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4160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 摘 要:大学校园文化可以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更能反映出一所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生群体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建立科学的高校管理模式提供了依据,为实现人本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本管理,办学理念大学校园文化从其产生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模式开始,就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无论是百年老校,还是始创新校,都有其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并经过时间的积淀和一批批步人社会的学子的传播,被社会所认

2、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是为了创造一个保证总体目标能够实现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了大学管理者和全体师生有目的的行为。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先进的大学校园文化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因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一、大学校园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内在联系1.校园文化的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服务社会、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

3、,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种功能,最主要的功能有五个方面: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代代相传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时刻都在大学生中产生影响和作用。2.大学校园文化与人本管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其最终目的是塑造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增强师生员工的归属感,激发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学术研

4、究、教学实践和管理制度的创造性,并通过其辐射功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亚文化,它是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园地,也是各种文化汇总、碰撞、融合的中心。它可以充当传承文化的中介者和接受者,以它富有时代气息的高品位文化去影响、带动社会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示范、导向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反哺功能。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其中心任务是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思想水平,必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因此说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原则是人本管理。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5、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深入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实现其对师生的教育和熏陶功能。学校应突出人本管理,即学校管理模式和方法应充分体现人本关怀。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是教育的客体;另一方面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用学校的发展目标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提升其人生境界,使学校发展目标与学生的个体追求达到理性整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人本管理1.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

6、识程度存在着差别,致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和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没有掌握其规律,在客观上使得一些工作常常流于表面、流于浮浅。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由于对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视还不够,我们对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制度

7、的实行、教育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乃至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往往就事论事的多,在表层的、技术的、局部的方面加以设计和操作的多,缺乏应当具有的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应当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校园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还未明确,追求功利、轻视价值的应试教育思想还占主流,一些泛政治化和应景性的情况较多,简单化、口语化、形式化的空洞宣传缺乏特色,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也就较难把握校园文化的实质和精髓,也就较难达到预期的理想和目标。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校园内外对文化建设形成共识,使优良文化传统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

8、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环境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要以转变、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为辅助,深化教育改革,创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先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势必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因此需要校园内外达成共识,共同建设符合时代要求而又独具风格的校园文化。教师和管理者要身体力行,起模范作用。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人文和艺术修养,以其行为品格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突出,

9、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教育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提高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认真探索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要认真总结、研究如何发动学生自己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为学生的交往与自我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教育管理的平等性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学会阐明、倾听,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在实践中成长、成熟,成为既有鲜活个性又关爱他人、关注团体、关心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大学文化建设有体制和制度的保证。在培育师生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师生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

10、制度化的规范,还要调整好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大学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有所依附,又有所约束的环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依法办事的好习惯,并善于运用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建立相应的文化载体。大学的校训、校风、校歌、习俗、礼仪、节庆活动、形象识别等文化要素,特别是节庆活动,对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形成广泛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创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应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学生搭建施展自我才华的平台,寻找校园文化的新载体,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将校园文化活动生动地

11、开展起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决定了这是一个逐步走向完善、逐步深化的过程,持之以恒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要求,强化管理是其内在要求。三、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的传统精神,它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反映着一所大学的追求和信念,也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即便走出校门,师生也会为自己身为该校的一员而骄傲,会处处维护学校的声誉,为校争光。校园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大学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

12、。大学的灵魂在于它的传统精神。大学通过校训、校风、校歌以及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刻而长远的。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校园建设的基础。大学的制度文化包括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管理制度等,如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岗位职责、学风、校风建设,等等。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法律形态体现了社会大文化对大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了大学制度文化的共性。而管理和经营形态则体现了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大学制度的个性。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全部潜能,实现学生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

13、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强调个性和自由并不是无度的,应在规章制度的允许范围内,个性和自由不是没有纪律和约束的自由,有理性才能有真正的个性。3.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大学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它包括办学特色、活动宣传、文体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从人员结构上划分,校园行为包括教师的行为、管理人员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大学传统精神,具有独立的思想、学术成就斐然的学者、教授,是他们以其为人、为教、为学的品格、气质以及学术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14、师生员工;他们的行为为人所仿效、传颂,直至成为大学历史的一部分。4.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环境为载体,使其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就硬件环境而言,它包括大学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环境及其文化体育设施,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是大学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场所。清洁、优雅、整齐、有序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影响师生的行为及其人格的培养。校园文化的软件环境,就是指大学校园内营造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舆论氛围。大学校园作为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在教书育人、科研活动中,自始至终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着学术自由的原则,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同时利用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大学文化教育基地,开辟文化建设新渠道,建设“第二课堂”,举办富于思想性和知识性的讲座,打造育人环境,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层次。(作者系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山东青岛26603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