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8347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设定与实践路径探析国立东南大学的个案 摘要:国立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都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是民初“硕学闳才”本科教育宗旨的体现。彰显了本科教育理念和实践如下的特点:第一,始终将人格发展置于核心位置。通过结合人的发展需要与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突出了以下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要素:(1)应社会需要培养专门人才的时代性;(2)陶冶人格发展需要的大学教育主体性;(3)国家民族发展的使命感。第二,将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素养视为本科教育当然的使命。第三,以兼顾广博与专精,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方向。第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当作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关键词

2、:民初,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国立东南大学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际,一流本科教育的意义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少学者即认为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1,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2,只有具备一流的本科教育,才是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3。有鉴于此,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离不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民国前期的国立东南大学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成就跃升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杰出的大学,它的成功与其卓越的本科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探析国立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及其实践的特点和经验,有助于我国

3、当前本科教育的改革探索。一、本科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都应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明确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20世纪6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在华盛顿接受他的学生著名的史地学者张其昀的访问,畅谈40年前他的办学理念,他以“使大学生都成为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4,对他执掌十年的南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东南大学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做了概括。那么,如何理解“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呢?“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郭秉文根据民初大学令的规定所做出的阐发,体现民初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

4、国家需要为宗旨。1917年教育部公布修正大学令再次重申这一宗旨。与清末“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奏定学堂章程)为宗旨相比,大学本科教育在承继清末高等教育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在办学宗旨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调整,从清末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专门实用性开始向大学的学术性转变:第一,一改清末教育宗旨鲜明的封建性,体现出民主共和时代培养健全国民的需要。第二,明确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特性。第三,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硕学闳才”。硕学,是学术上的要求,意即学问精深的学术人才;闳才,是基于人格发展的通识要求,即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样化的能力。相比于清末以分科制培养“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通才5,民国前期

5、大学人才培养强调了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纠正清末以教授专门知识为主,“科目繁多,无研究余地”6单一的大学功能的状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机会,以培养学术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一种通专结合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真正意义上应用西方的大学理念制定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开始。它反映了直接接受西方教育熏陶的蔡元培、郭秉文等人构建中国大学大学精神和制度的努力。民国前期的蔡元培北大改革和郭秉文东大改革,彰显了这种强烈创办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的意愿。作为这一时期学习和移植西方办学理念和制度的杰出大学东南大学及其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1918年左右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即深刻反映了

6、这一时期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的走向。“平正通达的建国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平和中正的做人做事态度;二是学术专才和广博的知识面;三是服务国家社会的专门人才。不仅包含了硕学、闳才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内涵,还反映了南高东大大学自身的文化要求,即以诚为训的文化精神和学术风气。深入分析南高东大的历史,平正通达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贯穿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成为沉淀传承该校大学精神的传统。南高成立之时,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为“养成对于国家负责任之国民为意想中之人格”,郭秉文对此作出了阐释,提炼出了一组本科教育的目标要素,即“坚强的体魄,充实之精神,而于道德、学术、才识三者又有适当之培养,盖

7、必如此,然后对于应负之责任能知能行,而人亦能信愿以责任付之也。”7,涵盖身体、精神、道德、学术、才识等方面的目标。江谦、郭秉文认为,“中正、和平、精熟、悠久、宽厚者”是训练学生道德、学术、才识的要素的共同目标,而这些目标要素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诚字来概括:“皆本于至诚。”南高用诚字概括对本科生的全部人格要求,确定“诚”为南高的校训:“以诚为训,即以诚植身,以诚修业,以诚健体,以诚处世,以诚待人。”8东南大学时期,郭秉文将校训确立为“止于至善”(出自礼记正义),其意义是“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释“止”为“必止于是而不迁”,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而不再改变,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四书

8、集注大学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则,即最高的善。以此作为校训旨在要求师生在体魄、精神、道德、学术、才识等各方面“有相当的发达”,不断追求至善的境界。对至善的追求反映了郭秉文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总体素质的要求。郭秉文始终坚持认为大学应当承担国家社会个人的历史使命,不断完善自我,服务社会,成为“建国人才”。建国人才肩负着社会民族的历史使命,应该“具有国士的志节和风度,以国家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9,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断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勇于担当国家时代使命,追求办学、人才培养至诚、至善,保持卓越的文化价值追求。二、本科教育的实践活动分析“教育目标的

