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8426139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 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语文专题检测试题特练(2)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难) 女之耽兮, !(诗经 氓 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母孙二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凭谁问:廉颇老矣,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

2、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人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

3、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

4、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3分)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并使装束,外作归形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

5、由其选择。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3分) 译文: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3分) 译文: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6分)塞外杂咏林则徐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释:这是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途中写的一首诗。笏,古代大臣朝会时所拿

6、的手板,长方形。琼瑶:美玉。 请简析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答: 简析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答: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押赴西伯利亚的犯人起程了。那正是天气炎热的七月,街上差不多一片荒凉,少数几个过路人在路边阴影里走着。有的犯人经不起烈日照晒,当场中暑倒毙了。聂赫留朵夫一路为犯人恶劣的处境四处奔波说情,他几乎成了犯人的袒护者。(复活)B住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重新恢复了希望。一天早晨,她走到屋顶边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于是她请求卡西莫多去找弗比斯

7、,可是弗比斯用大马靴踹了卡西莫多一脚,策马远去。(巴黎圣母院)C吴荪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资本家。事业上,他曾略施小技,就挤垮了朱吟秋的丝厂,又组建了“益中公司”,一口气吞并了8个日用品制造厂。在家里,他和妻子虽貌合神离,感情不好,但他与赵伯韬生活淫荡腐朽不同,始终专注于他的事业。(子夜)D觉民对琴低声说:“琴妹,我们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听到这消息,琴十分高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回家后,她找母亲商量,母亲的态度虽然让她很失望,但当她读了易卜生的娜拉后,又充满了希望,并写信给许倩如,表明白己的决心。(家)E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像一条忠

8、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欧也妮葛朗台)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贾宝玉得知黛玉死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请简

9、要概括孔子和有子对“仁”的看法。(2分) 答: 结合有子的言论谈谈儒家是如何看待“孝悌”的?(4分) 答: 三、现代文及文本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准院士”为何沦落为“真流氓” 备受关注的“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告破,某大学教授肖传国等人被抓获。据悉,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学术“打假”使他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遂雇凶伤人。 此案将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弊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学者的道德底线沦陷。肖传国将自己的“院士梦”破碎归咎于方舟子的“污蔑”,并在方舟子被打后一再声称自己被诬陷,怀疑方舟子“报假案”炒作自己。一个“准院士”,面对学术质疑且申报“院士

10、”不成,不是躬身自省,而是雇凶伤人,斯文之扫地,学者道德操守之沦丧可见一斑。 本来,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术争鸣再正常不过,但时下很多学术争端,都有“君子动口又动手”的趋势一一周老虎事件中,为一张照片真假,专家有人头担保之论;安阳曹操墓事件中,为一座坟墓真假,学者有“自我了断”之说。学术之争成了意气之争和争强斗狠,道德伦理安在? 其次是学术的功利化。方舟子遇袭一事,与其说受伤的是方舟子,不如说“受伤”的是学术。本来,学术研究最需要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有一分成果说一分话,但结果呢?“成果”漫天飞舞,“成就”遍地皆是。但经方舟子这样秉持科学精神的人士一查,很多所谓的“成果”、“成就”,要么是泡沫化的

11、自吹自擂,要么是瞒天过海的造假。这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学术浮躁和名利化的典型表现。 再者是学术机制的扭曲。此前的肖传国,已经集教授、博导、主任医师、973首席科学家等头衔于一身,头顶光环闪耀,但为何仍对“院士”头衔如此“孜孜以求”, 以至于因方舟子质疑落选而勃然大怒、丧失理智?为何他不是通过完善“肖氏反射弧”理论来消除质疑,而是企图再添一个“院士”头衔来获取“江湖地位”?这是一个靠“头衔”发号施令还是靠学术成果说话的学术界?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是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不如说是重“头衔”轻成果的学术体制将肖传国推向了悬崖。再者,假如没有方舟子的质疑,肖传国就极有可能当选。果真如此,我们的

12、学术监管体系是不是形同虚设,以至于需要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谓国内科学界的“金字塔尖”,如果肖传国这样的学者能如愿以偿地当选,可以想象学术伦理将遭受怎样的腐蚀和毁坏。幸亏没有。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方舟子遇袭不仅因为他学术“打假”,还因为他诬陷肖传国,并且“报假案”炒作自己。B学术浮躁和名利化造成了种种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在深层意义上也伤害了学术。C错误的名利观念诱导了肖传国,使他在受到学术质疑时丧失理智,从而做出极端行为。D只有更多的方舟子这样的民间力量充当“学术净化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术伦理免遭侵害。1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方舟子遇袭案暴露出了学术界的哪些弊端。(3分) 答: 1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学术之争”?(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眼前的书屋与徐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