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8131808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新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知识点】第 1 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3、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走 1 小格是 ( 1) 分钟;秒针走 1 大格是(5) 秒钟,走 1 小格是 (1) 秒钟。4、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 1 圈是(60) 分,也就是 (1) 小时。时针走 1 圈,分针要走 (12) 圈。5

2、、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 1 圈是(60) 秒,也就是 (1) 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 点整)、( 9 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 时=60分1 分=60 秒半时=30分60 分=1时60 秒=1分30分=半时问 6:35 的四十分钟后是 ? 9:45到 11:15 有多久?第 2 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可以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

3、先用整十数加整十数,个位数加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可以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把所得的差减一位数。3、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4、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十位上加十再减。5、估算:可以先把每个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问:36+15=? 34-13=? 64-18

4、=?第 3 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2 2、1 厘米的长度里有( 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 0)

5、; 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 就去掉几个 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进率是 10:1 米=10分米, 1 分米=10厘米, 1 厘米=10毫米, 10 分米=1米, 10 厘米=1 分米, 10 毫米=1厘米, 进率是 100: 1 米=100厘米, 1 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米, 100 毫米=1分米进率是 1000:1 千米=1000米, 1 公里= =1000 米, 1000 米=1千米, 1000 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

6、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 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个 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1 吨=1000千克1 千克 1000 克1000千克= 1 吨1000克1 千克第 4 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减法笔算:笔算相同点:(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笔算不同点:( 1)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当 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

7、来再减。2、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实际,把算式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的数或整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3、加减法验算:(1)加法的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 重新算一遍, 看两次计算结果是否相等;或用和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数。(2)减法的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 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 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 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

8、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 0,则再从前一位退1。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3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 到十位当 10 后,还要从十位退 1 当 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 : 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问:10519=?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第 5 单元倍的认识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

9、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一个数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几。问:(1)48 是 6 的()倍?(2)24的 6 倍是()?(3)42 是()的 7 倍?(4)()是 9 的 9 倍?第 6 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 和任何不是 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

10、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时间 =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6、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7、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 时,可以先用一位数去乘0 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第 7 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有 4 条

11、直的边和 4 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常见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4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 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 个直角, 4 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长2

12、+宽2=长+长+宽+宽长方形的长 =周长 2宽, 长方形的宽 =周长 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 4 第 8 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分数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分数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1 与分数相减: 1 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补充; 1、公式。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除数余数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