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范文

上传人:艳春1****84 文档编号:208007541 上传时间:2021-1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倡议书 篇一:2022年915联考申论答案 一、材料的整体逻辑 材料交错庞杂,考生需要在纷繁的材料中梳理出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材料1:组织建设:英国、德国、法国文化推广组织建设(机构建设)的现状; 材料2:组织建设:文化推广组织建设的现状(机构建设: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 材料3:国外认识:国外对中国的片面认识和孔子学院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4:丝绸之路对经济和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材料5:资金问题:资金来源(德国靠政府、美国靠市场);资金管理(德国:设立机构、德国专款专用、管理严密;美国:未设机构,言论自由)。 材料6: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2、走出去和修内功的关系。 材料7:文化的作用;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发展的迫切性。 教材问题:如何在教材本土化和本国文化之间平衡。 国际关系:教师入境困难 孔子学院的理念:非文化扩张,和平友善 材料8:网友关于孔子学院的争议。 材料9:文化逆差 材料关系: 材料1、2、3、5、7、9讲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 材料4、7讲文化传播及孔子学院的作用 材料6: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修内功和走出去的关系。 材料8:网友观点 题目难度: 题目难度高,每道题目涉及的材料很多,且材料轻微不明确,倘若不能对材料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则会漏材料漏要点。 二、真题详解 第一题 概括归纳 一、请根据给定

3、资料,概括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第一步:审题。 本题虽然为单一概括题型,但是设计材料范围较大,因此难度系数还是不小的。该题目题干说明短小精悍,简单易明,需要结合所有涉及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材料;“全面、准确、有条理”是客观题中经常出现的要求,需要考生踩准点,在全面的基础上显示出作答的层次或者逻辑性。 第二步:定位材料。 所有涉及到“困难”(或者问题)的材料。经过略读,我们发现涉及的材料有2、3、6、7、8等。 第三步:加工整理。 对于概括题型,我们需要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条理地组织答案。本题根据材料的内容布局,答案可以分为三

4、个维度:孔子学院自身、国内环境与国外环境,作用的主体和对象是孔子学院,答案可以依次布局。 1 概括提炼有效内容 材料2:与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向海外推广了中华文化的自觉虽不算早,但速度却也不慢。2022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2022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这已然超过歌德学院73年来的建院数;仅2022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2.4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这项浩大工程的具体承办者就是1987年成立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严格遵

5、循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而非中方单独行为。 推出:建院求多求快,质量差。 年轻的孔子学院与古老的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及法语联盟相比仍有差距。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据了解,英国文化委员会有专职人员7000多人;法语联盟有专职人员2万人。孔子学院呢?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近万人,至今仍在“抓壮丁”。25岁的北京志愿者小王,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孔子课堂教汉语,她说:“孩子们很喜欢中国老师,近年来因为报名入学的匈籍学生越来越多,教课压力越来越大,公派教师和

6、志愿者都不是专职人员,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不利于孩子们学汉语。” 概括出办学起步晚,经验欠缺。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稳定性、持续性。 3.2022年,汉诺威孔子学院联名其他9所德国孔子学院,组织100多名德国中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临行前,一名德国老师召集学生开会,禁止同学单独进入中国家庭,问他为什么这么要求,回答说“害怕”,问他怕什么,回答说“不知道”,因不了解而误读、担忧,正是中西方交流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对很多德国民众来说,中国越来越令人感兴趣,但形象却一直“模糊,不可捉摸”。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了解甚至一些片面的印象,是孔子学院建立时面临的最初挑战。 连续四届的德国中学生赴华夏令营,已有40

7、0余在德国中学生来华交流,和中国普通民众面对面。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说,很多学生回来都有同感:去中国前,本以为中国到处都是问题,但后来发现,虽然中国并不完美,却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糟糕。孔子学院致力于让神秘的中国揭开面纱。 推出: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存在误解,缺乏沟通交流。 7. 第二段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既有国家投入不够的问题,又有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还有不少人认为,目前国内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国家应该在国内教育上投入更多。国外的经验表明,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要等国内的教育发展平衡了,再去推动自己国家的文化交流,恐怕为时已晚。 概括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参与不

8、足。 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较多考虑的是“要让外国人看到我们”,较少考虑国外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更没有琢磨外国人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能看懂什么。对中国学生来说,“愚公移山”、“孔融让梨”是传统的美德,可是把这些故事讲给别的国家的学生去听,却不一定能接受。孔子学院的汉语教材究竟应当坚持中国的传统文化呢,还是要考虑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不同?有人提出要实现教材的本土化,但也有人认为,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和德国歌德学院在编写教材时只根据本国情况进行编写,目的就是让外国人去学习和了解他们的问题。到底是应该实现教材本土化,还是应该固守中国传统文化,目前孔子学院仍在摸索中。 推出:对外国学生的需求不了解;

