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5664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岗位匹配基于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表2 过度教育发生的影响因素总体本专科生研究生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系数标准误父亲职业好-0.1420.086-0.190*0.0960.3380.26城市生源-0.040.061-0.0580.066-0.2260.192家庭收入高-0.0970.07-0.199*0.0780.2060.209男性0.0090.0580.0720.0640.1750.18专业对口-0.426*0.058-0.539*0.063-0.394*0.21高校选拔性0.0220.09-0.427*0.11-0.767*0.36高校选拔性平方项0.022*

2、0.0120.065*0.0140.131*0.066父亲教育程度0.314*0.120.333*0.135-0.1260.336父亲教育程度平方项-0.038*0.014-0.044*0.0160.0240.039学习成绩前25%-0.334*0.147-0.591*0.1540.0690.636学习成绩中上25%-0.351*0.144-0.600*0.150.2760.634学习成绩中下25%-0.385*0.153-0.502*0.1590.3110.686担任过学生干部0.0040.0590.0770.065-0.374*0.191常量-0.0920.334-1.183*0.381-

3、0.7791.103样本量82497667582-2对数似然值8006.144a6850.834a776.219bCox & Snell R方0.0230.0200.040Nagelkerke R方0.0370.0330.053而省级重点学校的学生求职时采用了追随策略,他们求职期望的单位和职位同时也是“985”和“211”等选拔性更强的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所期望的。例如,“985”和“211”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单位排序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学校和科研单位其他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省级重点校毕业求职对单位的期望排序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民营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其他事业单位三资企业”,两者都同时把国有企

4、业和国家机关作为求职的首选。而在最终的就业结果中,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都是“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与之相似的是,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求职方向则是追随“985”、“211”高校毕业生的。根据信号理论,在用人单位对求职者信息不完全了解的条件下,将会以受教育程度作为个人能力的替代,并以此对求职者进行甄选。但是如果是在相同受教育程度下,用人单位将会运用其他能够反映个人能力的指标,院校选拔性就是其中之一。将院校选拔性作为评判依据的合理性来源于公众对于高考筛选机制的认识和对高校分层现状的经历。高选拔性院校的毕业生个人能力相对更高,并且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好。这样的信号

5、也会给毕业生以逆向的激励,低选拔性院校毕业生要以更高程度的教育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所以他们更可能“低就”,形成向下的错配。因此,低选拔性院校毕业生比高选拔性院校毕业生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2.专业人力资本不足者的信号高校进行的专业教育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但是学科的分类是按照专业知识的研究对象、方法和逻辑等划分,而不是根据社会生产中职业的需要划分,因此学校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完全对口。用人单位从降低培训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能力相当的毕业生中,更倾向于招聘专业知识与工作对口的毕业生。这样,毕业生能够更快地胜任工作。因此本文将专业对口变量作为毕业生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重要指标。正如前面

6、提到的,学历越高过度教育的比例越高,意味着追求更高的学历,钻研更高深的知识,实际上缩小了自身技能的适用范围。而当某一领域竞争加剧或者劳动力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时,毕业生的理性选择是扩大求职的范围,寻找其他专业的工作。这时他需要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来向雇主证明自己在其他专业的学习能力。表3 专业对口情况下过度教育比例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总体48.20%51.80%本专科生57.30%42.70%研究生28.00%72.00%表3反映了我们调查的毕业生专业对口比例情况,由表可见,调查的2011年毕业生中有51.8%专业对口,其中研究生专业对口比例为72.0%,本专科生专业对口比例为42.7%。这说明有大量本

7、专科生从事的工作都与大学中的专业不相关。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比专业对口的过度教育比例要高,前者为20.6%,后者为14.5%。在过度教育群体内部,专业不对口的学生比例为58.5%,专业对口的学生比例为41.5%,也就是说存在专业人力资本不足的过度教育者是专业人力资本充足的过度教育者的约1.4倍。这个比例在不同学历的过度教育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过度教育者中主要以专业对口的过度教育为主(72.0%),而本专科过度教育者主要以弥补专业人力资本不足的过度教育为主(57.3%)。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个人特征的前提下,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比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发生过度教育的几率要低。有接近60%的过

8、度教育者之所以进入了学历要求更低的岗位,是与自身专业技能不足有关的。而要进入这样的岗位,更高的学历是最好的敲门砖,过度的教育是毕业生向雇主发出的能力信号。3.弥补社会资本不足的工具强调教育公平的学者一致认为,公平的教育应该尽量消除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应该有利于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能力获得工作和相应的报酬,缩小代际贫富差距。但是,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资本,特别是家庭背景。所以,在此考察家庭背景与过度教育发生的关系正是要检验过度教育在学生工作找寻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家庭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对照。如果更高的受教育程度能够弥补社会资本的不足,改变家庭社会经济的不利地位

