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8185890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课件:40 内分泌总论(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 论2History of Endocrinology Roughly a hundred years ago, Starling coined the term hormone to describe secretin, a substance secreted by the small intestine into the blood stream to stimulate pancreatic secretion. In his Croonian Lectures, Starling considered the endo- crine and nervous syst

2、ems as two distinct mechanisms for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organ function. Thus, endocrinology found its first home in the discipline of mammalian physiology.外分泌:分泌腺将分泌物输送至体外或消化 道中内分泌:分泌腺、组织将分泌产物(激素) 直接释放入血或通过细胞外液等, 传递到全身各组织细胞(远处和相 近的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定 义3激素 (Hormones)4概念:由细胞分泌并可通过旁分泌调节周围细胞功能、自分泌调节自身细胞

3、功能及由血液输送至远处组织,并通过受体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信使物质来源: 内分泌腺 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 胺前体摄取和脱羧细胞系统(APUD),主要分布于脑、胃、肠、胰和肾 上腺髓质。主要合成和分泌肽类和胺类激素 组织的激素分泌细胞非内分泌组织的细胞也具有激素和(或)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的功能,如心房肌细胞(ANP),脂肪细胞(瘦素、脂联素)、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和NO)、成纤维细胞等5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组织内分泌组织激素体液调节系统(包括旁分泌、自分泌等)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Endocrine System6内分泌学发展三阶段腺体内分泌学 组织内分泌学分子内分泌学主要的内分

4、泌腺体7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神经激素及功能 神经递质:NA、Ach、5-HT、DA 下丘脑 神经垂体: 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排乳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水重吸收,尿量 收缩全身小动脉、血压(加压素) 下丘脑前部分泌的促腺垂体神经激素: GHRH、 SS(SRIF)、 TRH、CRH、 GnRH、 DA分别促进或抑制某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神经纤维 8甲状旁腺下丘脑细胞体积数量 促生长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腺垂体:促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性腺激素(FSH、LH) 调节相应腺体激素合成分泌 维持相应腺体正常生长发育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储存抗利尿激素

5、、催产素腺垂体分泌激素及作用肝IGF-19 组织内分泌脂肪细胞:瘦素、脂联素胃肠道粘膜:胃泌素、胆囊收缩素、胰泌素、VIP肾脏: 1,25-(OH)2D3, Renin,EP,PG肺脏:APUD心脏:心钠素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和NO 成纤维细胞:FGF 10肽类激素: ACTH, LH, FSH, PHT, TSH, Insulin ,Glucagon, IGFs胺类、氨基酸类激素: 原料为氨基酸,儿茶酚胺由酪氨酸转换而来,色氨酸转化为血清素或褪黑素,T4,T3由酪氨酸碘化、耦联而来脂肪酸衍生物: 多为花生四烯酸衍生物,主要包括前列腺素类、血栓素类和白细胞三烯类生物活性物质 类固醇激素:胆固醇

6、衍生物 类固醇核完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盐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 B环打开:维生素D激素的种类 11激素的合成、释放及转运合成与释放: 囊泡:合成后储存在囊泡,受分泌信号调节后释放(如肽类激素) 无囊泡:合成后即释放(如类固醇激素及脂肪酸衍生物)转运: 游离:发挥激素相应作用 结合:储备或转运 12激素分泌方式 内分泌:经典分泌方式,血液传递至远距离靶组织 旁分泌: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细胞 自分泌:分泌物质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 胞内分泌:胞浆合成激素直接转运至细胞核,影响靶基因表达 神经分泌:神经分泌的激素沿神经轴突运送至所支配(或存储)的组织(如神经垂体)或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靶细胞

7、激素合成和分泌 腔分泌:存在并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支气管和泌尿生殖道等管道结构器官13激素分泌的节律和脉冲 周期性:如月经周期性腺激素的改变 昼夜节律:如ACTH、皮质醇分泌 脉冲分泌:如GnRh,GH的分泌1415 与膜受体结合 G蛋白偶联 发挥生物效应 (肽类激素、生物胺、前列腺素、降钙素PTH、LH、FSH、TSH、ACTH、AVP)为体内最大的受体激素受体超家族 与膜受体结合 受体自身磷酸化 发挥生物学效应 (酪氨酸激酶) (Insulin , IGFs)与核受体结合 与DNA特异序列结合 功能蛋白转录 (甾体类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激素的作用机制(1)16含酶活性受体激酶交联受体

