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0973886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复杂和有效性 摘要: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使高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普通高校的层次性、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有利于强化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育评估,有效性自从教育部把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随机评估、优秀评估整合为水平评估,并在2002年进行试点、2003年起在面上铺开以来,我国已有150多所高校接受了教育部组织的评估。从实践效果看,无论是已评高校还是正在准备接受评估的高校,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更加清

2、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了本科教学工作中;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及实践教学日益重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回应了社会各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关注。诚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认识其复杂性,有利于强化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一、深刻认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普通高校的层次性、质量标准的多样性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等

3、三个方面。(一)普通高校的层次性高校的分类分层,客观地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尺度,高校的排序是一个“连续函数”。但并不是说,“连续函数”就无法分出一个个“区间”。在大众的印象中,不同高校,大致属于什么层次,“朦胧”中还是有一个总体的定位,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学校的差别也是较为明显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投资方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造成现有高校处在不同层次、形成不同类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对多层次、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决定了高校的多层次、多样化,现有处在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类型的高校也有可能分化、转型。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评估方案应

4、更多地考虑这种层次性和多样性,“保护精英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二)质量标准的多样性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跨过了毛入学率15这一大众化的门槛,结束了精英教育阶段。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了21。由于精英教育阶段的办学规模很小,整齐划一、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显得并不困难,然而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其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因为原有的精英教育体制下形成的质量观显然已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实际。因此,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要更多地考虑这种多样性。首先,生源基础差异较大。不管毛入学率上升到多少,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都是各省的尖子,国家对这类高校的投入也

5、非常大。用同一评估标准衡量不同类型的大学,显然有失偏颇。目前,社会各界对一些名校纷纷举办“独立学院”、“民办二级学院”,在民办本科高收费中分一杯羹的做法颇有微词,部分原因是看到国家巨额投资中形成的大量优质教学资源没有用到刀刃上而感到痛心,或是认为这类名校无论是师资水平、教学方法、实验条件乃至管理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大众化教育。各校应该去做最合适自己做的事,这样才最有效率,否则就有失公平。其次,本科院校的类型多。在我国不同的区域或省份,本科生生源有普通本科、民办(独立学院)本科、专科转为本科,以及从职高(中专校)对口单独招收的本科等多种类型。在很多情况下,这几种类型往往同存于一校。从因材施教、分

6、类指导的角度看,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有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因而也需要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只有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把握不同高校的不同要求,并从社会的需求把握高校的侧重,才能对不同高校的教育质量形成比较恰当的评判结果。认识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评价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时,数学大师邱成桐教授和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会有“糟得很”和“好得很”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三)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评估专家对高校考察的重点主要是检验“三个符合度”,即学生发展目标与社会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符合度;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符合度;学校的教学成果、人才培养状

7、况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这三个符合度,确实能科学地衡量学校的办学成效。不管学生原有文化基础如何、掌握知识的程度怎样,也不论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只要学生进入高校后在校学习期间智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培养了能力,达到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那么这样的本科教学就是成功的,这样的学校就应该是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定位,达到“基本”、“较高”、“更高”等不同要求。若学生进入大学时英语水平普遍较差,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大多达到了“基本要求”,就是优秀的成果。而学生进校时大多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理应达到“更高要求”而没有达到,

8、则这样的教学就不能认为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学校目标定位不一样,资源配置不相同,只有以“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才能有合理的可比性。二、重视提高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不在于给某个高校一个优秀、良好或其他的“结论”,而在于促进或指导其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认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进行分层设计,从而强化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一)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学校对自身的问题看得最清,对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最了解。任何外部机构或人员,在短短几天评估时间内,要查清学校的教

9、学工作,困难是比较大的。因此,高校要建立自身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开展经常性、规范化的自我评估。通过自我评估,通过质量信息的反馈,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形成闭环控制。这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对一些深层次的、根深蒂固的问题,通过教育部评估,借助外力解决问题,是在自评基础上的评估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因此,教学评估应以自评为基础,以自评为主体,或采用自评加抽检的方式。以自评为主,也可解决诸如国防教育评估、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贯彻体育工作条例评估、学生思政工作评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本科专业分类评估、后勤社会化评估等各种评估方兴未艾、各高校应接不g匿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以自评为主,也是保证大

10、学自主办学、面向市场、进入社会的重要条件。(二)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仅靠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以五年为一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中介机构的评估结论,仅作为给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一种参考性意见及建设性建议,而不应作为一种权威性的定性的结论加于被评学校。就我国国情而言,评估机构还应根据评估情况,向政府反映高校在办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中产生的困难。2004年10月,成立了“教育部

11、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似乎具有了中介评估机构的雏形,实质上还是政府职能部门。该中心与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的关系和具体分工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厘定。对学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不能完全参照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办法,而应该“逐步建立与人才资格认证和职业准入制度挂钩的专业评估制度”。(三)政府应着力规范教学评估行为鼓励社会中介机构参与评估的同时,政府也要在规范教学评估行为中发挥作用。如把握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完整,评估机构是否具有资质,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是否客观、公正。同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既是高校的所有者,又是高校的举办者,还是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者。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

12、量,与政府指导、政策导向等直接有关。因此,通过评估,也需要对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行梳理。有些问题,如扩招、并校、民办高等教育、二级学院和独立学院、素质教育、大学城建设等,都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又往往是被评高校中存在的共性的、高校自身难于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与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关。因此,对高等教育,政府也需要“抓大放小”,转换职能,坚持导向,维持秩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总之,教育部建立的高校五年一轮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及时必要,作用明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完善评估工作时,应更多地考虑高校的层次性和不同类别;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应更多关注质量标准的多样性;评估工作应以自评为主,更多地分析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在现有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观的、定性的概念较多,定量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预测较少,在指标体系的细节设计上,应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加科学合理。比如,如何抽样,检验如何假设,用哪种统计指数来衡量某个教学环节,如何通过评估对高校提出相关质量控制参数,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指导等,有待深入研究。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时,应更多地运用一些现代统计、计量、仿真、控制等的研究成果。同时,在优化评估方案设计时,建议把与本科教学相关的评估一并纳入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努力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