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8609528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课题研宄为抓手促区域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易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人口 16.55万人,农业人口 10.65万人,占总人口的64.35%o 全县15所中小学,其中12所在农村,农村学校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易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 键。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校 校通”工程的实施,玉溪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 工程、玉溪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使用,中小学教育信息 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开展,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由 于缺乏教学资源,致使很多农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 置的电脑、建起的多媒体教室等设备,难以发挥其应 有的作用和效益,

2、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加大。 为了缩短差距,促进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易门县 教科所组织人员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调研,并采用问 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县域内15所中小学部分学生、教 师及学校颂导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 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 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电子备课、 开发课件等资源辅助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掌 握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一部分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山区农 村学校。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 为肤浅的层面,学校现

3、有的学科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 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学校通过购买成品教学资源作 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 这部分资源成本太高,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本土化 需求。二是学校内部组织集体开发或教师个人自行开 发。许多学校制作了不少的多媒体课件,用于竞赛课 和公开课,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局 限于各个学校的小范围内,没有形成规模和完整的体 系,在更大的范围内缺少组织者和有效的指导,各种 资源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与别人的教学 思路不相适应,往往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因此, 建设本土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对学科教学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势在必行。为解决

4、易门县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匮乏、城乡教育 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易门县在全县范围内 开展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意在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 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扩大 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带 动作用;通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共同研讨、集体备 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以赛代培等方式,积极探 索面向全体、资源共享共建、城乡携手共赢的教育均 衡发展新模式:转变方式、增效提质,全面提高教育 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学 校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式 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易门县教

5、育教学的均 衡发展。一、课题研宄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宄的统筹规划,形成共同的科研使命。针对以往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单打独斗,针 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易门县教科所以中小学学 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宄为载体,按照“统 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进 行统筹规划,以研宄开发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 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 构成全县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 建共享机制为主要研宄任务,进行教科所_学校教 研组一一学科教师逐级分解研究课题,构建全县课题 研宄目标一致、行为同轨的科研使命。此机制形成了一个能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

6、课 程改革同步并且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 资源开发体系,建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 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学校个体间单独、 重复开发的成本;其开发过程凝集个人与集体教学研 宄的智慧,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轻了一线广 大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适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校园网、教育网的需求,解 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二)构建多元立体的科研形式,共建均衡的教 育合力。教科所为主的“学科教研” “学区研训联动”、校 内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形成多元立体 的教研网络,开展以“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过关课、 优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为主的教学

7、研讨活动,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城乡均 衡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益。1. 扎实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 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 宄这条幸福的道路。易门县教科所把“专家的教育科研”转向为“普 通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科所学科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一线教师的 主体性,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使教育科研成为普通 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实践研究按照确立理论依据、研制学科范例、 共研共建、评审验收和共享完善5个环

8、节来完成。(1) 确立理论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 发与利用实践研宄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结构课 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结构理论和教育学原理 为依据,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宄课堂教学模式” 为依托,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宄式学习,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突显学生学习的 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来进行研宄和开发。其中“易门 县中小学互动探宄课堂教学模式”程序步骤简洁、规 范、科学,具有教学理念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便于教师灵活操作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运用,产 生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易门 县中小学互动探宄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操作 模式为学科资源的开

9、发与利用基本框架,学科资源与“模式”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助推教育教学改革。(2) 研制学科范例。在上述理论为依据基础上, 在各学科间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再由各 学科教研员研究出一个“教学资源包”作为范例,一 节课的“教学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 课件、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 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3)共研共建。“教学资源包”范例研制出来后,县教科所把 范例和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分工表下发到各校教 务处,由各校教务处再分到学科课题组,学科课题组 具体进行培训指导。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宄,精心 打磨,每一节内容研制出一个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 教学

10、课件、巩固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 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的“教学 资源包”。县教科所定期进校进行指导,到学期末课题 资源开发完成,由学校统一上交到教科所,形成全县 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4)评审验收。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做完后, 都要进行二次评审验收。第一次是由课题组对各学科 研究出的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第二次由县教科所组织 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全县各学 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审验收。每次考评都根据每所学校和教师所进行课题资源的总体情况,作出优、 良、中、差4个等次的综合评价,对作出优质课题资 源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合 格的课题

11、资源则要求发回重做,严把质量关。(5)完善共享。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成后, 县教科所把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在全县中小 学教师中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对教学资源成果再次 进行修改、充实、完善,重新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 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并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资源。2. 充盈的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分配的学科教学资 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宄的任务,分别组建学科教研组, 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文化的内涵, 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实 效性。(1)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研组通过 “个性思维的碰撞_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_个 性教学案的

12、形成”这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对所分配的 课题任务进行集体研讨,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 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 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 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 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及各种教学素 材,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 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 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进行本班试上 修改。(2) 专题研讨,修改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组主备 人收集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发起专题研讨活 动。主备人按照综合修改意见上

13、一节课,各成员根据 上课的效果进行分别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评述:一是教材处理是否得当,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 地方;二是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有没有遗憾的地方, 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三是导学案是否关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等。形成 “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3) 达标竞赛,展示风采。为了强化课题研究成 果的推广应用,彰显学科资源应用优势,促进课堂教 学研宄的深入。全县中小学每学年开展教师“课堂教 学达标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教 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 课,经过学校、

14、乡镇层层选拔,参加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以赛促成长” 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造就名师群体。在课题研宄过程中,通过教方法、搭平台、给机 会,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 使教师真正成为研宄者、实践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 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通过“培训一-指导开发一- 实践利用_反思修改完善”的程序,使教师掌握新 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研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反 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 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教师的 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3. 丰富的学区联研,拓宽科研平台。积极建立“学

15、区研训联动”机制和充分发挥“名 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拓宽教师交流成长的平 台,优化课堂,促进课题成果的优质共享。首先,对 全县学校进行了统筹兼顾,合理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教科所 学区 成员校”三级教育科研模式。教科所课题组根据学区学科优势,建立学科实验基地, 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 的整合和挖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 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 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教学资源,向全县各校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 开放,学区定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展示活动,供全县 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

16、 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 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资源库,利用 信息平台,在全县内共享。通过学区交流,跨越学校 边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 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增强了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 际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区交流不仅是传承使命、完成 任务,更是一种文化、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的 交流,是实实在在“互利、双赢”的过程。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 升1.建成了标准统一、模式规范、学科齐全、具有 一定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课题研宄历时3年,共分6个批次,研宄开发了 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学语 文、数学、英语等共14个学科及高中、职中、幼儿园 的教学资源。共计教学设计2 846个,导学案2 745 个,课件2 819个,参考资源包2 846个。资源容量为 106.696 G,形成了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相配套的系 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