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821412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无答案) 语文版 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汉何尝杀妻习题精选助学指要这篇课文选自邓拓文集。作者邓拓,笔名马南邨,在广大群众的心目中,邓拓的名字是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批驳了“吴汉杀妻”的说法。学习本文,要注意:文中被反驳的是什么?作者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在驳论证?作者提出了哪些理由?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读读练练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给下面词语中加下画线的字注音。篡位()自刎()校定()祠堂()燕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汉但修里宅,不起第。(2)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3)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3、请仿照例句另写出两个比喻句。例句:“

2、谦虚,已经成了捆绑智者的绳索。”骄傲,_。骄傲,_。二、整体理解作者引用后汉书和东观记中的四则史料来否定了“吴汉杀妻”的历史真实性,试概括这四则史料的内容。三、课内语段阅读由于吴汉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北京人对于吴汉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据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看了这一段记载,就可以明白,吴汉并不是王莽手下亲信的将官,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他与王莽也并非是有杀父之仇的冤家,与刘秀的关系

3、更不同于旧戏所描写的那样。吴汉起兵响应刘秀,终于成为光武中兴的功臣,也不是因为他不违母命的结果。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1、用现代汉语翻译:“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2、选段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为什么说“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四、课外拓展演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似乎已成定论,但持这种观点的人都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因素,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自己的品行不受玷污,就不会被不好的环境影响。荷花是人们熟悉的,它生长在污泥里,却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它自身的品行超然于污泥之上吗?由物及人,生活

4、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解放前,周恩来派熊向晖打入国民党内部,熊向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在胡宗南那里,可谓吃香的喝辣的,比解放区好多了;在那样的环境中,他经常受到宣传的熏染,但熊向晖始终不为所动,在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后,回到了党的怀抱。为什么他在国民党的污泥泥潭里没有蜕化变质?就在于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富贵不能淫”,始终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近墨者要想不黑,除了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外,还要有勇气与“黑”作斗争。不要学陶渊明,虽看到了世间混浊,却采取了逃避的态度,“高驰而不顾”,那是怯懦的表现;要学方志敏烈士,虽被敌人关进牢房,受尽折磨,但他没有屈服于

5、武力和淫威,没有被“黑”染黑,反而用自己的言行感化了一名狱卒,使敌人不得不惊呼共产党人的厉害。可见,近“墨”者只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正确道理,坚定地走下去,在任何“墨”的环境中,都不仅不会“黑”,还会把“黑”的世界改造过来。当今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国外的东西好的、坏的都涌进来,好的当然要吸收,那么坏的呢?也不用怕。只要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抵制糟粕的侵蚀,坏的东西也无法把我们冲倒,即使近“墨”也未必会“黑”。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观点错误在哪里?2、“近墨者黑”这个观点中的“墨”在首段和末段分别指什么?3、熊向晖之所以没有蜕化变质,是因为什么?第三段写方志敏烈士的事件意在证明文中的哪一句?五、读后研习到图书馆查阅历史剧剧本吴汉杀妻,谈谈你对“谁要把看戏当成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