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208117306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初级会计师考试《实务》考点精讲讲义第12讲_应收及预付款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会计实务(2020)考试辅导第二章+资产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考点1:应收票据()1.应收票据概述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提示1】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不管承兑人是企业还是银行,均需要通过“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核算。【提示2】纸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2.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取得、票款收回等情况,企

2、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科目。【补充知识】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计税方法有一般计税和简易计税两种方法。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例如,某生产商销售商品一批给批发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将抵扣联交给批发商,留下记账联用于记账;批发商以签发的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支付。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的价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不含税价款120万元,另一部分是增值税15.6万元(12013%),合计135.6万元。生产商的相关增值税账务处理为:借:应收票据 120(1+13%)135.6贷:主营业务收入 135.6(1+13%)12

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借:原材料等 113(1+13%)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贷:银行存款 100(1+13%)113简易计税方法(适用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特定应税行为)例如,某生产商为小规模纳税人,向批发商销售一批货物,生产商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批发商以其签发的一张商业承兑汇票支付。生产商销售货物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票据 123.6贷:主营业务收入123.6(1+3%)1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6【补充知识结束】业务时点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取得时(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借: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债务人抵偿前

4、欠货款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到期时(1)收回货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2)未收回货款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贴现时(1)不附追索权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贴现息)贷:应收票据(2)附追索权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贴现息)贷:短期借款背书转让时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收票据银行存款(或借方)【总结】【教材例2-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9年9月1日向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一批产品,价款为1500000元,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 169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5000【教材例2-4】219年9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寄来一张3个月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面值为1695000元,抵付产品货款。借:应收票据 1695000贷:应收账款 1695000219年12月15日,甲公司上述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1695000元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 1695000贷:应收票据 1695000【教材例2-5】承【教材例2-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定于219年10月15日将上述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生产经营所需的A材料,该材料价款为15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

6、5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5000贷:应收票据 1695000【总结】不同的票据类型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对比:票据类型购货单位销货单位支票“银行存款”“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应付票据”“应收票据”【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销售商品收到银行汇票存入银行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2019年)A.应收账款B.应收票据C.其他货币资金D.银行存款【答案】D【解析】销货企业收到银行汇票、填制进账单到开户银行办理款项入账手续时,根据进账单及销货发票等,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19年7月31日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为购货方代垫的运杂费为10万元,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当日甲公司收到购货方寄来一张3个月到期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则甲公司应收票据的入账金额为()万元。A.2010B.2270C.2260D.2000【答案】B【解析】应收票据的入账金额=2000(113%)+10=2270(万元)。【例题单选题】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银行的贴现息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A.财务费用B.管理费用C.投资收益D.营业外支出【答案】A【解析】商业汇票的贴

8、现息记入“财务费用”科目核算。考点2:应收账款()1.应收账款的内容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服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含增值税)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提示】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属于应收账款的范围,但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收入。2.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提示】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贷方)核算。业务时点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1)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确认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代垫包装费、运杂

9、费等)(2)应收账款收回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3)改用应收票据结算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4)确认坏账损失借:坏账准备(备抵法)贷:应收账款【提示】关于坏账准备,我们将在“应收款项减值”部分学习【教材例2-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乙分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9000元。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339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9000甲公司实际收到款项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339000贷:应收账款339000【教材例

10、2-7】承【教材例2-6】如果甲公司委托银行乙公司的款项改用应收票据结算,收到乙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面值339000元,用以偿还其前欠价款。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339000贷:应收账款339000【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万元,代购货方垫付包装费2万元、运输费3万元(含增值税),已办妥托收手续。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的金额为()万元。A.567B.505C.568D.570【答案】D【解析】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的金额=500+65+2+3=570(万元)。【例题多选题】下

11、列各项中,应计入应收账款的有()。A.预付职工差旅费B.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C.销售产品应收取的款项D.对外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答案】BCD【解析】预付职工差旅费通过“其他应收款”核算。【例题单选题】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万元。A.60B.62C.69.8D.67.8【答案】C【解析】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60(1+13%)+2=69.8(万元)。【例题单选题】某企业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期初应收账款的余额为0。2019年6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款项尚未收到。2019年6月30日,预收货款5000元。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的余额为()元。A.10000B.11300C.16300D.6300【答案】D【解析】企业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预收的货款5000元应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期末应收账款科目的余额=11300-5000=6300(元)。原创不易,侵权必究 第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