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8872913 上传时间:2021-1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学习动机缺乏儿童的咨询与教育(关键词学习动机;儿童;咨询;教育一、案主的基本资料案主王某某,男,2000年8月21日生,入学年龄6岁,咨询前为某市小学二年级学生。母亲主诉案主出现较为严重的厌学和逃学行为,经常无放旷课,不完成作业,不接受父母和老师的教育,因为上学的问题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案主的成长史:母亲孕期运动、情绪、营养均良好,足月,剖腹产,人工喂养,没有经过爬行。(T1岁跟父母一起生活,但家中雇佣了 2个保姆,24小时轮流看护,案主从小几乎没冇哭过。1岁至3岁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从来不让案主动这动那,但2岁时不小心摔伤过后脑勺,一度出现昏迷现象。3岁回父母身边,与姥姥姥爷共同生活

2、。3岁至6岁在幼儿园,伙伴交往一般。童年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主要饮食为米、面、奶,基木不吃蔬菜。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但有癫痫病史。从4岁开始,先后学习过钢琴、书法、绘画、阿斯顿英语、数学兴趣班和作文辅导班,但效果都不佳。求治前案主宁愿挨打,也不愿上课外班。案主的妈妈是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对案主要求比较严厉;案主的爸爸是党政机关人员,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对案主的期待很高,但乂非常宠爱案主,只要案主提出的要求都会及时给予满足,只要求案主学习好就行,经常用物质奖励案主的学习行为。父母感情较好,但在教育案主方面意见不一致,经常在案主教育方面发生言语冲突。祖父母及外祖父母轮流到家里来照顾案主,对案主过于溺爱

3、,过度保护,到6岁了还喂饭,至8岁求治前还不会使用筷子。因担心案主受欺负,从来没有单独让案主下楼找小朋友玩,也从来不允许小朋友到家里玩。通过对案主进行学习动机测验,发现案主的学习动机很弱。二、案主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分析1. 过早过度的校外教育,导致案主早早成为学习的奴隶,从而对学习产生了相当大的抵触心理案主从4岁开始,不停地往返于各种培训班之间,缺少玩耍和游戏时间。案主在入学半年后,即出现厌学情绪,每天早上不愿上学,作业基本不完成,宁愿挨批宁愿罚站。案主的厌学显然是家长过早过度教育的结果。2. 父母给案主设置了不合理的学习目标,导致案主学习动机缺失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是不同的。小

4、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在集体中有一个好的地位,为了得到同学们的羡慕;但初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则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案主的父母因为不了解或者忽视儿童的动机发展水平,自从案主出生后就期待案主将来能和爸爸那样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所以,家长经常教育 案主的话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名牌大学。”“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才可能和爸爸那样有一个好工作!”看起来这相当明确,但父母的这种动机0标教育,因为目标太遥远,对案主根本没有吸引力。所以,即使案主知道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出路,但是案主就是无法让自己投入到学

5、习中去。3. 学习上讲条件、过度的物质诱惑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案主内部学习动机缺乏据案主的父母讲,为了让案主在学习上取得一个好成绩,经常跟案主讲:“只要你这次考试得双百,我就带你”或者,一旦案主取得好成绩,家长就高兴地给案主买着买那。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学习者,但学习的需要并不相同,最好的学习需要是认知需要,即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与能力,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也是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认知需要强烈,才可能热爱学习。而案主的学习基本上是为父母学的,父母为了达到自己对案主的期待冃标,采用了和案主讲条件、给案主物质诱惑等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案主缺乏学习的内在需要。4. 父母

6、对案主的期望过高而否定过多,导致案主挫败体验增多,学习动机减弱案主的妈妈是小学教师,爸爸是党政机关人员,父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使他们对案主产生了较高的期待。当父母的期待并未成为事实的时候,父母给予了案主太多的否定。据案主的母亲讲,他们常以学习成绩好 的孩子为例来批评案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斥责案主的缺点;当案主不听 话时常打骂案主,认为案主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当案主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目标时,父母常对案主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儿子!”渐渐地,因为在学习上总是达不到父母期待的目标,案主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三、案主的教育对策1. 满足案主游戏的心理玩是

7、孩子们的天性。案主是个八岁多的孩子,自然也喜欢玩耍。笔者认为,满足案主的游戏心理是激发其学习动机的前提。案主被送到笔者的研究中心时,笔者问案主:“你知道你来孔老师这里是做什么的吗?”案主非常开心地对笔者说:“我妈妈说就是让我来玩的。”笔者接着问案主:“那你自己呢,是想在这里纯粹玩呢,还是也想把学搞一搞啊?”“我就是来玩的,如果你想让我学习,我马上跟妈妈走。”案主一边异常坚定地对笔者说,一边回头问一旁的妈妈:“妈码,你没有骗我吧?你来之前可是跟我说好的,你是让我来玩的!”针对案主的具体反应,以及他的成长经历,笔者决定安排咨询中心的李老师天天陪着他玩。但每天早饭后,需要由案主自己写出一天玩的计划。

8、第一天案主写的是上午逛趵突泉,下午游大明湖。于是,早饭后,李老师带上足够的钞票,和案主一起出发,先是趵突泉,后是大明湖,凡是游乐设施案主都玩了个遍。一天下来虽然很辛苦,但案主玩得不亦乐乎!第二天早上,案主写的是爬千佛山,于是李老师带着案主去爬千佛山。一天里把千佛山的角角落落都玩遍了。虽然案主的脚都磨出了血泡,但案主非常开心。第三天早上,案主写的是济南动物园,同样的在动物园玩了整整一天。就这样,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案主天天玩,笔者没有给案主安排任何其他活动,但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却全部剥夺,即使是学习室都严禁他入内。第一天,当案主游玩回来,拿起课外书要看的时候,笔者立即请他把书放回原处,案主问为什么不

