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207912852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语文重难考点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解析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8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四川宜宾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北塘避暑(宋)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注:此诗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之后。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扣题,交代避暑的时间、地点,次句表现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飘逸超尘之感。B颔联写作者并不借助管弦消遣,而沐浴清风,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C颈联借“水鸟得鱼”“岭云含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一近一远,情理兼备。

2、D尾联作者因酒已喝尽,酣然入梦;梦中醒来,感时伤怀,眼前无限江山,徒惹伤感。2这首诗蕴含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答案】1D2“长自足“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只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的鉴赏能力。D“徒惹伤感”错。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尾联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语言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此联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欲。故选D。

3、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本联描写“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长自足“可推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只空还”可推出清廉不染尘埃的高洁。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尾联写“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是讲修养之法。意思是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

4、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作者将“万柄莲一枕山”融为一体,可显示其胸怀博大;“莲香”可表明清高脱俗。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感遇四首(其二)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泛:古人于重阳节以菊花泡酒,称为“泛酒”。糗粮:干粮。3两诗均为咏物诗,其中“虽言异兰蕙”一句运用_的手法写菊,“肯为无人

5、减妙香”一句运用_的手法写野菊。4两首诗都写到了“东篱菊”,诗人对其情感态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3 对比 拟人 4不相同。李诗用一个“叹”字写出了对菊花空有芳香和高洁的品格(或出众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同情和哀叹,暗含诗人才德出众却不被重用的苦闷。杨诗重在写“野菊”,尾联将野菊与庭菊进行对比,“冷笑”一词写出了野菊对那些向诗人邀宠争光的庭菊的不屑。【分析】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虽言异兰蕙”,意为“虽然与兰草和薰草有别”,把菊花与兰草和薰草对比,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肯为无人减妙香”,意为“哪里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即不受人们的干扰,自由自在,赋予野菊花人的态度,采

6、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需结合具体诗句对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菊花高洁、静雅的品格是我们所熟知的。李诗开篇用一个“叹”字表明了对菊花正值芳华,却无人欣赏的哀叹之情,颔联直言菊花虽然不像兰草、薰草一般,却也有自己的美丽,体现出诗人对菊花如此境遇的同情。再联想李白一生,才华何其耀眼,却始终不得重用, 正如“当荣君不采”的菊花,错过花期,再想欣赏也欣赏不到了,体现了李白对自己不得重用的苦闷之情。杨诗把目光放在了野菊花身上,重点描写的是野菊花的不媚世俗、清冷独立的品格,并在尾联与家养菊花做对比,叹其向陶渊明邀宠的行为,“冷笑”一词体现出野菊的不屑。综合可看

7、出,两首诗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点睛】解答鉴赏诗歌思想情感题,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在赏析诗歌关键诗句时,要注重对诗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赏析;体会诗人情感,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诗句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感可以从诗歌描写、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赴彭州山行之作(注)高适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夏,时年五十九岁的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写下了

8、这首诗。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脉连亘起伏,群峰如聚,鸟鸣清越,这些美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虚实相生。B嶙峋的峭壁怪石,撩人衣裳的轻萝,令山行艰难,又因路长年老,诗人内心愁苦。C山行迢迢,无限芳菲争相逞妍,诗人放下意绪,尽情饱览秀色,只可惜没人同游。D全诗写最远近结合,声色交错,抒情转折起伏,凸显诗人赶路时内心的曲折变化。6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5A6群峰如聚、层峦叠翠、鸟声婉转、树色悦目,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山景的喜爱之情,并暗自劝慰自己且游山林、忘却宠辱、返璞归真;年事已高且长途孤旅,抒发诗人旅途跋涉的怀乡之情;山景赏不尽,却无人与我同游共赏,难

9、免忧事萦怀,怏怏不乐,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解析】5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A项,“虚实相生”错误,诗歌写景远近结合,声色交错,但没有“虚实结合”。故选A。6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

10、领悟感情。一至四句紧扣“山行”而展开:写彭州界山脉连亘起伏,群峰如聚,层峦叠翠,勾画出西南山景雄奇秀丽之特点,诗人茕茕独行,一路山川美景美不胜收,驰荡着诗人的心魄。峭壁峻岩,峥嵘森布,其上苍松翠柏,盘根错节,如山鬼魑魈,张牙舞爪;千峰攒聚,万壑深幽,山岚轻袅,风烟恬淡。天空中飞鸟百啭千回放着歌喉,其声若仙乐,嘹亮清越,响遏行云,唱破了山林的幽寂,也唱醉了诗人。原始物态的狰狞粗朴、幽森浑莽,又和谐浑圆、劲美清丽的绝胜风光,直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诗人不禁驻足停马,留连赏玩,赞叹不绝。五至八句则是在前面整体描绘之基础上,攫取两幅近景写“山行”之难:怪石嶙峋,壁立于旁,偶有突兀之角伸出路旁。轻萝蔓

11、生,缠绕于山岩峭壁间,还时不时撩人衣裳。诗笔生动如在目前。但因面临“年老”“路长”之困难又不免顿生悲愁。然诗人“思归”之愁瞬间即逝,代之以对“岩峦”胜境之欣赏。故虽与“意绪”有违,又有何值得嗟叹。自勉之意甚浓。但因“山行”未尽,愁绪终难完全排除,思乡情愁也难以遏止。九至十二句写忧事萦怀,心绪怏怏,但置于一边,且去饱览山川锦绣,绝胜烟景,何必郁郁寡欢,使山川之玲珑秀色无人赏玩。山行逶迤,长路漫漫,无限芳菲争相逞妍供媚,吟赏不尽,无人能怀清赏之雅兴,忘机之真心,与我同游共赏,言无人共“玩芳菲”,话虽委婉,而失意甚明。(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柳宗元

12、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注)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筠:竹皮。谅:料想,实在。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B三、四两句写笋箨中迸发出苦节,筠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8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答案】7C8苦竹不会被用

13、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分析】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4、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说法错误。目的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故选C。8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诗歌最后两句“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意思是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人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

15、遇之意。”诗人和苦竹具有相似性:苦竹具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诗人具有才华,但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点睛】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2021广西高三二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春日忆李白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乙)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魅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注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渭北长安。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论文:此处指论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作于秦州。时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