8、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控闸离子通道受体膜受体分类1617G-protein-coupled 7-membrane spanning receptor whose sense molecules outside the cell and activate insid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ultimately, cellular responses. Two principa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The cAMP signal pathway.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signal pa

9、thway17G-蛋白偶联受体18Insulin binds to the insulin receptor, thereby activating the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to phosphorylate tyrosine residues on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s (IRSs) including IRS-1 and IRS-2 and initiates a lot of pathway胰岛素受体19甲状腺激素受体(T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广泛分布在各种组织中,常与类视黄醇X受体(RXR)组成TRs/RXR二聚体

10、的形式,特异结合细胞核内靶基因序列中的甲状腺激素应答元件(TREs),发挥效应。 T3与TR的亲和力是T4的15倍,所以是体内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核受体激素:甲状腺激素20激素信息受体后转导通路Coris: 发现了磷酸化酶的可逆磷酸化 (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有活性的磷酸化酶a之间的互变) 获得1951年诺贝尔奖。Sutherland: 成功分离和确定的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 (cAMP合成与分解的两个关键酶) 提出了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 获得197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Krebs & Fisher: 于60年代末发现蛋白激酶A(PKA) (依赖cAMP , 刺激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 阐明了PK

11、A启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途径。 获得199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激素的作用机制(2)21激素信息受体后转导通路 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通路(CAMP, IP3,DAG,CGMP通路等) 含络氨酸激酶受体-信号转导蛋白-有丝分裂原活化激酶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蛋白信号通路 第二信使-蛋白激酶-DNA(基因表达)信号通路22激素间相互调节 促激素与靶激素的相互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 激素间的相互调节:整合、协同、抵抗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神经-内分泌-营养调节网络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23下丘脑-垂体-靶腺间的反馈调节24主要的内分泌轴25PTH-降钙

12、素-1,25(OH)2D3调节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能量代谢调节系统:脂肪细胞分泌瘦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和脂联素等脂肪因子调节能量代谢、糖类、脂肪代谢胰岛素、胰高糖素、GLP-1、肾上腺素、胰淀粉样多肽、食欲素、甘丙素等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及体脂储量胃肠胰激素分泌细胞系统:分泌GLP-1、VIP、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胃动素、胰泌素、脑啡肽、胰多肽调节消化液分泌、胃肠蠕动和组织重建等一些不受垂体控制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胰岛激素与血糖 ()()26 PTH与血钙 ()()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调节骨代谢还有:GH、甲状腺激素、性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IGF-1、骨钙素等

13、27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ANP,AVP,AM参与28ACE29新陈代谢与营养素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两个过程。中间代谢是指营养物质进入机体后在体内合成和分解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某一环节出现障碍,则引起代谢疾病营养素: 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类矿物质: 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30内分泌疾病体征(1)31内分泌疾病体征(2)32内分泌疾病非特异性临床表现33内分泌疾病的分类激素生成异常(过量或不足):亢进、减退、正常-尽早发现亚临床病例靶激素组织对激素的反应性异常(不敏感或过敏感)无功能肿瘤按病

14、变部位分类: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34三大原则: 功能诊断 定位诊断(解剖诊断) 病因/病理诊断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35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代谢紊乱的证据; 激素分泌异常的证据; 内分泌功能试验:兴奋试验 抑制试验 同位素检查 细胞学检查 骨密度检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功能诊断36同位素显象扫描磁共振、CT 、PET-CTB超声检查静脉插管分段采血测激素水平选择性动脉造影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定位诊断(解剖诊断)37 化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染色体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病因诊断38 Principles of endocrine investigat

15、ion39 内分泌疾病的防治原则预防为主: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危象 肾上腺危象 低血糖反应 黏液性水肿昏迷40病因治疗:垂体瘤、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 甲状旁腺腺瘤等纠正代谢紊乱:腺体功能亢进的治疗; 腺体功能减退的治疗;治疗原则41腺体功能亢进的治疗: 手术、核素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 抑制激素合成与释放的药物;腺体功能减退的治疗: 替代治疗 补充生理剂量的激素 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药物治疗 、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治疗原则42进展与展望基础研究: 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 转基因动物及基因敲除诊断: 免疫多聚酶链反应法 PET-CT 奥曲肽显像 单基因突变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治疗:替代治疗的激素类药物激素受体拮抗剂及兴奋剂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治疗疑难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