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_21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10643530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燕》教学设计_2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燕》教学设计_2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燕》教学设计_2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燕》教学设计_2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燕》教学设计_2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燕》教学设计_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燕》教学设计_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本文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好似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解读这首诗时,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海燕大无畏的精神,体会象征,对比,拟人等手法的运用技巧,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

2、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生活感受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 2、提问法: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 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

3、生认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诗歌?或者你喜欢诗歌的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学对散文是情有独衷,因为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们要两者兼得,怎们办呢?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就是散文诗。今天我们就走进海燕一文。 (板书,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形象感知,领略海燕风采: (教师出示海燕形象图课件,让学生认识、感受海燕的形象,让学生对海燕有初步的认识。) 2、熟悉背景,把握

4、时代脉博: (让学生知道高尔基为什么要对海燕进行歌颂) 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在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也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木匠家庭,四岁丧父,十岁就为生活所迫,走向社会,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等,备尝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和剥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第一次投稿时具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意为苦难)。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它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

5、1905年革命夕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的革命运动正不断高涨。高尔基参加了种种反沙皇统治的斗争,发表了尖锐抨击沙皇的演说。他根据自己的斗争经历,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又译为迎春曲幻想曲),海燕就是其中的末尾一章。它的发表具有极大的宣传性和号召力,受到了列宁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范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出文章中表现的主要形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 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 (答案

6、可能有:临危不惧、高傲、勇敢等)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感情强烈的抒情散文诗,也好似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请同学们思考海燕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活动,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2、学生细读课文,用

7、横线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作用,具体分析海燕的形象: 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表现出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接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

8、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4、课文还描写了其他的动物,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其他动物的句子,用曲线划出表现其精神的关键词语。 提示:海鸥、海鸭、企鹅;恐惧。 5、在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到其他三种动物呢?面对什么表现出来的? 提示:对比;暴风雨 五、归纳总结海燕形象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

9、象描写,再现了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感知了海燕形象,知道了是如何来描写海燕的,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 二、课文研讨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激情雄浑的气势。 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生回忆在雷电颂中所讲的象征手法,教师强调:本文的也运用了象征手法。即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问:本文的大海、乌云、闪电等事物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总结自己在文中所勾画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深入探究象征

10、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讨论明确: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的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此外,本文还两次写到大

11、海与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3、问题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下列两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在文章的结尾,海燕为什么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海燕的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如何综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 三、归纳总结本文 对海燕搏风击浪,勇敢、乐观、坚强的描写,赞扬了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以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四、拓展训练 请你仿照句子说一段话: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生命本身不同寻常,所以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句式:假如我是( ),我将对( )说( ),因为( )。 五、作业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的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呢?试就这个话题,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板书】 (不革命者) 高傲 (革命先驱) 暴 海鸥 勇敢 海燕 风 海鸭 恐惧 敏感 雨 企鹅 (革命风暴) 对 比 象 征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