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9世纪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探究_1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5KB
约7页
文档ID:209781656
19世纪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探究_1_第1页
1/7

19世纪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探究 (三)小而精的导师班导师班(Tutorial Class)是20世纪初大学推广教育的新形式随着大学推广教育的发展,根据学员的学习态度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知识如饥似渴,学习非常热情的人;另一类是出于个人兴趣而学,不愿为学习付出太多努力的人短期的大型讲座内容丰富、形式轻松,可以满足第二类学员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渴求知识的学员的欲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工的教育水准,工人教育协会(The Workers Educational Association)与大学联合推行了“导师班”的学习形式与短期的大型讲座不同,导师班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首先,导师班的学员人数控制在每班30人,学习时间为3年,每年24课时,每课时约2小时导师班对学员没有入学要求,但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毅力为此,进入导师班的学员需要签署一份保证书,保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作业导师班的学习是没有考试,学员的成绩由学生考勤和书面作业来评定作业通常是12篇与当年课程相关的论文,导师对论文的要求很严格,拒绝收取低水平的论文保证书在导师和学员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制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数据显示,在一个工作稳定的城市,30个学员组成的导师班大约有20人能完成3年的学习,全国的平均学业完成率在15%左右[14]其次,导师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为社会改造做人员和思想上的准备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研究为主,很少涉及自然科学,职业技术类教育几乎没有再次,导师班的课程内容比普通的推广课程更加系统,难度也有所提高,接近大学水平导师班每次上课时间约2小时,前面1小时由导师详细地讲解课程内容,学生也可以随时提问;后1小时由导师组织学员进行充分讨论最后,导师班的每个学员都有一个指定的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如在课堂上与学员进行深入交流、对论文进行详细点评等导师班自1908年开办以后,这种学习方式得到多所大学响应,除牛津、剑桥和伦敦大学外,许多新成立的学院如伯明翰、利物浦、曼切斯特等也都加入到此行列,使得这种学习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导师班在“一战”前的发展速度较缓,在一战期间有一段小回落,战后发展非常迅速,到1922年,导师班学生总数接近8000人[15]四)象牙塔的暑期聚会暑期聚会(Summer Meeting)的概念源于美国的Chautauqua(夏季教育聚会)。

Chautauqua原本是纽约西南部的一个湖的名称,这个地方在一年中有九个月几乎是空无一人,但在每年的6~8月间会有来自全国的数千人聚集在这里,他们一起听讲座和音乐,参加教学班,享受大学时光和开放的气氛后来“Chautauqua”一词被引申为一种在夏季举办的教育聚会[16]在大学推广教育中,暑期聚会活动的思想缘于1884年两个矿工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暑假拜访,在经过小范围尝试后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此后,暑期聚会被认为是大学推广教育工作的特色之一,这一活动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大学推广运动发展到导师班阶段后,暑期聚会是导师班学后教育(After-study)的重要组成部分暑期聚会主要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这两所大学的暑期聚会各具特色剑桥大学的暑期聚会参与人数较少,它只邀请那些非常认真的学员,参与者必须在冬季课程班上获得相应的证书才有资格,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暑期聚会为学生提供在推广中心学理论、在实验室和博物馆学实践的机会学员主要参与一些实践工作,他们可以利用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以及大学博物馆的收藏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而牛津大学则欢迎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它的暑期聚会,不需要特殊的教育资历,也不管他是不是大学推广教育的学员,他们可以参加许多短期的课程讲座、会议、短途旅行以及社会联谊会等,讲座的内容丰富,适应面广。

1888年牛津大学第一次举行暑期聚会,参加学员人数多达900人剑桥大学暑期班人数少,但针对性强,可以提升教育的价值;而牛津大学人数众多,虽然难以进行个别指导,但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认识大学的机会,可以扩大大学的影响力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及启示虽然英国大学推广运动中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是在一个多世纪以前,与我们今天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明显的不同,但通过对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意义的总结,仍然能为我们今天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一些启示一)意义大学推广运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把大学教育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更多民众获得学习机会,使高等教育惠及全社会这不仅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首先,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让许多中下层民众获得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体验在参加推广教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听讲座、参与讨论、参观校园、利用大学图书馆、参加考试获得证书等,这些都是他们通过其他教育形式无法获得的体验虽然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学员以中产阶级居多,但它也为工人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如果没有大学推广运动,这些人也许永远无缘高等教育,尽管推广教育不是正规的高等教育。