9、,那么更多的教育在毕业生工作找寻中就是很有意义的。由表4可见,2011年调查的毕业生样本以城市生源居多,城市生源占60%,是农村生源的1.5倍。从过度教育发生的比例来看,城市生源19.1%,比农村生源低1.4%。本研究将毕业生父亲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办事员、各类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归为家庭社会资本多,将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归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毕业生,将父亲最高学历为大专及其以上归为家庭文化资本高,家庭社会资本、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本好的群体并不完全交叉,从三项指标分别来看,都有约20%毕业生来自优势家庭。各项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都很好的毕业生有5%,至少有一项背景好

10、的毕业生有41.1%。总体来看,家庭背景好的毕业生过度教育发生率略低于普通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对本专科生而言,家庭背景越好,发生过度教育的比例越低,而在研究生群体中该趋势并不明显。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父亲学历与过度教育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显著相关。由描述统计发现,父亲为大专学历的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比例相对最低,为18.9%;父亲学历在专科以上的,学历越高子女过度教育比例越高;父亲学历在专科以下的,学历越低子女过度教育比例越高。所以本研究在回归中加入了父亲学历的平方项。而且全样本和本专科生样本的回归结果都验证了这样的趋势,即父亲受教育程度最高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两类家庭,其子女发生过度教育的几率都要更大。

11、父亲受教育程度低,则子女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大,证明了更多的教育在毕业生工作找寻过程中具有弥补家庭社会文化资本不足的功能。而父亲受教育程度更高,其子女过度教育的发生也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毕业生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几率也显著更高。文化资本丰厚的优势家庭,过度教育者中有25.7%为研究生;而家庭文化资本薄弱的普通家庭,过度教育者中只有17.2%为研究生。研究还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家庭人均年收入20000元以下)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更高。高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往往拥有的更高的就业预期,并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让他们延长工作找寻时间,从而寻到更合适的工作,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有业不就

12、”,而不是“低就”;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毕业生存在较大的就业和经济压力,急迫的工作寻找时间和较低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降低了他们对工作的预期,这使得他们也比较容易接受工作要求低于自己学历的岗位。另外,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父亲职业对过度教育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引入父亲受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后,父亲职业的作用就变得不显著了。可能的原因是父亲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是高度相关的。表4 家庭所在地与过度教育的发生家庭所在地过度教育总体本专科生研究生频率比例频率比例频率比例频率比例(1)省会城市或直辖市20320.80%97511.00%15317.0%5066.7%(2)地级市32718.60%175

13、519.70%25815.8%6954.8%(3)县级市或县城48818.70%260929.30%40516.5%8352.2%(4)乡镇24021.90%109412.30%20119.5%3962.9%(5)农村49119.90%246727.70%39117.1%10054.6%城市生源(1-3)101819.1%533960.0%81616.4%20256.1%农村生源(4-5)73120.5%356140.0%59217.9%13956.7%合计174919.7%8900100.0%140817.0%34156.4%由以上发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专科生过度教育的发生更容易受到家庭

14、背景的影响,而研究生的过度教育则与家庭背景的关系不显著。即关于“普通家庭毕业生比优势家庭毕业生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的假设在本专科生中得到了验证,而在研究生中没有得到数据支持。这说明本专科生中明显存在着用更多的教育弥补家庭人力资本不足的情况,优势阶层的本专科生也更加容易找到与自己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工作岗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普通阶层的毕业生能够获得与优势阶层的毕业生同样的岗位,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提升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大部分过度教育者可以算作“相对就业质量”不高的毕业生,普通阶层的毕业生需要凭借高于工作要求的学历才能获得某一岗位,他们同那些有相同学历却获得(学历要求)更高职位的优势阶层毕业生比起来,他们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更低。所以本专科教育对于促进就业和收入公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普通阶层的本专科生的就业机会仍然受到制约。而研究生的就业则不尽相同,家庭背景优越对于降低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也就是说,家庭属优势阶层的毕业生发生过度教育的可能性并不低于普通阶层。从整体上看来,研究生教育对于消弭优势阶层与普通阶层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鸿沟的作用要大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不仅弥补了家庭背景的不足,并且进一步抵消了家庭背景对于工作找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