9、允许他看书,笔者说:“因为你是来玩的,不是来学习的。”案主说:“我看书又不是学习。”笔者告诉他:“看书是最重耍的学习活动,既然你不喜欢学习,当然也不能看书。”案主又说:“我看的又不是学校里的书,我看的是课外书。”笔者告诉他:“不管是学校里的书还是课外书,看书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既然你不喜欢学当然也不能看书,很抱歉,你只能选择玩。”案主无奈地把书放回原处。第二天,当案主游玩回来,拿起报纸耍读的时候,笔者马上跟案主说:“请你把报纸放下!”案主皱着眉头问:“连报纸也不让看,为什么?”笔者点着头说:“当然了,阅读报纸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你既然不喜欢学习,当然也就不能看报纸,你怎么玩都成,我可以陪你

10、玩。”第三天一直到周六,天天如此,案主只能选择玩,与学习有关的一切活动都不允许案主参与。结果等星期天笔者到咨询中心的时候,案主马上拉着笔者的手,说要和笔者好好谈谈。笔者立即和案主到咨询室进行单独交流。没想到,案主刚一坐下,就眼 泪汪汪地告诉笔者说:“孔老师,你们误会我了,我不是不喜欢学习,我还是很喜欢学习的。我只是对爸爸妈妈给我安排那么多课外班很反感很厌恶,同学们平时都能玩,就我不能玩,所以我冰不喜欢学习的。”笔者问案主:“你告诉孔老师这些话的意思是什么?”案主说:“我不想玩了,这些天我都玩够了,请孔老师安排老师给我上课好不好?”笔者不动声色地跟案主说:“这些年你妈妈欠你很多玩的时间,现在孔老

11、师替你妈妈给你补回来,这几天就玩够了?下一周接着让李老师带你玩,想想哪里还没有去过,你尽管提出来,孔老师一定满足你!”可是笔者的话音刚落,案主的眼泪就滚出来了,案主哭着对笔者说:“我不想玩了,孔老师,求求你让我学习吧!”笔者对案主说:“孩子,看在你喜欢学习的份上,孔老师就答应你。不过一周七天的时间,孔老师只能给你一天的学时间,至于哪天学,学什么,怎么学,你自己事先写好计划。然后找负责教学的苏老师商量,看看她能不能给你安排,好吗?”对于这场小小的胜利,案主还是很开心的,他立即擦掉眼泪,高兴地进入学习室,制订学习计划去了。就这样,从每周增加一天学习时间,逐渐增加到每周的6天都安排学习,案主的学习动

12、机逐渐增强了。2. 为案主设置明确有效的学习冃标在辅导过程中,笔者给案主设置明确有效的学习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了解案主的自我预期。每个星期一的早上,上课前,案主都要先写出通过一周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根据案主的自我预期,制订略低于案主自我预期的B标。比如案主计划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日记,笔者就帮其改为150字的日记;案主计划把英语课文背过,笔者就帮其改为熟练朗读。第三,协商达到预期目标的措施,并把措施落到实处。比如对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安排在什么时候检查?是自我检查还是教师检查?通过合理可行的B标教育,使案主从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上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成就体验,以逐渐增强自信

13、心。然后再一点点增加目标的高度和难度,使案主不断产生成就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 激发案主的内部学习动机首先,笔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案主。当案主提出来要学习的时候,笔者的原则是,案主愿意学笔者就安排,不愿意学4笔者就不安排,笔者决不督促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他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他必须为白己的学习负责。当然,因为案主年龄毕竞还小,外部的奖励对案主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对案主的积极学习行为,偶尔也使用物质奖励。其次,对案主进行内归因训练。对案主出现的问题,他的父母总是强调是案主的原因,认为是案主主观不努力不用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加大对案主的管理和教育投入,但案主对父母的说教

14、和做法甚是反感。所以,笔者在对他施加影响的时候,从不找案主主观方面的原因,而是总向他强调客观上的原因,主观原因由着案主自己去找,从而让案主学会内归因。再次,通过动机迁移的方法激发案主的学习兴趣。虽然案主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持冷淡态度,但他对各种各样的车却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于是,咨询中心的李老师经常带案主去看车展,去汽车营销基地参观访问等,了解与车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并经常让他为其他的小朋友讲解。小朋友对他知道那么多的知识很羡慕,这令他很自豪。但小朋友对他学习不好的轻视却深深刺激了他,渐渐地,他对车的兴趣逐渐迁移到学习上来,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4. 给案主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期待案主针对案主在成

15、长过程中受到的否定评价太多,笔者主要利用以下两个原理给案主施加教育影响。第一,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原理,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期待案主。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原理,在教育案主的过程中,笔者总是对他充满期望和信心,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从来不在案主面前流露出失望的情绪。相反,经常在他面前尤其是老师们讨论案例的吋候,总是冇意无意地说一些可以激励他的话,如“王某某最近进步可大了!真是让我太吃惊了!”“王某某真聪明,这个问题是他告诉我的,我都没有想到!” “我对王某某充满信心。”笔者发现,当案主听到有关他类似的评价时,眼里总是亮晶晶的。第二,运用“巴奴姆效应”原理,对案主不断激励。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声明,声称白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言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 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 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