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97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及实践研究 摘要: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良好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是这一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江苏某高校研究生工作站为例,在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校企协同培养的核心利益主体基础上,提出了协同培养的制度体系、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等。实践表明,构建和完善利益保障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局面的形成,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生工作站,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模式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基金(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14JDGC003);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B30514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项目(B2-2013Y08-103)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时期,急需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2。截至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已接近招生总数的45%。就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而言,国内外经验证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最佳选择3-5。然而,在国内由于制度、文化环境等制约,校企协同培养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亟待研究探

3、索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协同培养机制6-7。一、国外校企协同培养的经验及启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以政府主导,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政产学研协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8-9。二战以后,欧美各国大力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1971年美国开始陆续制定了7个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如大学工业合作研究计划小企业等价研究计划等;建立各种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学生搞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政府资助大学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宗旨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研究10。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英联邦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实行了企业与大学

4、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培养计划”。法国的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教育,工程师教育是面向工程领域应用需求的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性教育。日本和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并在短期内形成了专业学位教育系统。国外的经验表明,在产学研合作中,对学校的经费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如美国通过法律形式给予合作教育以资金支持,社区学院有资格从“院校发展”资金中获得22%的份额,用于推动与企业的合作。德国所有企业都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然后国家将其分配给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有类似的政策规定。二、我国校企协同培养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专业学位

5、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探索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越来越成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实践、创新、职业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在要点。目前国内已涌现出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多种类型的协同培养平台。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起推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促进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工作11。几年来实践证明,我国校企协同培养存在不少问题,使得协同培养难以可持续良性发展。(一)制度保障缺失在法制层面,我国中央部委提倡和鼓励校企协同培养,但尚未将此工作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予以保障,给予参与企业税费优惠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难以落地,导致现

6、有的校企协同培养是基于原有合作关系、校友关系、其它利益关系等形成,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觉行为,这也注定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必将流于形式或消失。(二)经费保障难以持续校企协同培养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研究生到企业需要办公和研发条件、交通、住宿等,学校教师要深入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要增加新的技能和工作量,这些都需要有经费投入,学校可以设立专项教育经费,企业也可投入一部分,也可争取政府的资助,但这种投入难以长期持续。(三)合作机制不健全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在管理方面,一般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参与各方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但缺乏保障长效运行的投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四)双导师协作深度不

7、够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汇集了一批实践丰富的工程人才,但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往往缺少相关经验,需要学校给予专门培训。如果没有科研项目作为培养载体,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互动交流不够,在研究生协同培养方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参与协同培养的企业或多或少与高校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大多前期有科研项目的合作,在高校的倡议下,多数企业被动成为协同培养单位。但随着项目的完成或企业领导的调整,研究生协同培养就面临困境。三、校企协同培养机制中利益相关者分析(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在国外,1963年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给“利益相关者”概念下定义。随后,利益

8、相关者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发展成一种理论。1984年,弗里曼(Freeman)系统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广义经典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能够被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针对企业管理,后陆续被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提出了大学“拥有者”的概念即利益相关者,指与大学有密切利益关系的人12-13。在国内,杨瑞龙2000年就著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一书并受到学术界关注。胡赤弟(2005)对大学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分类、应用等几方面做了梳理,推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的应用;李福华(2007)认为

9、,大学与企业相比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的决策必须权衡和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重要、间接和边缘四个层次,为维护各方利益,应重视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大学,推进我国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胡子祥(2007)、潘海生(2007)分别在他们的论文中分析了高校的利益相关者的结构和关系。陈涛(2012)分析了合作教育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研究了中国高校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路径及形式。郑仕华(2012)针对职业技术学院政产学研合作教育,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认为要从利益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构建利益协调机

10、制。(二)校企协同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益相关者是一个范围广泛、成分复杂、性质各异的群体,要想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必须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12-13。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由学校、企业、学生、导师、政府等构成,次要利益相关者由校友、行业、学生家庭等构成。(1)学校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协同培养的主导,不仅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在协同培养过程中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经费,其主要利益目标是在新形势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协同平台同时也可

11、成为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的载体。(2)企业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协同培养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还存在技术泄密的风险,其主要利益目标有在实践中培养和物色未来的员工、加强与高校的科技合作、填补部分技术岗位、提高企业社会声誉等。(3)学生作为协同培养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协同培养的参与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项目研发,掌握企业开发流程、积累工程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训练交际沟通能力,还能获得一定的生活或交通补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4)导师作为协同培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在实践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导师通过项目主要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学校导师通过课程、论文主要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校企导师在实践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就需要更多的付出,其价值在制度层面被认可,才能可持续发展。(5)政府在协同培养中也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协同培养需要政府的协同和政策扶持,特别是合作的初期,政府作用不可或缺。政府职责是促进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减少人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有效推进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与运行自2010年以来,河海大学联合了60多家重点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在实践中就协同培养的机制框架、制度体系、经费投入机制、利益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求平台长效运行机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