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358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 摘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其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体现,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的分析,较全面论述了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及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开放服务1.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必要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了“社区信息服务(Community Information Service简称CIS)”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当时美国政府在“战胜贫困计划”中图书馆为社会提供的一种服务。此后,英国等西方图书馆界纷纷意识到社区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进而开展多种形

2、式的信息服务,并将计算机用于社区信息的存储、传递和检索。英国图书馆协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撰写了一份题为社区信息服务:图书馆能做什么?的报告,提出“社区信息服务是帮助个人或团体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民主进程的服务。”美国等一些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一直在为社区读者敞开大门,同时为社会团体和个人提供多种信息服务。2002年2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则(修订)中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02年11月实施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第10条规定:“本市鼓励学校、科学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2006年6月北京市教委针对

3、市人大代表倪晓建提出的“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建议作出答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公众开放。今后北京将鼓励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可通过三种途径:一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面向临近的社区、街道开展服务;二是解决校外人员进馆借阅问题;三是高校图书馆将与有关行业或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政府和行业的提倡,促使我国高校图书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逐步付诸实践。1.1 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决定其必须面向社会服务图书馆是整个社会、全体公民共同享有、共同使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教育性。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早在1876年就指

4、出,图书馆是一所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教师。革命先驱李大钊1918年指出,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机构。革命导师列宁则把图书馆教育视为社会教育的支柱。上述三位前辈的观点阐明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提出,图书馆社会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这是业界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表述。高校图书馆汇集了人类文献和科技成果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科学管理和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除担负国际图联所赋予的职能外,其社会职能还表现为:高校图书馆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浏览车”,是

5、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不仅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同时担负着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重任。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必然要面向社会服务,通过提供服务履行自己的职能。1.2 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倡导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发展理念。有人曾对知识陈旧的速度作过统计,每5年知识的失效率(陈旧率)为:20世纪50年代25%,60年代30%,70年代48%。当今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仅为5年。据美国工程学会调查,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仅占工作后所用知识的12%,其余88%的知识要在工作中

6、不继获取。我国有专家认为,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只掌握了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10,步入社会后要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其余的9/10。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一所不受年龄限制、学制限制、地域限制及对社会成员进行终身教育的学校。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自然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中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都是通过图书馆自学成才的。高校图书馆在馆舍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占有、信息技术掌握及人员水平素质等诸多方面,于整

7、个图书馆界均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将社会读者拒之门外的禁锢。2.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分析2.1 国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概况目前,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和社区用户开展服务已经十分普遍。在美国,所有大学图书馆几乎都向社会读者开放,不论地区、年龄和种族,只要来馆并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入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图书馆建设成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基地、建立全国性的终身学习网络系统、加强终身学习的基础建设以及加强“理想图书馆标准”的目标

8、管理。目前许多日本人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学习室、起居室或个人的俱乐部、孩子的避风港,甚至是家外之家。在这种形势的敦促下,日本已有80%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一直接待校外读者,社会服务量与校内服务量分别为40%和60%。2.2 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一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积极探讨的一个课题,多年来从未间断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尝试为社会提供服务。上海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及石河子大学等一些高校图书馆,以与地区图书馆合作的方式向社会开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挂有两块牌子,既是校区图书馆,又是珠海市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

9、书馆向所有公众开放;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接待经常到馆学习的校外读者,年均九百多人次。这些高校图书馆经过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根据新疆兵团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开发出“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农作物害虫查询防治系统”等多个数据库,为指导当地植物保护及农工技术培训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3 国内外比较分析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存在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为:(1)观念上的差异。在国外,人们普遍认为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无论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受政府税收的支持,每个公民都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力,每个图书馆也都有义务

10、为社会服务;而在我国,人们一直认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自己的资源,不是社会的公共设施,高校图书馆仅为本校师生服务无可厚非。(2)管理上的差异。国外许多大学没有围墙,更谈不上校门,人们可以随意走进学校图书馆,只要出示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接受服务;而在我国,大学不仅有高高的围墙、威严的门卫,图书馆大门还有专人严格验证,非本校人员几乎不能随便入内,更奢谈利用了。校园环境和制度将校外人员拒之门外。(3)服务程度的差异。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已经开展多年,但仅限于项目合作,真正打开大门接待校外读者还有许多困难。总之,我国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还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尚未做到“无障碍开放”。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甚至没有向社会开放的计划,有的馆面对主动上门提出开放要求的,以种种借口予以推脱。这样做确实有其难言之隐,一些无法回避的因素制约着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