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作者简介1937年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黎明的通知 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先后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艾青的诗歌成就艾青诗选成书过程1976年“四人帮”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艾青”笔名的由来 他在1933年写了著名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突然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迫害共产党和正义的人们,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感到与蒋介石同姓是一件耻辱的事情,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出生在十二月,刚好农村的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妇孺皆知他的真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趣谈艾青诗选探究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有几个?诗作的特点有哪三个?高峰:A.20世纪30年代 B.1978年以后特点:A.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B.继续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诗情深沉,诗意警策,如镜子,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 C.诗中有画:色调鲜明、线条清晰,如素描般的简练、凝重简析艾青各个时期代表作 北方,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 /你起来吧”,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散而有致,活而有序 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是“土地”和和“光明”,诗歌以尽情的呼告、肆意的,诗歌以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成为节,成为自由体诗的代表。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以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这一时期,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这一时期,这样的哲理小诗,通过镜像来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饶有兴味 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特别是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艾青的诗歌风格诗歌创作具有自由诗的特点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诗歌创作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擅长绘画的艾青,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1940年的短诗刈(y)草的孩子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1940年如何读诗 艺术起源于劳动诗歌同样也起源于劳动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鲁迅先生说:先民在劳动中,为了协调动作,消除疲劳其中一个叫抗育抗育 ,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门外文谈) 从集体劳作的节奏中直接孕育降生的初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最原始的诗歌诗歌起源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歌特点 因此,读诗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二、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把握诗歌的意象 四、体味诗歌的情感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共13节,一节从4-16行不等,一行少则2个字,多则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短而重复,中间几行基本采用排比句式,多用长句子,能够尽情地抒发和描摹 再如东山魁夷,诗歌很少注重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注重中间运用排比,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形成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的形式美感。
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 如上个学期我们学的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意象懂诗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据统计,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艾青选集406首诗,其中,借土地来抒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黎明的通知等著名诗篇 同学们在阅读艾青诗选后,请你们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专题,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专题探究课外专题探究参考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同时,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还要反复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 自主阅读推荐 泰戈尔诗选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一生创作颇丰,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甚至绘画、音乐领域都有建树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均出自他之手他是印度文学巨匠,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一、泰戈尔诗歌的主题对象1.母爱和童真(重要主题)新月集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语言朴素,格调明快,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2.爱情和人生园丁集中很多诗作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融入自己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了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而优美3.富有哲理飞鸟集就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格言诗集,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也不过三四行如“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这些诗人刹那间的思想和情感的闪光,如格言警句般的简洁明快,发人深省泰戈尔诗选探究 4.宗教和哲学(核心主题)20世纪世界文坛影响很大的吉檀迦利,就是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诗人将深奥抽象的印度宗教哲学观念融入诗歌形式中,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爱和完美人格的追寻,对自然、生命、光明、永恒的渴望二、泰戈尔诗歌的主要特色1.大胆探索诗歌的格律和形式,于平淡无奇的事物中发掘自然的美和生活中的诗意。
2.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有音乐般的节奏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善于大量运用新奇生动的比喻,格外注意锤炼诗句的韵律唐诗三百首探究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嬗变使诗歌在格律、形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唐代以后,人们一直在编纂不同的唐诗选本,其中清代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选本一、选编分类(77位唐代诗人三百余首作品)按诗歌体裁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每个类别下的作家作品又按照时代先后选编二、诗歌题材(题材广泛,汇集最脍炙人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政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逸生活等三、诗歌情怀(“唐诗崇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慷慨激昂的壮志,落寞黯淡的愁肠,婉转低回的心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