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8400409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卷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2选择题(前17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填涂,注意看清题号。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遒劲(qi) 舟舸(g) 颓圮(p) 青荇(xng)B浮藻(zo) 追溯(shu) 记载(zi) 戮力(l)C玉玦(ju) 桀骜(ji o) 殒身(yn) 巷道(hng)D峥嵘(zhng) 忤视(w) 刀俎(z) 喋血(d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A斑斓 荆棘 徘徊 短小精悍 B万户候 惆怅 奖掖 中流砥柱 C雕琢 斐然 携手 耳孺目染 D遏制 彷徨 谦逊 英雄气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贪于财货,好美姬 好:喜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购买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情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具:准备 荆轲知太子不忍 忍:狠心 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考虑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A. B. C. 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B.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C.丹不忍以己之私 箕踞以骂D.行李之往来 秦之

3、遇将军,可谓深矣5.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夫晋,何厌之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敢以烦执事 大王来何操A./ B./ C./ D./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拔剑撞而破之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气氛的日益密集,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B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C现在,越

4、来越多的农村干部明确地认识到,交通是否便利,通讯是否畅通,对招商引资工作具有重要影响。D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 (2分)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夏日的正午,一朵朵荷花正在怒放,加上绿色荷叶的映衬,真是风华正茂,令人心旷神怡。9填入下面

5、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_,_,_,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A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身体弯得像弓一样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B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廋身体弯得像弓一样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C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D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般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惨得像死人一样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13、14两题。(4分)红 叶沙白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枫 叶余光中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10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

6、一项是( )(2分)A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B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C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11把余光中和沙白的诗作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写到秋天的树叶经霜后,变成了血红的色彩这一自然现象。 B两首诗都借助于景物描写,或抒发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 C两首诗都含有相同的寓意: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和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走向成熟。 D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不同的地方,红叶押了韵,韵脚的韵母是an,枫叶没有押韵。二、阅读下面的

7、文字,完成1214题。(每小题3分,共9分)名字不仅是单纯的指称符号,它还具有丰富的意蕴。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姓名也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从而形成姓名的鲜明时代特色。周代之前的姓名资料主要来自甲骨文,但甲骨文中有些被学者认为是人名的文字,也可以解释为族名、姓氏、职官名甚至神名,一时难作定论,因此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暂且悬而不论,让我们从周代谈起。周代人的姓名,也正如周代文学如诗经一样,洋溢着一派质朴、随意、清新、犷野之风,与后世相比,周代姓名并不咬文嚼字,刻意雕饰,但却自有一种纯真天然之美。周人常常根据人的身体特征来进行命名。春秋时期的晋成公,堂堂一国之君,名字叫黑臀,这

8、肯定是由于晋成公出生时臀部的青色胎记特别明显的缘故。以胎记命名的名字,在春秋时还有黑背、黑肩、黑肱等,可见春秋时的人们取名并不避粗鄙。因身体特征而取名当然不仅限于胎记,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叫李耳,字聃,据后人考证可能就是因为老子的耳朵没有耳轮而得名。郑国有叫游眅的,“眅”的意思是眼睛的眼白较大。眼白太大在今天人看来也许是个缺陷,但周代人却可能以此为美。不仅新生儿的身体特征可被用作进行命名的依据,孩子出生时发生的一些令人注意的事件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而也可据以取名。春秋时郑庄公名字叫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的。不是像通常那样头先出来,而是先出脚,生孩子脚先出来可能导致难产,为了纪念其诞生的艰难,庄公的

9、父母就给他取名为寤生。春秋时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过于讲究。像牛、马、羊、彘等畜牲之名,春秋时人都取以为名,孔子有个学生就叫司马牛。蝎子乃毒物,令人闻之色变,但春秋时却有不少人的名字取自蝎,齐有公孙虿,郑亦有公孙虿。虿即蝎。左传桓公六年载鲁桓公夫人生了太子,即后来的庄公,请教申取名之法。申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杜预对这五种取名方法的解释是:信即根据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义即选择表示美德的字眼命名;象是根据孩子身体的某些特征命名;假是借用各种事物的名称命名;类是选择与父亲有关的字眼命名。上面提到

10、的郑武公之子“寤生”当属于“以名生为信”;“黑臀”“游眅”之类则属于“以类命为象”;“公孙虿”“赵盾”等名字则显然是“取于物为假”;鲁桓公的太子与他的生日是同一天,因而名之曰“同”,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至于“以德命为义”,如周文王名昌,寓希望周族昌盛繁荣之义。申列举的五种取名途径中,至少信、象、类三类都涉及到孩子诞生时的一些具有特征性的现象,也就是说,周人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侧重于名实之关联,同时,由于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因此其命名亦必重视姓名的分类功能,这也就决定了周人在命名时必定要着眼于姓名的语言学和社会学属性,而对姓名的美学属性则未加在意。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11、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名字不仅仅具有指称功能,还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B甲骨文中有些文字被认为是人名,但又存在其他理解,因此作者对周之前的取名风尚悬而不论。C周人常常根据人身体上的胎记或某个身体器官比较明显的特点来取名,这些名字都很粗鄙。D郑庄公诞生非常艰难,他的父母认为这是一件有标志意义的事,并以此为他取名“寤生”。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在春秋时期,人们认为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必要讲究,所以不仅会以畜牲为名,还会以毒物为名。B周人可以根据出生情况或身体特征命名,也可以用美德字眼或借用事物名称命名,还可以选择与

12、父亲有关的字命名。C鲁庄公取名为“同”揭示了其与鲁桓公的关系,即儿子与父亲的生日是同一天,杜预认为这就是“取于父为类”。D周人在命名时重视姓名的社会学属性而不在意姓名的美学属性,这与其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有很大的关联。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分析周代人的姓名,可以发现质朴、随意、清新、犷野是周代人姓名的特色,崇尚纯真天然是周代的审美风尚。B周代时,郑国人游眅以“眅”为名,老子以“聃”为字,这说明在当时人们有以身体缺陷为美的风尚。C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的取名方式应为“假”,而按照秦伯“以乱易整,不武”的解释,烛之武的取名方式应为“义”。D周人虽然强调取名应能体现被命名者的特征,但是在周代的实际社会生活中还是有人取名并没有注重名实之间的关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9分)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上亭长,廷中吏无所不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岁竟,此二家常折券弃责。高祖常徭成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