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681973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 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探索数学课堂落实有效教学人教版新课标课堂教学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完成较多的 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因 此,教师必须在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组织有效交流和参与、激发有效的数学知识 应用、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与作业的节点上做文章,因材施教,我们的数学教学 才会卓有成效。怎样才能使学生参与教学,使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呢?这就要我们 老师做到以下几点。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木目的,也是衡量教 学活动的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即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 目标的基

2、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 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 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分层法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 目标,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学习“分数化小数”时,可设计三层目标:第一层:能正确判断怎样的分 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能努力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层:能在探究 “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过程。第三层:能利用猜想、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数学的归纳思想、分

3、类思 想等。二、组织有效的交流,有效的参与有效交流、有效参与,注重在“有效”上。这种“有效”表现在:1、在体 验中激发交流的欲望;2、在交流体验中分享表达乐趣;3、在自说体验中感悟数 学之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倡“操作、模拟、画图、讨论”等形 式,提倡“交流、讨论、合作”等形式,提倡“自己探索”,因此,数学课堂不 再是简单地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 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学生应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 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

4、师要改变以例题、示 范、讲解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空,使这些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3、 5、 7、 o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 越多越好。还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比比哪组的答案多,最后在全班交 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 给予肯定。下面是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些数列从第三个开始,每个数都是 前面两个数的和减lo在横线上依次填入27、18K 4879,使这些

5、数列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 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8。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 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的做儿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又如:教室装修问题:“我们的教室在假期需要装修,请同学们帮学校策划 一下,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有一定的探索余 地和思考空间。比如:装修时遇到哪些具体问题?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应考虑哪些 因素?采用怎样的策略去解决等等。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交流形式,强调在个人独 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

6、交流来开拓思路。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 情感与认知的有效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启发。三、激发有效的数学知识应用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 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正 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 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 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 习数学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 4 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

7、, 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 O 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 “平均分”的含义。在学习了 “圆的 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启发、引 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 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 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 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四、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与作业长期以来,小学数学练习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 在着

8、多、繁、杂的现象。更甚认为“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就不能使学 生掌握知识,以至我们很少反思那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甚 至是有负面影响的。现在我们多数教师存在的那种靠大量的、机械的反复练习让 学生掌握知识的练习不是有效练习,那种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发展 的练习也不是有效练习设计。这不由让人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如何确 立效率意识,提高有效练习。因此,数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应做到有扎实有 效、训练学生思维。1. 扎实有效的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1 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练习,要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出发,普遍分析学生 应掌握哪些数学知识,培养哪些能力,达到何等水平

9、,然后组织选题,进行编题。%1 要围绕教学重点进行设计。例如“三角形面积”的第一教时,主要是使学 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其面积的大小决定于底和对应 高,练习要围绕这个重点来设计。%1 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一方面取 决于教师的引导讲解,一方面也取决于知识本身的难易深浅,为此练习设计要考 虑这些因素:哪些概念的建立较困难,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在哪些地方易犯错误 等,这样在设计练习时就可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2、训练思维的作业设计,要有探索性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

10、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完成,这 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渠道获得广 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生活实际以及学 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 探索性作业,避免数学作业都是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 究中体验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 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 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1)一题多问题式,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 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

11、灵活性。例如:三年级有女生50人,比男生少。问:男 生有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一题多变题式,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 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 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某工厂 原来每天生产8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10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变化 题: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8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10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 了百分之几?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10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 25%,原来每 天生产多少台机器?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80台机器,现在

12、比原来增产了 25%, 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3)一题多解题式,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 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 了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某班有学生45人,男生是女生的,女生有多少人?本 题可以用的方法有:用分数方法解、用方程方法解、用归一方法解、用按比例分 配方法解等。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 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题目。总之,要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教学过程。老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 自己能学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 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