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服务导向-《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述评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7KB
约8页
文档ID:209721496
社会服务导向-《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述评_第1页
1/8

社会服务导向《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指标体系的述评 摘要:新闻媒体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的大学评价和排名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保障,同时也对高校的发展有重要导向作用通过对《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进行个案研究,借鉴其促使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将有利于建设完善我国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最终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关键词:社会服务,多元化,高等教育评价,华盛顿月刊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企业需求导向下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习成果评价研究”(BIA170205)的成果之一一、引言第三方评价、专家评选、政府比选等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在我国“双一流”等重大战略的建设实施及未来规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中的第三方评价——媒体或社会机构等主体依据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开展评估和排名活动,长期以来都被看作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近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组织、武书连团队的“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的“中国大学排行榜”等国内外知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陆续发布了最新的2018版大学排行榜,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再次成为了舆论和学界讨论的热点。

虽然这些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各具特色,但从目标定位和指标设置上看,它们都过于强调高校在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和论文专著等方面的成果,这将引导所有高校都往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与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有明显冲突,亦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造等活动,其落脚点和最终目的都是要推动社会进步、服务社会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也日趋强化,为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在学术研究领域,已有许多文献就此有过探讨,如学者Toutkoushian等提倡21世纪大学排名应“使大学回归本职,关注服务职能”[1];我国学者刘献君[2]、周静[3]等都很认同应当将知识应用和社会服务水平作为评估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然而,在实践领域,我国国内关注社会服务职能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还较少,仅有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尝试评价了数百所本科高校,并发布“2017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但其影响力还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国际知名的《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排名理念、指标体系、评估过程及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目标是通过合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路与对策,构建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二、《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华盛顿月刊》(Washington Monthly)自2005年起对全美国的高等院校进行评价和排名,并于每年秋季公开出版最新版本的大学排名榜(College Rankings)带有强烈社会服务导向的《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学排名体系之一,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并多次被《纽约时报》、《伍斯特评论》等知名媒体转载通过分析《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的目标理念、指标体系、评估过程及排名结果中的做法和经验,将为建设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一)目标理念《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的编辑们认为,传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高等教育》等知名大学排行榜是“由声望和财富驱动的度量标准”,在这些排行榜中,排位最靠前的大学往往是那些生源最优、师资最强、出版论文书籍最多、消耗经费也最多,但可能只属于精英人士的大学[4]虽然不可否认学费最贵的大学往往也是最好的大学,这是由高等教育系统所处的客观大环境所决定的,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高等教育系统日益衰落。

[5]因此《华盛顿月刊》大学评价和排名更关注于“大学为国家贡献了什么,而不是为个人做了什么(not what colleges can do for you,but what colleges are doing for the country)”基于这样的观念,《华盛顿月刊》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和选择大学,而是更多地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程度,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开明的社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社会,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成功与否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6]强调社会服务的理念体现在其多元化的大学排行榜中《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致力于识别那些“生产科研成果、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并给学生灌输公共服务精神的大学”,几十年来已经发掘了数百所这样的大学并成功提升了它们的知名度,“证明了美国高等教育是多么多元和卓越,亦证明了扩大整个国家对好大学的认知理解迫在眉睫”[7]因此,《华盛顿月刊》公布的各项排行榜中,除了常见的根据学科领域、所授学位层次等因素对大学分类和排名之外,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排行榜如自2012年起新增的“最划算大学(Best Bang for the Buck)”评选,其目的在于帮助家境不富裕的学生,在其可承受的学费范围内尽可能找到最有就业竞争力的学校,目前也仅有《华盛顿月刊》独家对此类大学进行排名[8],最新版“最划算大学”大学排名按地区划分,包含中西部、东北部、南部、东南部和西部最划算大学共5个排行榜。

