体”。
这个“国开共同体”跨地区、跨行业,立体交叉,覆盖全国城乡,既相对统一,又相对独立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实行双重领导、层级管理、权责分明2.形成“互联网+大学”信息化模式以“云、路、端”三位一体为技术支撑模式,初步构建了集教、学、管、研、服等于一体的大平台,开发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云教室”以及移动学习App,建成了一个数字化资源中心和249个数字化资源分中心,建设了三万多门“五分钟课程”和280多门专业网络核心课程,以及一大批适应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需求的网络学习资源3.确立“学历与非学历并举”发展服务模式在学历教育方面,开设了142个专业,2012年以来共招生782.4万人,毕业609.3万人,获得学士学位的8.1万人;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开展各种类教育培训,成立老年开放大学,与全国妇联共同推进“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并在27个城市推广实施,启动国家开放大学“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重点对12个省市区的25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定点精准扶贫,等等4.推进“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网络学习趋势,探索形成了集网络学习要素,即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实现了学习过程远程支持服务以及教学管理水平、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建立“学分银行”模式组织力量对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以学习成果框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研发了可以支撑亿万级学习者开户、存储、积累与转换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集慕课、学分银行、教育淘宝于一体的新一代学习与学习成果认证平台——学银,并受教育部委托,承担“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任务6.探索国际化发展模式搭建MyEChinese国际汉语教学平台,在赞比亚、坦桑尼亚各建立了海外学习中心,并积极与国外开放大学合作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参加相关国际会议、论坛,不断扩大中国开放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总体来看,“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整体战略转型及向纵深拓展这些阶段性成果也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肯定,2017年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将全球唯一的“杰出机构奖”授予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三、谁人评说中国开放大学是中国大学体系中与其他大学不尽相同的另外一种类型的大学,它有自己的使命、追求和价值40年来,它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为实现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民素质提高,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大国建设做出了贡献。
40年来,它始终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方向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适应中国国情、充满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之路赫赫功勋,历史评说它诞生之时,也就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举办开学典礼之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同志预言:“广播电视大学是为迎接‘四个现代化’开创的一项新事业,如果搞好了,培养学生的数量就可以大大超过现有的高等学校,不但参加学习的青年人数量将会以空前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将为成年人的继续学习创造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前途无量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大事记》编写组,1999,p.12)它10周岁时,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李铁映同志撰文说:“广播电视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各地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具体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距离教育,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大事记》编写组,1999,p.90)它20周岁时,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撰文说: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远距离教育系统”,“不仅为‘文革’期间被耽误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缓解了高等教育在进入新时期后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加速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把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成立的广播电视大学办得更好,将充满生机活力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带入21世纪”。
陈至立,1998)它33周岁时,2012年7月31日,在国家开放大学揭牌成立大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说:“33年的历程和成就充分证明,国家创办和支持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实践,探索了在区域差别大、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实施远程教育的可行做法,探索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办学体系,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延东,2012)今年,我们迎来它的40华诞40年来,它累计培养了144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各种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目前它有注册在学本专科学生400多万名,约占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来自中西部基层、农村地区的学生多达211万名,占50%以上;30岁以上学生170万多名,约占40%;女性学生183.5万名,占45%此外,有士官学生130716名,残疾人学生4818名,农民学生171875名多么震撼心灵的数字!说它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葛道凯,2008),多么恰如其分!可以预期,中国开放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会进一步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注释:①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学习、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结果2012年,教育部批准6所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其余39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更名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开放大学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是两个可以相互替换的同义词本文之所以混用,是为尊重历史,也照应未来参考文献:陈至立.1998.把充满活力的电大教育带入21世纪——纪念邓小平同志批准成立电大20周年[J].中国电大教育(3):4-5.邓小平.1977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1977b.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1978.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葛道凯.2008.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葛道凯教授访谈[N].中国教师报,2008-01-23(B04).国务院.1979.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第二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国发〔1979〕277号),1979年11月29日.何东昌.1986.发展电大事业,重视办学的社会效益[J].中国电大教育(1):3.教育部办公厅.199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教高厅〔1999〕1号)[M].广播电视大学文件选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1978.关于抓紧做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教视字〔1978〕第1383号、广发视字〔1978〕第848号).国务院.1979.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第二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国发〔1979〕277号)[EB/OL].[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