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你知道吗”的类型和教学策略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KB
约7页
文档ID:209717008
“你知道吗”的类型和教学策略_第1页
1/7

你知道吗”的类型和教学策略江苏省铜山县大彭实验小学胡敬宇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地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 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 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正基于此,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 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很多小节内容后面新增设了一个栏目:“你知 道吗”,意图通过这个栏目,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背景知 识,传播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 的整体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你知道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共设置71次,按其内容,笔者 将其分为三大类1、 数学史料这类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些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古代劳动 人民的数学思想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此类内容在小学阶段 共计出现了 15次,约占总数的21.1%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类 利舟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体悟其中的数学思 想,培养学生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2、 教材内容的延伸或补充这类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通常是安排在新授课后,出示 一个与新授知识密切相关的小知识,并通常在小知识的后面提出一个 需要运用所学新知解决的问题。

此类内容在小学阶段共计出现了 24 次,约占总数的33.8%由于此类问题大多是要联系并运用所学新知, 所以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主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让学生体 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或补充,同吋也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涉及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中的知识这类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环境保 护和社会生活的小知识此类内容出现的次数最多,达32次,约占 总数的45. l%o教材之所以人篇幅地设置这么多这方面的内容,口的 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突出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并意图能过此类知识使学 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受到文化浸染,体味人文世界与数学世界之间的 交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你知道吗”是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生的数学素养的 形成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如何用好这些材料,这是值得我们数学教 师们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想法,请 各位同仁批评指止一、有关数学史料的教学策略1、 注重阅读,品味数学思想数学史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态的数学观、数学文化价值观,通 过对历史的了解,学生可以在心理上缩短接受某一观念的时间,有助 于学生了解数学形式化、抽象化、精确化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这一部 分吋,一定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材料,并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主要是 让学生从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帮助学生体悟其中的数学 思想,培养学生像古代数学家那样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如: 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数字的发展史”、“古人的计时方法”、“分 数的发展史”和五年级下册第14页的“你知道吗”(我国古代运用 方程的思想方法)都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良好素材2、 开展活动,进行德育教育数学史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 动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史比如说“开一个专题讲座”或者在班里的 黑板报了开一个专栏,把课本中有关数学史的“你知道吗”应用到活 动中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底蕴同时数学史的知识也是进行德育教 育的平台,所以在让学生了解数学史的知识的同时要考虑渗透德育教 育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9页的“你知道吗”时,让学生知道我 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向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102页的“你知道吗”, 不光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要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数学家对 数学研究的执著,培养学生顽强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有关教材内容的延伸或补充的教学策略1、 转变为新授以补充这类“你知道吗”的内容常常是与新授知识联系密切,因此可以 把它们融合在新知的教学中,转变为新授内容进行教学,以对新授内 容加以补充。

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后,教材安排了计算器上 一些功能键的介绍其中主要介绍的是“改错键”因为学生初学“用 计算器计算”,按错键是很正常的事有很多学生会在按错以后,常 常会全部清除为“0”后再重新按键,这很麻烦,也浪费时间这时 就可以先把这部分的知识转变为新授的内容,让学半明确“改错键” 的功能,学会使用“改错键”,这样学生在计算时就可以加快计算速 度,这样做既对学生掌握新授内容是一个促进,同时也这完成了 “你 知道吗”的教学再如四年级上册第15页的“你知道吗”,说的是“同头无除商 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 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试商方法在教学 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常规的试商办法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部 分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有些题目的试商方法是很巧妙的,并结合常规 的试商方法讨论这句话的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试商 的准确率,对新授的内容加深理解同样的教学还有如:五年级卜册 第31页的“你知道吗”(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 转变为练习以延伸由于这类内容就与新知关系密切,同时常常又在知识后面设置一 个问题以运用新知来解决所以这类内容的“你知道吗”常常可以转 变为练习题,以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延伸课堂内容。

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安排了一 个“你知道吗”,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箱上的连乘算式这个“你知 道吗”就可以设计成一道练习题:出示“你知道吗”中的插图,先让 学生讨论一下连乘算式的意思后,老师再明确说明算式的意思,让学 生计算包装箱的体积再如六年级上册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 可利用教材第61页的“你知道吗”,出一道情境题,这样既巩固了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也了解了音乐的相关知识,同时完成了 “你知 道吗”的教学,一举数得三、有关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知识的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以激趣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 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 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 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它为学 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而此种类型的“你知道吗”恰恰具有这种条件因此我们可以把一些 “你知道吗”转化成一道情境问题,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如:三年级下册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新知时,就可以先创设一个 欣赏情境,让学生欣赏第60-61页安排的“你知道吗”,让学生感 受一下这些图形的美丽和奇妙,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设计 一个问题:“你能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吗? ”这样便可以顺理成 章地引入新课的教学。

我想这样新知的学习,学生是应该非常乐意参 与的2、 设计练习以拓展这方面内容的“你知道吗”,大多都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所以 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来设计拓展练习,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这 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新知,又可以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 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女th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角的认识吋,在第27页的“你知道吗” 就可以设计成一道填空题让学生练习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们结队飞行,通常都是排成“人”字形,而且“人”字形的角度一 般保持在110左右这个角是()角这样既教学了 “你知道吗”, 又有效地巩固了有关角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自然界 中也是随处可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3、 组织活动以应用开展小学数学活动它有助于实现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减轻学主过 重负担,有利于实施愉快教育,同时可以把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活 动中去而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就可选用一些“你知道吗”进行 组织这样既可以完成“你知道吗”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 学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第73页的“你知道吗”,就可以设计成一个 活动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空气质量等级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每天 收听收看本地的天气预报,记录该天当地的空气质量,时间为一个月, 再利用所采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分析当地的空气质量。

同时调 查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把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到活动中去,同时从“你知道吗” 了解了空气质量划分的标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再如四年级上 册教材第91、93页的“你知道吗”分别向学生介绍了 “二进制计数 法”和“纳米”的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后上网和查阅有关书籍,进一 步了解有关知识和信息,并把这些知识收集起来这时教师要及时组 织开展“信息发布会”和“办小报”的活动,让学生把这部分知识进 行交流、展示,让学生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并学会学习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仅仅把“你知道吗”当作一种数学知识向学 生介绍,甚至不闻不问根本不教,放任学生自己学习,而应该努力认 识它的功能,使这一栏目走进课堂教学环节中,这将会开辟数学学科 教育和数学徳育教育的新天地,必将对数学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的影 响,从而不断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