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度数据报告看我国“一流大学”图书状与趋势 摘要:选择我国42所入选“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高校的图书馆,调研其年度数据报告的发布概况,分两级指标对报告的内容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并通据的分析,梳理出当前建设“一流大学”的高校的图书馆在打造自主学习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校园文化中心过程中所呈现势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年度报据,1 引言公众号正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自媒体平台,据统计,江苏、天津、湖北等省市各类高校图书馆公众号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53.2%[1]、47.3%[2]和32.5%[3],而入选“985工程”高校的图书馆则超过了90%[4];从内容上来看,热门推文主要涉及馆情馆讯、活动策划、校园生活和其中,基于馆内资源的数据分析和分享活动,成为图书馆大增长点[5]实际上,自2014年1月厦门大学图书馆首次在上发布年度数据以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形成了年度数据发布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发布2017年度数据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超过了百个[6]与图书馆网站不同,年度数据报告的特点就是收集、整理本年度图书馆日常运行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加工分析后形成阅读报告、各类排行榜、读者账单等[7],其中又以到馆情况、借阅分析、资源利用、阅读足据为多。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42所入选“一流大学”建设规划的高校的图书馆据的调研,揭示我国一流大学图书状和发展趋势2 相关研究概述针对当前高校图书状和趋势,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调研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现状的调研,针对特定区域[8-11]或者特定类别[12-15]的高校图开对比研究;二是对国外或境外高校图书状、进展和趋势进行调研[16-9];三是对中外高校图书开比较研究[20-22]从调研对象来看,此类研究均针对特开命名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针对具体需求的二是即整合目,面向象、针对的或者采用式/手段而开展的综如表1所示表1 高校图研论文目一览表命名角度称容(资源荐购、虚拟咨询、信息素养教育、文献传递、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科研科研象(政府企业残障社的(学习教学数字学术学术段(个社交从研究方法来看,以图书馆网站调研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或访谈,少量国外调研基于对战略规划或统计资料的分析[23-24]因此,其研究布、内容设式等角度展开,据的支持;随着自媒体的普及,部分研究也开始以为切入点展开调研,但除了罗亚泓利用百度搜索和浏览两种方式,对高校“毕业季”行调研外[25],其他研究均仅针对基于平台的讲座、阅读推荐、数字咨询、入馆教育及电子资源开调研[26-30],尚未有文献从角度对高校图书馆的行相关研究。
而针对图书馆的年度数据报告,目前的研究更多地针对报告本身,对报告发布的时间、渠道、形式、内容、影响力等展开研究[31-32],未据此分析、揭示高校图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了真实反映和记录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每年组织全国高校填报“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高校图书馆年度发展报告[33]但标的不足,报告未能充分反映高校图书展现状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即是为了弥补此前相关研究的不足3 调研方法和基本概况3.1 调研方法经过数据初查,年度数据的发布时间一般集中于年底/年初或世界读书日前后因此,笔者的调研方法是逐一关注各校图书馆的公众号,收集2017年12月1日—2018年5月31日期间发布的年度数据;如图书馆无官方,则在相应的时间段查找所在高校的公众号是否发布图书馆年度数据3.2 调研结果概况42所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中,6所的图书馆没有公众号,但有5所在学校的公众号发布图书馆年度数据;6所高校的图书馆有公众号,但未发布年度数据,1所高校的图书馆公众号发布的年度报告无具体数据,不纳入分析因此共有34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占比81%)发布了图书馆年度数据报告,基本概况见表2。
