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6644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高校考试是高校教学改革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建立正确可行的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及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文章就我国高校现行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对于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意见。关键词:高校,考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在稳步进行并且不断深化,高校虽然在考试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做了大量改革工作,但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高等教育还需在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此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

2、高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一、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存问题考试是检测学生对学业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高校建立正确可行的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各种考试管理体制,将其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任务来抓,以此开发人才及提高教学水平,但现行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是存在诸多弊端。(一)教学思想缺乏创新突破,教学资源匮乏在中国,很突出的问题是,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高校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方面虽然有所探索,但是仍然无法完全突破传统的模式,依旧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记录、考试检测”的方式,忽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能

3、力的培养。相较于国外一些高校理论与实践结合、启发引导与自主学习并存的模式,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依旧相形见绌。单一的理论考试无法跳出传统的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水平检测的桎梏,因此,陈旧呆板的考试机制一再延续,对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产生负面作用,阻碍高校形成优良学风,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使得高校缺乏教师严谨治学、学生踏实求学的态度。很多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缺乏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以至于自身毕业后就业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高校教学资源的匮乏有关系。一些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没有系统成熟的安排,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教育教学设备的配置不够

4、齐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领悟。因此,拥有良好的教学资源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角色。教师既是科学教育观的践行者,也是办学的主体,还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重视高校的教学资源配置的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命题与考试过程监督存在疏漏,考试后缺乏成绩分析与总结我国部分高校就有关考试的规定,在“命题”“监考”“评分”“补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疏漏。由于教学人员欠缺、师资力量不足,有些学科授课、命题与评卷都由一人完成,这使得试卷题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学生真实水平的检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相关

5、人员对试卷的考查流于形式,不能对试卷内容进行有效把关;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缩小考试范围、降低考查难度,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此外,考试时间地点安排不规范,监考人员缺乏严肃性,考试纪律松散,作弊情况层出不穷,影响考试的公平和公正。考试后的成绩分析与总结可以找到平时学习的问题所在与薄弱环节,吸取经验教训,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弥补不足,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更能明确地找到长处。只有这样,才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考试后进行卷面分析和成绩审核,可以将考试所暴露出的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避免同样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继续出现

6、。所以,考试后对试卷题目进行分析,明确缺点和优点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力器,真正地深化知识,将课堂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更加优秀、出类拔萃,更能反馈教学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体制改革。(三)考查形式单一,考查流于形式知识水平检测形式有很多,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应该采取综合测评的方式,外出实践、课堂讨论、论文答辩等都可以作为考查方式。然而很多高校还是以笔试为主,进行闭卷考试。单一的闭卷考试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考前突击,打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兴趣。这样的考查形式过于呆板,既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

7、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阻碍学生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高校考试的内容过分拘泥于教科书,考试范围局限于考试大纲,除了理论知识,还缺乏联系实际的应用考核,不能真正了解考生的努力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程度,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全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考场内外的张贴条幅、视频宣传等手段,随时随地都在宣传考试的优处益处,形成一种“高压”宣传的状态。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忽视考试的核心之处。真正地宣传应该是在平时教学的每一节课中,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重视考试,端正态度,打牢基础,掌握考试流程规律等。二、高校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建议与对策考试改革是确保考试质量的关键步骤,为了实

8、现考试最优化,应该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师生队伍建设等有关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考试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健全和完善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手段。(一)制度建设1建立考试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及考试过程的检查制度如果要想提高试卷质量,需要对考试题目质量制定评价标准。就要加大对教研室试卷命题质量评价和监管力度,提高试卷的命题水平,从而达到通过考试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的。学风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风的优劣,考风和学风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为了建立优良的学风和校风,抓好考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成立专项检查组,主抓考风和考纪。加大检查力度,做到考

9、试从严,坚决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做到公平公正。2建立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及考试工作的奖惩制度阅卷工作是考试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当规范考试阅卷工作,确保阅卷质量。要制定可行性高的评卷工作要求,加强阅卷教师的责任制。同时建立阅卷质量的抽查制度,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在考试过程中,学校要组织专项检查组对考场进行检查,根据评分标准打分,由专人负责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及时通报。对于总评分数高的给予表扬,对于相对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整改,杜绝尸位素餐的情况出现。3建立考试决策部门例会制度和汇报制度建立有关考试决策部门例会制度有利于营造各执行部门协调合作的良好氛围,有效发挥决策部门的作

10、用。同时应当建立考试信息反馈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考试质量管理评价,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使考试管理信息搜集和反馈渠道保持畅通。4建立形式多样的考试模式制度如今,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想要减少和杜绝学生平时“放羊”和期末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发生,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考试模式。所以除了期末考试,还应增加一些课堂测验、平时作业与论文等,学生的学业成绩可由期末考试以及这些考核进行综合测评。同时,可以推行开卷、口试、讨论、现场操作等方式,对以应试为目的的单一考试形式进行彻底改革。(二)组织建设高校分管教学的有关部门应切实关心学校的考试工作,尽全力解

11、决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研究考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讨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考试改革的措施,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考试质量。各教学负责人要保证试卷命题质量、阅卷质量,保障考试过程顺利进行,以严格的管理促进校风、学风、教风、考风的良好建设。另外,还要对执行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和管理,实现责任到人。考试相关部门在组织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要保证试卷命题质量、阅卷质量及考试成绩的准确。此外,还要听取“民意”,进行师生评议。师生共同进行试卷及考查成绩分析,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建言献策。(三)教师队伍建设1引导学生,观念更新考试的目的不在于检测学生的考试能力,而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

12、所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关系到教学质量和考试质量。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试改革应渗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应转变“填鸭式”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2以身作则,考试创新教师在考试考核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如命题科学严谨,紧跟学术潮流。监考、阅卷等工作一视同仁,统一标准等。对于考试改革来说,考试如何命题尤为重要。考试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教材上,要紧跟社会热点,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改革考试的内容和题型,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力求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考试的质量。3提

13、升能力,教学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提升自身素质,如:教师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自身需要继续学习以拓展视野,备课问题(加强教师之间教学经验交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的讨论、合作和交流,进行实际的操作、试验和探索。只有教学的创新,才能带来学风、考风的创新。综上所述,考试改革既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措施。考试改革作为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改善考试的不良现状,我们应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14、,由上到下,从制度、组织、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考试改革,健全和完善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考试改革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考试改革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探索,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考试改革的人员也应当各司其职,严格要求自己。考试,不应是一种机械的检测模式,而应真正做到检测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我们应对现行的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汇聚各方力量,形成科学有效的考试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优秀人才。大学是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地方,考试改革有利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优化。公正的考试是社会选拔人才的准则,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仍要在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此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高等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张楠浅谈高校考试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2彭军高校管理体制和教学管理改革新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6567.3李庆华,李淑兰大学英语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实施报告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2):111.作者简介:李大军,哈尔滨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及管理研究。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