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0656166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从严“新农科”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融合性发展路径 4.利益相关者具有嵌入性波兰尼用“嵌入性”概念阐释经济制度与非经济领域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他认为包括经济行为在内的一切人类行为都是社会性地形塑和定义的,嵌入性关系程度越深,彼此之间越易达成互利性合作关系,该理论强调运用社会现象之间相互依附性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17“新农科”教育是嵌入在由社会、制度、产业、文化、政治、历史等多重因素所构成的场域之中,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趋向与效用。一方面,关系性嵌入塑造了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动机与预期,并致力于培育互利共赢

2、的合作关系。“新农科”教育更加注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促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原本松散型的弱连接关系转变为紧密型的强连接关系。发展“新农科”教育要改变传统“以大学为中心”的观念,同时考虑国家、社会、学生个体、教师学术团体、捐赠者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诉求,耕犁出服务产业经济、迎合国家需求与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和价值实现、教育机构自身变革相契合的建设之路。另一方面,高等农业教育嵌入在国家发展战略、社会治理方式、政策取向特征等要素构成的宏观制度环境中,高等教育发展被烙上了国家意志的印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力量的直接推动,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自上而下”色彩。18在全面建成小康

3、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发展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这些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引发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内生性变革。高等农业教育要主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农科”的概念特征、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实施“新农科”教育。195.发展方向具有引领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理念,继而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要求高等教育组织应超越人才培养、科

4、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传统职能,而应当成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问题的自觉参与者和积极组织者。20发展“新农科”教育要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应当领先于社会变革,主动出击,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发挥引领性作用。首先,与传统农科教育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理念不同,“新农科”教育发展既要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又引领农村社会前进。高等农业教育机构应走出象牙塔,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同时既要保持基本的理性和学术价值,又要善于将国际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与我国农业教育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更加自信地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引领、产业引领、文化引领和教育引领”21。其次,“新农科”教育应以内涵式发展为基

5、本要义,坚持把高质量与特色化作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提升传统农科发展为价值追求,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质量文化、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再次,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和本领域国际主流发展方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构筑高等农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格局,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探索人才、科研、办学等要素的深度合作机制,借乘“新农科”发展之东风,助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站在世界教育舞台中央,引领全球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三、发展“新农科”教育的融合性发展路径“新农科”教育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

6、,以培养新时代新农人为目标,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从培养理念、知识体系、办学模式和组织构架等维度,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农科高等教育体系。1.更新理念,实现通专人才培养契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新农科”教育发展中探索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农科与新兴农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理,致力于实现全人培养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注重将学生认知发展与人格发展相结合,“新农科”人才培养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要充分满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的需求,塑造担负乡村振兴重任且具有扎实学识的“新农人”;其次,基于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营养健康、生态文明和传统农业等知识领域进行

7、跨学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旨在培养农业高等学校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性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再次,课程讲授更为凸显文化传承功能,注重对农科课程门类发展历史的探讨,在专业知识讲授内容中贯通学科发展历程、世界趋向及其与人类、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逻辑关系等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点,培养农科院校学生的历史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和全球化视野。2.创新知识,推进知识体系交叉融合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农业农村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引擎,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体

8、系的创新。首先,以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为目标进行传统农科知识的改造重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打破因学科划分造成的孤立化、碎片化的知识界限,按照农科知识内在逻辑强化农业相关子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着力于构建“新农科”知识生产机制,并通过持续创新的知识生产实现传统农科知识的转型升级;第二,将农业学科知识置于世界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中,通过强势农业学科带动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大力发展“遥感农业”“精准农业”“大数据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确定“新农科”知识创新重点领域:人类营养健康与食品科学、新兴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9、、农业生物技术与循环农业、乡村绿色发展与现代化管理、农业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以及农业全球化等,推动农业学科专业的综合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生物医学与健康、信息科技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第三,以融合多维度多层次农科知识为突破口,整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形成跨学科思维和研究范式、概念工具与创新思路,探索超越单一学科方法论的复杂性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为全面认识农业系统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与分析框架;第四,围绕农业产业链部署高校知识创新链,把农业科技创新真正落到农村产业发展上,提升农科知识研究成

10、果的转化率,寻求学术逻辑和市场轨道的平衡点,强化农科知识生产能力与产业发展动力的相互促进,以高科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改造。华中农业大学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探索出“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特色发展模式,连接起领军人才、团队、学科和产业。3.变革模式,促进办学分层分类交合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机构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教育发展规律,实行自我优化、自我发展的模式。22“新农科”教育要注重发挥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差异化的功能,农科优势部属高校、综合性涉农高校、地方涉农高校在农业人才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和农业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发展中分别发挥主导关键作

11、用、引领示范作用及推广支撑作用,力图通过差异化功能促使高等农业教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探索构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适应的高等农业教育区域发展模式,推动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布局有效对接,与产业链布局紧密结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服务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凝练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方向;从法律规范层面赋予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确保高校办学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我治理权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要素在农业高等教育领域的杠杆作用,构建农科院校规模、结构、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新农科”教育体系分类分层发展。4.重组结构,打造虚实组织纵横结合发展“新农科”教育要对传统

12、学科组织结构进行改造,探索适应跨学科知识研究的组织形式。从构建方式上,现阶段应以学校层面自上而下决策模式进行跨学科组织整合,由学校统筹聚合传统学科、跨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关系,“通过建立良性培育、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来统一协调和有效配置学科资源,实现跨学科组织的优胜劣汰,从而打造卓越的跨学科研究”23;从组织形态上,采取虚拟跨学科组织和实体跨学科机构两种模式,虚拟跨学科组织依托信息技术平台,一般采用“核心固定成员+外围流动成员”模式,可以吸合校内外异质资源达成知识联盟,外围资源包括农业科研院所、大型农业高新企业、国外农业研究机构等,其研究成员在信息平台进行跨学科研究交流。实体跨学科机构一般分为依

13、托院系和相对独立两种形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设施设备、实验室设备、科研人员等资源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依据研究领域和学科学校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发展模式;从制度保障上,在职称晋升、薪酬奖励、成果评价、项目评审、人事聘用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突破原有学科界限,依据不同的跨学科组织模式进行制度创新,利用政策激励机制赋予跨学科组织弹性发展空间;从组织功能上,跨学科组织应发挥教育与科研双重功能,通过提供结构化的跨学科课程、以项目制形式吸纳大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制定跨学科农业人才培养方案、赋予部分机构硕士和博士招生权等,促使其在生产跨学科知识的同时担负起培养跨学科高等农业人才的教育功能。参考文献:1王保华.变革中

14、的高等教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51.2林卿,张俊彪.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308.3傅晨.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前沿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6989.4央视网.农业农村部:我国已创建6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EB/OL.5董峻,于文静.夏粮丰收在望农业“压舱石”稳固乡村振兴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EB/OL.6张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特征与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59.7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8胡娟.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破解三大难题N.

15、光明日报,2019-04-23 (13).9梅贻琦.大学一解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76.10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1):15.11乌尔里希泰希勒.迈向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体系M.肖念,王绽蕊,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3.12张保仓,任浩.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8,(10):122137.1319董维春,梁琛琛,刘晓光.从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兼论中国“新农科”教育J.中国农史,2018,(6):3345.14黄超,杨英杰.大学跨学科建设的主要风险与治理对策基于界面波动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7,(5):5561.15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16别敦荣,易梦春,李志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