9、正确性并不能确保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的随意“组装”来实现,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10人才目标的设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原则的规约和引领。在东南大学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围绕本科教育的目标,通过学科设置和布局、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方面的实践形成人才培养的体系,全方位实现了它的本科教育理念和目标。1.融通文理两科,发展支撑通专结合人才培养的学科布局打破文理界限,实现文理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是硕学闳才的基本要求,自然成为民初大学学科设置的基本方向。蔡元培1917年主持北大改革,通过废科设系,实施选课制,推进文理的沟通和融合,促使北大成为以文理为基础的综合

10、性大学。而东南大学的做法是:科系建制,将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融为一体,作为科系建制单位的使命。在执掌东南大学期间,郭秉文本科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学术并重”“人文与科学的平衡”,确立了南高东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其基本的学科布局思路是做到:一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设。一方面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样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利用文理学科齐全的学科设置优势施行通才教育。二是人文与自然学科并重。使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发展处于平衡状态,它使东南大学以科学名世,但文史哲的实力也“毫不亚于北大”。三是文理相互交叉与渗透。19181920年,为了加快推动南高向综合大学的转变,就任南高校长的郭秉文进行了大刀阔斧

11、的学科改革,他将南高的原文史地部与数学理化部合并成立文理科,作为实施通识教育的部门。与此同时,将教育、工、农各应用专修科升格为本科学科,并且在学科的设置上渗入文理工互通的理念,如将教育科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以推动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将心理学分属文理和农科,以求人文与自然学科间的联系和互通。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将商科迁至上海,创办东南大学商科大学。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学科设置布局,东大加强了文理科,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升了大学学科的学术水平,学科体系更加合理。1921年,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形成了学科齐全的5科22系。1926年更是扩大到6科32系,学科之全,居于全国之首,“此

12、种组合,为国内所仅见,意义深远。”112.促进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本科教育理念要通过大学课程体系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培养通专结合的人才是当时东南大学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大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都要体现出专门、通识的特点。东南大学推行主辅修制,它将学生的本科四年课程分为三大类:公共必修科、主辅系必选科和随意选科。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进行分系,本科学生可以在各系中选择一系作为修课的主业,按照所属专业规定的课程的统一规定进行必修科学习,同时安排一定的选修科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在主业之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

13、一个系作为自己的辅系。对辅系的要求是学生修满的学分数不得少于15学分,至多30学分。在这两种规定外,学生还可以跨科、跨系随意修课12。在各科课程设计上,各科系不仅考虑本专业学生选课的需要,还兼顾其他科系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选课需求。主辅修制充分体现了通专结合的课程设置理念,融汇广博和专精、人文教养和科学自由精神,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融为一体,促进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培养。3.建立目标明确的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教与学活动环节学生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及付出的努力越多,收获就越多,学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13。因此,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学术能力的学人,大学不仅要传授传承知识,

14、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科研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国前期南高东大提出养成思想及应用能力的智育标准,要求学生能思想以探求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14。为实现这一智育标准,南高东大将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在教学科研服务环节中,第一,在教学上注重兴疑与试验,以养成思想之能力。一方面,在教学原则上重启发而不重注入,推广“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为了服务这一教学改革理念,南高高度重视图书馆和实验室建设,使“各科之利用参考书日有增加,而图书室亦渐次扩充,以应学生之需要”,“俾能作实际之试验,亲临其境,使所思者皆有所依据”15。第二,在研究上,提倡师生合作研究,重视

15、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是培养学术研究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也是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所在。为了培养学生专心于学术研究的习惯,南高东南大学对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要求。南高师时即规定各部、专修科每一学年都要有研究一次16。东南大学时更是提倡师生合作研究。这一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训练和提高了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在这一机制下,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大学的科研,在著名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这是东南大学培养的人才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表现。第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养成应用之能力”。东南大学各科十分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包括各科实习(如工科设立生利工场、艺徒学校,理化系设立物理仪器小工场、化验部,农科开办各类试验场,供学生实习操作)、实地教授、参观、社会服务(学生通过跟随教师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生产)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