表2 “一流大学”图书馆2017年通过发布的年度数据报告概览图书馆发布时间报告类型内容指标馆藏建设空间设备使用纸质文献利用数字资源使用推广互动北京大学图书馆2018-02-04综合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2018-01-20综合报告√√√√√√清华大学图书馆2018-04-20借阅排行榜√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2018-04-23借阅排行榜√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2018-01-17综合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2018-04-21借阅排行榜√南开大学图书馆2018-04-24综合报告√√√√√√天津大学图书馆2018-01-15综合报告√√√√√√复旦大学图书馆2018-01-18综合报告√√√√√√同济大学图书馆2017-12-28综合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18-01-242018-04-23综合报告阅读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18-04-26综合报告√√√南京大学图书馆2018-01-26综合报告√√√√√√东南大学图书馆2018-04-23综合报告√√√√√√浙江大学图书馆2018-01-24综合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2018-03-15综合报告√√厦门大学图书馆2018-01-17综合报告+阅读对账单√√√√√√山东大学图书馆2017-12-31综合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2018-01-13阅读对账单√√武汉大学图书馆2018-01-19综合报告√√√√√√中南大学图书馆2018-04-22综合报告√√√中山大学图书馆2018-04-23综合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2018-02-02综合报告√√√√四川大学图书馆2017-12-29阅读对账单√√√√重庆大学图书馆2018-01-12阅读对账单√√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2018-01-12综合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2018-04-23综合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2018-01-03综合报告√√√√√兰州大学图书馆2018-04-18借阅排行榜√东北大学图书馆2018-02-02综合报告√√√√√√郑州大学图书馆2018-02-03综合报告√√√√√√湖南大学图书馆2018-01-18综合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18-01-04综合报告√√新疆大学图书馆2018-01-12借阅排行榜√小计(总34馆)222834211722从发布时间来看,65%的高校图书馆选择在12月至次年2月发布数据,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则在年初和读书日分别发布了年度总报告和阅读报告;根据内容范围的不同,年度报告可分为借阅排行榜、阅读对账单和综合报告三类,但以综合报告为多(占76%)。
从报告涉及的主题来看,可分为6个大类指标和29个小类指标,具体如下:(1)馆藏建设:包括纸质馆藏总量、数字馆藏总量、年度新增馆藏量、捐赠及特藏量等指标;(2)空间设备使用:包括开馆时间/馆舍面积、入馆人次及分布、院系入馆排行、个人入馆排行、座位/空间使用、设备使用等指标;(3)纸质文献利用:包括借阅总量、借阅行为分析、图书外借排行、院系外借排行、个人外借排行、热门作者/出版社等指标;(4)数字平台利用:包括主页访问量、自建平台访问量、数据库访问量、电子图书/期刊使用量等指标;(5)馆员提供的包括通借通还、馆际互借、咨询解答、信息素养教育、查新/查收查引、情报分析等指标;(6)推广与互动:包括文化活动、新指标其中,纸质文献利用和空间设备使用是最常发布的大类指标,图书外借排行、个人借阅排行、入馆人次及分布和借阅总量则是最常采纳的小类指标有15个图书馆的数据覆盖全部6大类指标,涉及4个以上类别的图书馆有21个29个小类指标,发布指标数过半的有13个图书馆,而超过15个图书馆采纳的小类指标如图1所示图1 发布馆次超过15个的小类指标状与趋势4.1 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图(1)灵活开放模式,间2015年底发布的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将图书馆在教学时间内的最低周开馆时间从70小时提升到90小时,并提出“假期也应有必要的开放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全天开放”[34]。
从高校事实数据库统计可得,2016年“一流大学”图书馆周平均开放时间为102小时,最长的为南开大学图书馆,达到113小时[35]表3为从中获取的2017年部分图书馆的开放天数,11个图书馆平均开放340.7天,闭馆24.3天,各校差别较大其中山东大学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全年无休,复旦大学图书馆即使在春节期间也保持了24小时自习区域的正常开放[36]更多高校则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不同程度地延长开放时间,如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起在部分区域针对常规周和考试周实施不同的延时开放政策[37],全年延时408小时,受益11万人次;武汉大学继考试季设置24小时开放区域外,2018年进一步实施晚上整体延长45分钟、早上部分区域提前开放1小时以及部分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的政策[38]总之,各馆都在探索更加灵活、更加符合读者需求的开放模式,逐步减少节假日闭馆天数,逐步形成总体常规开放、局部区域和特殊时段延长开放甚至24小时开放的模式表3 部分“一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