9、教材内容在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本土化之间难以取舍,即外国本土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矛盾。 由于一些历史问题的影响,汉语的推广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虽然A国和B过今年来均出现汉语热,各院校和语言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但孔子学院至今仍未能在中国的这两个邻国建立。可以说,孔子学院的发展同周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相关。有些国家在签证发放上对中国人管理较严,使中国志愿者教师入境的手续复杂。中国驻A过使馆教育处负责人黄先生表示,A国针对来该国的汉语教师有较为严格的签证政策,使得几年来,仅有几名中国派来的中文教师能够短期执教。中方已经多次呼吁A过能够尽快改善有关中国派遣汉语教师的相关政策,尤

10、其是签证政策,以促进人员往来于交流。 推出:受外交关系影响,政策门槛高,筹建、签证、入境困难; 中国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些国家对于孔子学院的认识,正如日日本北陆大学理事长、孔子学院理事长北元喜朗评价的那样:“非零和、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先驱性实践。”孔子学院并没有文化的扩张性或是文化占领的野心,它是一颗和平、友善的种子,在世界扎根、开花、结果,影响的是世界文化生态。孔子学院信奉的是,只要沟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都会有启发。 理解国外设置障碍,实质上是担心文化扩张和文化占领。 8.网友A:孔

11、子学院大部分钱来自于政府的投入。据国家汉办2022年孔子学院总部工作计划的汇报显示,2022年中央财政给孔子学院的投入达5亿多元。而国内的教育投入呢?中国的农村中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每年300元都难以保证,外来务工子女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二流离失所,读书越来越难,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反差。难道不应该把有限的银子用到解决中国国内儿童失学等问题上吗? 网友B:我们知道,孔子学院受到了国外热烈的欢迎,甚至掀起一股“汉语热”,这也确实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了出去,可是,国内似乎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那么重视。对于孔子的“仁说”,有多少青年朋友信奉?中国的节日,甚至没有国外的“洋节”受欢迎,为什么不在国内加强

12、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呢? 推出:国内群众不理解、不认同,社会参与度不高。 9.第三段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布朗2022年来中国时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越来越多的家电、服装和其他东西可以用英国出口的一样东西来平衡,这就是英语。英语教学作为一项出口项目,它的价值在5年里已经从65亿英镑增加到103亿英镑,大约占英国GDP的1%。 推出:文化贸易处于劣势地位。 2 加工整理形成答案 注意语言的精炼和条理性作答。 办学起步晚,经验欠缺;(孔子学院自身问题) 建院求多求快,质量差;(孔子学院自身

13、问题) 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稳定性、持续性;(孔子学院自身问题) 外国本土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矛盾;(孔子学院自身问题) 对外国学生的需求不了解;(孔子学院自身问题) 国内群众不理解、不认同,社会参与度不足;(国内环境) 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国内环境) 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存在误解,缺乏沟通交流;(外部环境) 受外交关系影响,政策门槛高,筹建、签证、入境困难;(外部环境) 文化贸易处于劣势地位。(外部环境) 【参考答案】 一、自身问题:1、办学起步晚,建院速度快,质量差;2、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专业性、持续性;3、教材内容在保持特色和本土化存在矛盾;4、对外国学生的需求不了解; 二、国内

14、问题:1、国家支持力度不够;2、社会参与度不足,群众不认同。 三、国外问题:1、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认识不足,存在误解,缺乏沟通交流;2、国际关系复杂,签证管控严,入境手续复杂;3、文化逆差严重,贸易处于劣势地位。 【赋分说明】 上面9个要点,答出7歌要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表述意思详尽的酌情1-2分。语言表达规范,要点条理性强,加1分。 第二题 词句解释 二、给定资料9中提到:“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逆差”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

15、答题思路方法】 一 审题。 首先可以看到本题是一道词句理解性的题目;其次抓住重点,主干在于对“文化逆差”的理解;第三把握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在材料中或者存在直接的答案,或者可以根据材料内容能够推理;“全面”要求考生作答本题需要面面俱到;“准确”要求考生作答采准得分点;“简明”要求用语简洁,条理清晰。 二 作答全面 作答全面的要求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要点的全面、要素的全面、对应要求和材料的全面、思路的全面。本题是一个关于“问题”性质的理解,在作答时应该注意对策方面的涉及;同时,要根据材料作答具体表现。作答内容参考:“字面意思+深层含义+问题(表现、特点等)+影响+对策”的形式。 三 定位材料 该段话出自给定材料9,第三段。根据材料内容可很快寻及“文化逆差”的几种表现,共5个领域。通过该材料的最后一段,可反推出“文化逆差”的负面影响。对策方面,需要结合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