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革开放之强我家乡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12KB
约4页
文档ID:208304283
改革开放之强我家乡_第1页
1/4

改革开放之强我家乡绵阳一座位于四川西北部的既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其中安县花荄 镇地处安昌河冲击平原腹心地带,局绵阳市中心12公里,东与江油 市方水乡,南与安县界牌镇接壤,北与安县黄土镇比邻,西靠绵阳河 边镇、安县兴仁乡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呈“伏蛇”上游状安昌河由 西向东贯穿全境30年前,花荄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并且业务主导产业可言农 民以种粮谋生,常常为温饱发愁,进城靠脚,用水靠背,照明靠油, 做饭靠材,通知靠喊,下雨一脚泥,天晴一身灰,穿老蓝布,带破草 帽,这就是但是农民的真实写照;居民不足千人,生活贫困、单调, 整个城镇面积仅为0. 3平方公里,街道是一条不足5米的碎石独路, 街房破烂陈旧,低矮阴沉,商业凋敝,市场萧条1978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绿了山川大地,滋润 了万物生长,花荄镇在党的春风雨露的沐浴下,用了三十年的时间, 描绘除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画卷 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荄镇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 全镇6. 7万人民群众在历届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镇党委 各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创新 思维,锐意改革,坚持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使区域经济社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荄镇发展农业,阔步迈向新农村的30年一是突出抓好近郊农业基地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三是多途径抓好农民增收改革开放30年来,历届党委政 府从四个方面为农民抓好增收:首先号召农民多种多养增收;其次组 织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其三发展二、三产业,促使农民增收;其 四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荄镇夯实基础,实现历史性跨越的30年一 大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相继实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 改善森林覆盖率迗到21%2002年安县县城迁至花荄后,城镇建设 更是日新月异新县城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工程以及道路工程、亮化 工程、绿化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通 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30年不懈的努力奋斗,一个现代化的美丽、和 谐、富裕、崭新的绵阳后花园卫星城镇,正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冉冉 升起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黃壮大工业,引领镇域经济驶入快车道的30 年一是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大培植骨干企业的力度通过制 度的实施,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都要经常带领相关职 能部门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征地、用电、群众与企业的 矛盾、合同纠纷、政策解释等等问题。

通过发展,花黃镇现已有各类 企业98户,规模(产值迗100万以上)企业20户,其中产值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4户,分别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 22倍、16倍、4倍,并且形成了 “电子、建材、丝绸、包装、木器加工、畜禽饲料” 等六大主导产业二是实行全民招商激励机制,保持引资的良好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凡为我镇成功引进企业的 个人,政府按企业固定投资的2%奖励给本人(此办法不含班子成 员)仅2007年,工业招商项目4个2400余万元、农业招商项目4 个2800余万元、第三产业招商项目1个60余万元为花荄工业的大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荄镇加快城镇建设,营造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的30年一是做好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加快城镇和新县城建设为此, 历届党委政府都将此项工作列为重中之重,成立有专门的机构,抽调 有专门人员,在建设用地、工商业征地、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等方面, 采取“刚性化政策,人性化拆迁,个性化服务”的方式,进行了最初 拆迁安置;新县城迁址花荄后,大量的拆迁安置任务落到了花荄镇党 委、政府头上,为了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县委决定成立花黃工 业园管委会实行管镇合一的体制,机制运行起来后,在较短的时间内 完成了大规模的拆迁任务,为新县城顺利搬迁、建设、投入运行铺平 了道路,花荄镇的老百姓也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刚刚过去的30年,是花黃镇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推进社会进步,社 会事业协调发展的30年历届花荄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先后战 胜了 “86特大干旱”、“98洪水”、“2003非典”禽流感和猪二链菌球病,推进了社会进步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医疗设施的改善力 度,大力开展中医药创建工作,强势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较好地 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矛盾全面免除农业税,认 真落实粮食补贴,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减支 增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 类保险稳步推进自从改革开放以后,花荄镇就以日新月异的的速度不断升级,无 论是工业,交通,住房等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想如果没有 当初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花荄镇的新面貌,就没有人民的富裕, 就没有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农业的发展我相信只要准确把握形势的 变化和要求,紧密结合花荄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坚持工业强镇战略不动摇,依靠资源优势 和科技创新,不断壮大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民营企业,积 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充分尊重 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不懈地抓好镇村干部管理和管理体制的创新,循序渐进地推进农 村改革和各项事业就能使其更好地发展。

我也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67000花荄人民的勤劳、智慧,一个文明、高速发展的新县城,一个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 步的新花黃,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