又如《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也对年龄在25岁或以上的“成人学生(Adult Learners)”这一群体颇为关注,为了让这类人数众多却常常被忽视的学生了解更多信息,因而评选并公布了最适合成人学生的2年制大学和4年制大学排行榜,以及“12所最具创新精神的成人大学(The Twelve Most Innovative Colleges for Adult Learners)”等,帮助他们把握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教育回报率二)指标体系除了前文所述的特色排行榜之外,《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也将其强调社会服务的理念贯彻到了指标体系的设置中,着重从三个方面对美国高校进行评价:第一是提供的社会向上流动性,第二是开展的前沿科学研究,第三是对社会的回报和服务因而其设置的指标也与其他知名大学排名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大学排名体系选用的指标往往关注于优秀教师、学生和科研成果的数量,鲜有测量高校师生社会服务程度的指标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球最好大学”(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2018)所使用的13个指标分别是:全球科研声誉、地区科研声誉、论文发表、出版著作、会议举办、标准化的论文影响率、总被引频次、被引量排名前10%的论文数量、占被引量排名前10%论文总数的百分比、国际合作论文、国际合作论文占论文总数的百分比、各学科领域被引量排名前1%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被引量排名前1%的论文总数[9],这些指标均未直接体现大学师生对学校和社会的回报与服务。

又如《泰晤士高等教育》的“世界大学排行”(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所采用的13个指标可分为5方面:教学方面占30%权重,包含教学相关声誉调查、师生比、博士学位/本科学位授予比、师均授予博士学位数、师均事业收入共5个指标;科研方面共占30%权重,包含科研相关声誉调查、师均科研收入、师均科研成果共3个指标;论文引用方面占30%权重,主要测量科研影响力1个指标;国际视野方面占7.5%权重,包含国际/国内学生比、国际/国内教师比、国际合作论文共3个指标;与社会服务有直接联系的产业收入方面仅占2.5%权重,主要测量知识成果转移1个指标[10]《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三个一级指标被赋予了相同的权重,因为编辑们认为“社会流动”、“科学研究”、“服务服役”三方面对大学同等地重要,最终评分应该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各大学的综合水平这意味着名列排行榜前茅的大学不仅是某一方面强,而是在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表1 《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毕业率排名(Graduation rate rank)预期毕业率排名(Grad rate performance rank)受“佩尔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毕业率排名(Pell performance rank)第一代移民家庭的学生毕业率排名(First-gen performance rank)毕业生收入排名(Earnings performance rank)抵消奖助学金后实际学费排名(Net price rank)学生贷款偿还率排名(Repayment rank)预期学生贷款偿还率排名(Predicted repayment rate rank)科学研究(Research)科研经费排名(Research expenditures rank)获学士学位后继续读博的人数排名(Bachelors to PhD rank)授理工科博士学位数量排名(Science & engineering PhDs rank)教职工获奖数量排名(Faculty awards rank)入选国家研究院的教职工数量排名(Faculty in National Academies rank)服务服役(Service)参加国际维和部队的人数排名(Peace Corps rank)参加预备役军官训练营的人数排名(ROTC rank)联邦勤工助学经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比例排名(% of federal work-study funds spent on service rank)是否满足美国志愿队服务补助条件?(Matches AmeriCorps service grants?)资料来源:根据《华盛顿月刊》官方网站公布资料整理而成。

[11]从社会服务的视角出发,最能体现《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理念的是“服务服役”一级指标该指标主要关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国际维和部队、预备役军官训练营、美国志愿队等方式,在国际和平、国防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在美国联邦勤工助学基金项目(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FWS)资助下,提供的带有社会服务性质的校内外兼职工作,如排名前20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Th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甚至将超过30%的勤工助学经费用于与当地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工作机会并支付薪水其次,一级指标“社会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该指标关注的是大学招收培养的中低收入家庭学生能否毕业并找到工作,以及大学对他们收取的学费是否合理如“佩尔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出身中低收入家庭(家庭收入2万美元以下)的在校大学生,“受‘佩尔助学金’资助学生毕业率排名”这一指标关注于大学能否发现并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高等教育,从而促进入才在社会层级间自下而上流动,增强社会正向流动性据调查,该助学金的受益者们事业有成之后,往往也会采取捐赠经费或者设立助学金等方式来回馈社会,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佩尔助学金”资助比例较高的大学,其毕业生的人均捐赠金额、设立基金数量亦位于全美前列。

最后,与其他知名大学排名指标类似的,《华盛顿月刊》大学排名也设置了“科学研究”方面指标,主要关注大学是否培养了前沿学者,以及是否创造了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知识进步的新技术或新理念《华盛顿月刊》大学评价和排名始终围绕大学对社会的两大意义展开:一是输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和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