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

上传人:fa****jl 文档编号:207620044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中心思想重点内容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各课重点内容总结第一单元1草原l 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可爱的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l 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l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2丁香结l 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l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l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l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

3、,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l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移舟:划动小船。烟渚:烟雾中水中的陆地。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愁又涌上我的心头。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l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原野。旷:空旷。诗意: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与人亲近。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l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

4、天晴后的景色,由云到风,又由风到雨,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醉书”的意思是:饮酒之后写下的作品。l 诗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并称“苏辛”。l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翻墨:打翻的墨水。遮:遮挡。未:没有。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黑云翻墨”“白雨跳珠”两个比喻,既写出了云、雨的特点,又写出了天气骤变、大雨滂沱的紧张气氛。l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忽:忽然。如:好像。诗意: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

5、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卷地风来忽吹散”“忽”字用的巧妙,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l 这首诗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多处景物,诗中的动词有:翻、遮、跳、入、吹。前两句从“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后两句用“狂风卷地”和“湖水如天”写出了“景奇”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l “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辛弃疾,他是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l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斜伸出的树枝。惊:受到惊吓。诗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

6、来了远处的蝉叫声。l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意: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用“稻花香”“蛙声”带有夏季特征的景物联想到了丰收在望,表达了作者的喜之情。l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诗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l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旧时:往日。见:通“现”,出现。诗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l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鸣蝉、鸣蝉、稻花香、蛙声”等景物的描写,渲染出夏夜的宁静迷人,写出了词

7、人对丰年的企盼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4花之歌l 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他被称为“艺术天才”、“骄子”,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l 这篇文章借物抒情,描写了花的成长与凋谢,以花的口吻讲述花儿孕育于冬、开放于春、成长于夏、凋谢于秋,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从不顾影自怜,从不孤芳自赏,借花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生活。l 对“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这句话的理解:花可以作为表情达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同时说明花是人类纯洁、神圣感情的寄托。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l

8、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总起,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翻越五岭、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勇过岷山l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句意: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人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仅剩的十三根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这两句诗借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件事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战胜敌人后喜悦的心情。诗句中“暖”和“寒”形成了

9、鲜明对比,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战士们的心理感受。“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表现了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l 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在红军眼中,连绵的 “五岭”只是细浪,高大的“乌蒙”只是泥丸,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艺术化的缩小,这样写表现出这些艰难险阻根本压不垮中国工农红军,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大而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l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

10、等闲。”“不怕”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战士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6狼牙山五壮士l 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英勇歼敌 ;跳下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和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l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l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

11、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走”、“热血沸腾”这几个词语是对五位战士神态、语言的描写,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体现他们对人民群众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l 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这一段写到了“面” 人物的群体,也写到了“点”每一位战士。这种方法叫点面结合,这样点面结合,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土痛击敌人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7开国大典l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会场、典礼、阅兵式、

12、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l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句话,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l 课文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具体写到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等兵种接受检阅的情况,也从整体上介绍了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情况,有点有面,详细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8灯光l 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

13、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l 文中“多好啊!”这句话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路人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夜景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第二次是郝副营长看到书上插图时自言自语说的,他当时可能想到图上孩子在灯光下看书真令人羡慕呀。第三次是郝副营长跟作者谈话时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到等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电灯下学习,多好啊。依次表达的感情是感叹幸福、充满渴望、憧憬未来。由“灯光”的往事让我们感受到郝副营长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的生活、不畏牺牲。l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

14、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中“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乐生活”的一种象征,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的精神。9我的战友邱少云l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一次战斗中,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l “我的心紧缩着或者突然叫出声来”表现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心,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l “我几次回过头来又忍不住不看”表现了“我”焦急而又矛盾的

15、心情。这体现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l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内心痛苦的程度心如刀绞。第三单元10竹节人l 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竹节人、老师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l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这段话描写了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动作、神态。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些词语中,我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童心,也侧面表现了竹节人游戏的好玩。l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的破旧。11宇宙生命之谜l 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