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56199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逢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 三、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有三件大事是必须搞好的:一件是学科建设,一件是教学,还有一件是科研。要搞学科建设,又要搞教学、搞科研,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位置怎么摆,这是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先谈学科专业建设。什么是学科,什么是专业,什么是学科专业建设?对此似乎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按照各类学问之间研究对象、内容的内在联系,可以把这些学问分为若干个门类,若干个学科,若干个专业,通常在本科生阶段叫专业,研究生阶段叫学科。学科专业建设既包括研究生层次的学科建设,也包括本科生层次的专业建设

2、。在经济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而本科层次的专业建设更具有基础性地位。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学科水平,一是优化学科结构。所谓提升学科水平就是使学科、专业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成果、高质量的人才。所谓优化学科结构,就是要妥善处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关系,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再谈科研。科研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诚实劳动进行的创造性的发现真理的活动。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加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加紧对科研方向的调整,并强化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努

3、力提高科研水平,力争出更多更高的成果。为此,要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对重大应用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跨学科的研究。最后是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改革是学校一切改革的核心。教学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学教学大致形成了一个思路: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其次,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再次,要在专业设置合理的前提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然后,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加强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最后,要加强管理,建立完整规范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机制。这个大致的思路一般地

4、说并不难把握,难的是每一个环节怎么加强建设,怎么加强改革,才能够收到成效。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可能抓出成效的工作。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学科专业建设是龙头,教学是中心,科学研究是提升学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之所以把学科建设摆在龙头的地位,是因为学科专业建设好了,就为教学科研奠定了基础。所说的教学是中心,是因为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教学,这种学校连基本的办学资格都不具备,它可以是一个研究院,一个研究所,但是它不是一个学校,所以高教法明确写明,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根本的任务。说科学研究是提升学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是因为没

5、有科研,学科水平和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在高校,科研的功能应该有三个:第一要探索真理,要发展学科;第二要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第三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科研的成果要转化成为教学的内容。如果科研搞不好,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就可能落空。目前,在处理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三者关系中,存在的偏向是:一是不少学校存在重研究生层次的学科建设而轻本科生层次的专业建设的倾向,表现在不顾自己学校的目标定位,为争办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上下工夫,而对本科专业建设重视不够,这是应该得到扭转和克服的。实际上,本科生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没有好的本科教学,没有好的本科生专业建设就不可能

6、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二是在一些学校一段时间内,出现重科研、忽视教学,教授不为本科生上课等情况,这种情况是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不符合办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要求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允许只搞科研不搞教学。科研无疑要得到鼓励和提倡,但是一定要强调不能因科研而忽视教学,相反一定要把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内容,这是学校进行科研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教学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关系积若干年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在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必须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借鉴人

7、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统一。为什么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本的原因有两条。首先,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150多年的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至少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8、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这些基本内涵和特征,所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不仅仅是指人口多、底子薄这样的经济状况,还包括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政治上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就是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9、成功,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得以实现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指导,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不应该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实践有了巨大的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

10、时俱进的科学。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切地说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什么要加强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第一,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制度,对这些特殊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第二,中国需要成千上万的经济理论人才和经济建设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熟悉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理论,更要熟悉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反映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对这些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尤其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教学和研究。第三,中国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取得这样宏伟事业的成功,也需要符合

11、中国实际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为什么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因为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这些宝贵财富可以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吸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就是要注意吸收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借鉴。当然,必须注意,在借鉴别国理论成果和经验时,要从我国实际出

12、发,有分析,有比较,有取舍,有用弃,而决不可照抄照搬。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与人才培养中,有一些问题也需要给予注意,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妥善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必须坚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引导学生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

13、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是要加强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和研究。由于我国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所以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很必要的。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类教育教学的封闭状态,改革开放后经济学教育教学引进西方一些先进教材和理论是一种进步,这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其适应世界范围内竞争挑战的能力具有极大益处。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也出现了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重西方理论而对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讲授不够的问题,对引进的西方理论消化不良和联系中国实际不够的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以照搬西方理论中某

14、些个别结论、个别模型、个别流派词句为荣的不正学风。其表现之一,就是在课程中对作为中国改革发展重要理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内容改革不够,课程设置中讲授学时不够,甚至有些学校将其从核心课程中取消或以政治课代替。这是需要引起重视、尽快统一认识、予以纠正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才,归根结底是要为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熟知中国的实际,掌握、创新中国的经济学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这些人才必备的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对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应该被放到突出的位置。否则,我们的经济学教育有可能本末倒置。五、规范要求、分类指导与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关系提高经济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既要

15、在宏观上规范要求,分类指导,又要在微观上深化教学改革,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二者要紧密结合。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是有规律的。探索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制定一些共同性的规范,用以指导各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十几年来,教育部组织专家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教学进行评估,并且今后要形成制度。这是迈向对教育宏观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本科教学在高校中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确立,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质量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经

16、费的投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水平的提高,效果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是,如何对学校分类指导。分类指导,主要是指政府对高等学校区别不同类别进行因校制宜的指导和管理。高校如何分类?国外有几个方案可供参考:其一,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分类。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根据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的层次,做纵向大的分类;根据所授学位的数量及其他因素在同一类中又做小分类;根据高等学校所属类型便可知道其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层次。其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等教育分类。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第一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并于1975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上获得批准,作为各国教育分类的指导和进行教育统计的依据。之后,又经修订。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