其次,大学推广运动揭开了大学参与成人教育的序幕在19世纪后期,技术教育风靡全国,大学推广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却依然主张以人文教育为中心,认为即使是职业技术教育也应以广泛的人文思想和教育为基础这种通识教育的观点为英国大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调有评论家指出:“在全国各地,对英国人——当然也包括英国工人——的生活中出现的沉闷的实用主义和苍白的物质主义而言,大学推广运动成了一贴作用明显的良药[17]再次,大学推广运动向外输出优质的教师资源,通过学术交流和情境交流等多个维度,不仅扩大了大学对社会的辐射范围,而且也促进了大学与社会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通过推广教育,增加了大学教师与社会各阶层广泛接触的机会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与不同阶层人士的交往获得许多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另外,暑期聚会等活动的开展,既扩大了大学的影响力,也让普通民众有了了解“象牙塔”的机会,激发了学员对于“母校”的荣誉感最后,在推广教育运动中,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设置的地方教学中心,有不少发展成为独立的地方学院事实上,正是在大学推广运动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推广教育中心得到扩充,后发展成为各种不同的正规教育机构例如,谢菲尔德、诺丁汉、埃克斯特和雷丁的城市学院的建立就与大学推广运动的开展密切相关。

[18]地方教学中心和城市学院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普及化,而且对当时义务教育刚起步、中等教育匮乏的英国社会而言,能起到提升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作用二)启示从英国大学推广运动开放教育资源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第一,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内容看,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很重要大学推广运动是顺应社会需要的产物,由于中下层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学打开校门的行为才能得到推广,这也是为什么大学推广运动在英格兰地区开展得轰轰烈烈、而对苏格兰和威尔士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苏格兰当时已有4所大学,能吸纳较多的学生,而且当地的教会承担了更多的民众教育任务,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不如英格兰那么强烈[19]另外,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大学以自我为中心,主张对学员进行通识教育以提高民众素质而不是讲授生存技能,缺乏对民众需求的考虑,所以在早期的推广教育中,随着热情和新奇感的褪去,能坚持到课程结束的人凤毛麟角但发展到后期的导师班,其培养目标与大学的人文理念相吻合,因此它在20世纪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当代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也应该有的放矢,没有使用需求的资源,无论以何种形式开放都是无效的资源。

第二,从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方面,推广教育注重学习过程,而非考试结果剑桥大学的莫尔顿教授指出:“提高质量的方法不在增加最后考试的难度(它只会增长失败的概率),而是在整个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兴趣(它能提升成功的机率)[10](P101)另一方面,在整个大学推广运动中对所有的合格学员只颁发证书而不授予学位关于为推广教育中的优秀学员授予学位的建议曾多次提出,但始终未被采纳[6](P220)在推广运动中也确实涌现了许多优秀学员,特别是在导师班中有的学员提交的论文可以和在校生的媲美,有的甚至超过在校生的论文水平,但大学依然坚持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顺利地进入大学学习,并可以为他们提供奖学金,但不能直接授予学位在推广教育中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当代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和初衷,从而更好地处理好开放教育资源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参考文献:[1][英]奥尔德里奇. 简明英国教育史[M]. 诸惠芳,等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1.[2]殷企平. 英国高等科技教育[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5.[3]W. A. C. Stewart. 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332.[4]瞿葆奎. 英国教育改革[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5]孟普庆. 近代英国成人劳动教育运动史[M].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新声社推广部,1930:5-6.[6]张新生. 英国成人教育史[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7]顾明远,梁忠义. 英国教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8]易红郡.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9]Mller Detlef, Ringer Fritz,Simon Brian. The Rise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System: Structural Change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1870-1920[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0]R. D. Roberts. Eighteen Years of University Extension[M].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1891.[11]徐辉,郑继伟. 英国教育史[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12]Thomas Kelly. A History of Adult Education in Great Britain[M]. Liverpool: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70: 220.[13]H. J. Mackinder. University Extensive: Has It A Futur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0: 86.[14]Albert Mansbridge. University Tutorial Classes: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mong Working Men and Women[M]. London: Longmans, 1913: 39.[15]William H. Draper. University Extension: A Survey of Fifty Years(1873-1923)[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3: 74.[16]Herbert B. Adams. Summer Schools and University Extension[M]. New York: the J. B. Lyon 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