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9189240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搜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图书资料室的信息化工作图书资料室的工作历來是人物类纪念馆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它承担着搜集整理资 料、为业务研究提供知识情报服务或者兼冇向社会传播信息、提供相关服务的重要功能。20世纪以来,人类进入数字化吋代,数字化吋代使图书资料室成为一个高效、全 面、节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部门,也使图书资料室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成为一个 纪念馆信息化水平的标志。因此,我馆领导将图书资料室从陈列部分离出来,专门成立 了一个信息资料部,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领导对当今时代的高度认识和而瞻眼光。经过几年多的努力,信息资料部的工作初具规模,并发挥了应冇的作用,以下即是 对几年来图书资料室信息资源建设工

2、作的几点冋顾和思考:一.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室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特点:1 信息组织数字化数字化资源具有便于共享、方便利用的特点,是现代人学习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 因此重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和建设,全而采集、挖掘和制作数字化资源,在更高的基础 上为馆内业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化时代信息搜集工作的重耍内容。目前,“网络上至少有四类数字化资源,即付费开发的海量信息资源(主要是各种数 据库资源)、无政府主义的互联网海量资源(主要是网络原创资源)、巨大信息流的监控 (也就是各种正规媒体包描正规网络媒体发布的信息)、(其他)巨量未整理的资料。”2 信息搜集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信息搜集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

3、。利用网络工具搜集信息已成为数字化 环境下信息搜集的最人特点。3 信息服务知识化全面搜集信息只是信息工作的一部分,将搜集来的信息加以整序、提炼,为业务工 作捉供知识情报服务,才是信息搜集工作的目的。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一直是图书资料室工作的最高冃标。数字化条件为知识服务提高庆狮“二I一世纪冇关计算机领域的12个重人难题” 2004年第4期科学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信息和知识。信息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认为,知识是信息中的-部分,是经过提炼的 那部分信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延续而言,信息不町或缺,而知识则是最终日的Z所在。供了更人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一下数字化环境下可以达到的最高的知识服

4、务境界:这是一位读者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查找资料的一段描述:“我每天都上网查 询他们的资料,每周自己要亲自去一次。我做研究用大量数据、资料都是从那里来。举 例來说,只耍在他们的电了资料库中敲入一个关键词,系统就能马上列出所有的期刊里 曾论及此事的文章;如果你要查询的是一篇博士论文,在相关资料中,你除了作者姓名 外,甚至还能马上知道此人的导师是谁,如何和他联系。”从上面可以看出,以前的服务只提供到书、刊、报,而数字化时代的服务能够直接 达到知识单元。数字化环境下的知识服务蕴含三个要素:一是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导航、 二是馆藏丰富全面,三是数字化内容(包括报刊、书籍、咅视频及其他的数字化内容)。

5、这三个要索口J以说是数字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三个重要内容。二. 网络环境下周邓纪念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1 仍以印刷型建设为主体,根据数字化环境的特点,适当调整馆藏结构印刷型文献的建设一直是传统图书馆图书资料室馆藏建设主体。在数字化环境下是 否仍要注重对印刷型图书的建设呢?虽然数字化文献岀现了,印刷型文献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体,它符合人们的阅 读习惯,能够适应复朵的思考。它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和一定的知识系统性。因此,不 仅是现在,即使是将來,印刷型文献仍将是馆藏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数字化环境下的新特点,以及木馆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我馆采取的做法是:(1)尽量穷尽搜集印刷型

6、周恩来专题研究的图书,改变以往而而俱到的藏书方式,以专题搜集周恩来邓颖超专题图书为主,做到尽量 穷尽。FT而我馆已搜集卬刷型周恩來图书? ?种,并整理出周恩來书目(现统计实 有周恩來图书? ?种)。兼购一些党史研究类的重点书口 ;办理图书证以满足馆内业务人员多方面的需要;利用数字化资源弥补馆藏印刷型图书文献的不足。对实在搜集不到印刷性的图书,采取 扫描制作电了书或者购买数字化图书的方式。冃而我馆已制作和购买数字化图书? ?种(2)大量削减报刊征订数量,改为以利用数字化报刊文献资源为主。口前网络上期刊和报纸的全文数据库已经做得非常好,期刊有“期刊网”,报纸 有各大报纸的网络平台,这些网络数字化资

