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820565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复习检测卷(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检测卷一、曹刿论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齐师伐我( )( )牺牲玉帛( ) 再而衰( )弗敢加也( ) 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可以一战( )公问其故( ) 彼竭我盈( )( ) 惧有伏焉( ) 齐师败绩(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望其旗靡( )小惠未徧( ) 肉食者鄙( ) 又何间焉( )(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

2、) 2、公将鼓之( )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9、必以情: 古义: 今义: (五)翻译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9、彼竭我盈,故克之。 10、吾视其辙乱,望

3、其旗靡,故逐之。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曹刿论战选自_,这是我国著名的_体史书,叙述的是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8)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9)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1

4、0)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12)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1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1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 (16)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在 的时候。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3) 9、读了曹刿论战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二、鱼我所欲也(一)、基础知识、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四书”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 不屑()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乡为生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万钟

6、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故患有所不辟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二者不可得兼(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此之谓失其本心( )贤者能勿丧耳( )故患有所不辟也( )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故不为苟得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乞人不屑也( ) 万钟于我何加焉( )、解释下列多义词: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蹴尔而与之(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万种于我何加焉(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而: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此之谓失其本心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舍鱼而取熊掌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 、呼尔而与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之则生,弗则得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因得遍观群书。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