7、源基本上能涵盖大部分的报刊文献资源,并 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源会越来越充实全而和方便实用。对这些报刊资源的利用既 节约了经费,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杲。冃前对这些网络资源中周邓专题报刊信息的初 步统计数廿是2万余篇,吋间跨度从50年代至今不等。全是口J以方便检索的全文数据。为此,我馆对报刊文献资源建设采取的措施是:削减印刷型报刊订阅种类,只保留 党史类刊物,以利用网上数字资源和天津图书馆馆藏资源为主。办理相关的上网卡入中 国期刊网等等以及公共图书馆外借期刊证。这样一来,既节约了经费,又使报刊文献资 源的建设更丰富全面。2 重视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购买或利用

8、现有的网络数字化资源,二是 将馆藏资料数字化或曰电子化。(1)购买或利用现有的网络数字化资源购买或利用现有的报刊文献数字化资源而面已经谈到,这里主要谈谈数字化图书的 利用,廿前网络上有许多数字化图书,可以通过购买等等方式获得。这些数字化资源中 的一部分可以弥补馆藏印刷型文献的不足。另外一部分虽然已有相应的印刷型书籍,但 是由于数字化图书更方便利用,所以对一些重点书目最好能采集、保存、并加以利用。(比如周恩来年谱、周恩来选集、周恩来传等等如能实现全文检索,会更方便 利用。)目前我馆主耍是对“超星数字图书馆”图书的购买和利用。如我馆利用超星数 字图书馆的相关功能以及所购OCR文字识别软件,完成了中

9、外各界人士评价周恩來 数据库的数据采集等等。(2)是将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由于人物类纪念馆并不是专门的出版和数字化内容制作机构,所以并不承担所有馆 藏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对于人物类纪念馆来说,图书资料室需要进行的数字化工作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馆藏文献资料口录数据库这是每个人物类纪念馆正在进行或己经完成的数字化工作,我馆于2004年8刀已 基本完成这一被称作“凹溯建库”的工作。完成馆藏目录近万条的数据的录入。将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需要进行数字化制作的特色资源主要冇以下几种:由人物 类纪念馆编辑撰写的一些内部资料或正式出版的书籍刊物如学术论文集、新老馆刊等 等。目前我馆已

10、完成新馆建馆以来7期馆刊的数字化工作。既搜集不到印刷版,又搜集不到电子版的图书和报刊文献资源,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扫描、并制作成数字化图书。曲于周恩來图书在全国各人图书馆搜集的都很不全面,所以要想穷尽占冇周恩來资 料,就必须对一些难以搜集到印刷型和数字型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口前这方面工作正在 探索过程中。3尽量穷尽搜集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信息。目而我馆对这方面信息资源的搜集力度比较薄弱,远未达到系统全面的程度,还需 要进一步的努力。三、建立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知识服务价值1 信息简报正如前文所说,全面搜集信息只是信息工作的一部分,将搜集来的信息加以整序、 提炼,为业务工作提供知识服务,才是信息工作的

11、目的。为此,在尽量追求对信息情报 的金而采集、对知识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必须创建适当的服务平台以实现 服务的目的。从2004年起,我馆采取的服务形式是每月制作一期信息简报及时通 报搜集的信息资料和情报,为全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廿前共制作信息简报? ?期。2.建设数字化网络服务平台,在更高的层次上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 同一切I専物馆、纪念馆一样,人物类纪念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在数字化时 代,人物类纪念馆不应只局限于宣传介绍自己的纪念馆,述应该采集制作更多的内容, 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信息导航及知识服务,从而在网络上占据一块进行人物生平业 绩和精神的普及、宣传和教育的阵地,更好的实现社会教育作用。网络平台的具体内容 应该是怎样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策划。网站内容策划包括网站功能的定位、网站受众的 分析、网站内容的具体策划、网站的结构选择、网站内容版权问题的解决等。但无论它 的内容怎样,它的形式肯定是“将文本、图像、声音等形式的信息利用超文本、超媒体 技术囊括在一起”整合成的一个新的知识导航和信息服务平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盖金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