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总结--备考必看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1KB
约13页
文档ID:206808540
《构造地质学》思考题总结--备考必看_第1页
1/13

第二章1、 什么叫岩层产状和产状要素?产状:泛指面状或线状在三维空间的位态,是以它们与水平参考面及地理方位关系来表示的 产状要素:表示这种空间位态的数据称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也称产状三要素2、 水平岩层和直立岩层出露形态有何特点水平岩层(界面):1) a W 52) 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3) 无构造变动的水平岩层,地层时代下老上新4) 岩层顶底之间垂距二厚度5) 厚度一定,露头宽度(岩层顶底而的水平投影距离)与地形的坡度有关直立岩层(界面)1) a 2 952) 地表露头宽度约等于岩层的厚度3) 在地质图上的投影为直接切割地形等高线的直线,不受地形影响,沿走向延伸,无倾向4) 直立岩层在空间上出露规模不大,往往是组成褶皱的一翼或断层的一盘3. 如何在地形判断地层是否水平?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4、 “V”字形法则概念?由于地质界线通过山谷或山脊时,其平面投影均呈“V”形,“V”尖端的指向反映了界 而产状与地形的关系,故称“V”字形法则5、地质图上区分倾斜岩层的三种基本露头形态?各有何特点?1)相反相同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同;“v”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山脊则相反。

2)相同相反岩层倾向与地血坡向相同,且倾角〉坡角; 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反;"V"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的倾斜方向,山脊则相反3)相同相同(特殊情况)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倾角<坡角;地形等高线与地质界线弯曲相同;“V”字形尖端在河谷中指向岩层倾斜的相反方向,山脊指向倾向方向6、如何判断沉积岩层的顶面与底面?交错层理:前积纹层向顶积纹层撒开并被截切,向底积纹层小角度收敛收敛的指示底而,撒开被截切的指向岩层顶面递变层理(粒级层理九顶小,底大波痕:(波峰)尖端指顶,(波谷)弧顶指底雨痕,雹痕:有凹坑的面为顶面泥裂(干裂):张开的裂口指向顶而气孔、杏仁构造:半充填的杏仁与层面一致,空隙一侧指向顶面管状气孔、气泡柱弯曲的 方向和蝌蚪状气孔的大头方向指示熔岩流动方向熔岩层:集块岩壳在上绳状构造:突出方向指示岩浆的总体流动方向生物化石:叠层石,植物根茎,介形虫等7. 不整合概念和构造意义?不整合在地质图上表现特点?不整合接触:由明显沉积间断期相隔的两套不同时代岩系之间的沉积接触关系两套岩系之 间的接触界面称为不整合面它在地表的出需线,或在地质图上的正投影线均称为不整合线 不整合的研究意义1) 不整合接触关系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确定构造变形时期的重要依 据。

2) 是划分地层单位或构造层的重耍依据之一;不整合线也是地质填图的重耍的地质界线3) 对不整合在空间的展布及其类型变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地理环境和古构造状况及其变 化4) 不整合面上及其邻近岩层中常形成铁、钮、磷及铝土矿等不同类型的沉积矿床;不整合 又是构造上的一个软弱带,可成为岩浆及其它含矿热液活动的地带,在此可能形成富矿带 同时,不整合也是石油、天然气储聚的有利场所不整合的图面效应平行不整合:在地质图上或剖而上与正常的地质界线一致角度不整合:在地质图上或剖面上表现为,上覆较新地层的底面(一般以其代表不整合面) 的地质界线截切下伏较老不同层位的地质界线第三章外力: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另一个物体施加于这个物体上的力称为外力面力:是通过物体的接触面并使相邻物体互相作用的力,也叫接触力如挤压力、拉伸力等 体力:是物体内每个质点都受到的外力,它不是通过接触面,而是相隔一定距离相互作用的 内力:是同一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物体各质点的相互作用使其处于平衡状态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内部各质点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 会发生变化,致使达到新的平衡为止这种内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

应力:单位面积上的附加内力主应力;三个正交截面上没有剪应力,而只有三个相互垂直的正应力作用,这种情况下的正 应力称为该点的主应力,分别以2、表示主平面:主应力对应的剪切为零的截面主方向:主应力作用的方向第四章1、何谓均匀应变、何谓非均匀应变?均匀变形:指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相同的变形1) 原来是直线,变形后还是直线(2) 平行线变形后仍然平行(3) 变形的性质、方向和大小相等(其中的任一个单元体)(4) 变形方式:拉伸、挤压和剪切非均匀变形:物体内各点的应变特征发生变化的变形1) 直线变形后不呈直线(2) 平行线变形后不再平行(3) 在同一方向的每一个点大小不相等(4)变形方式:扭曲和弯曲2、何谓递进变形?举例说明共轴递进变形、非共轴递进变形?递进变形: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应变状态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即在同一动力持续下,岩石 内部的应变状态将随变形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因而在一期变形的全过程中,将依次出现性质 或方位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构造变形的发展及其力学性质的转化共轴递进变形:递进变形的过程中,增暈应变椭球体的主应变轴方位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 应变轴的方位始终保持一致作为主应变轴质线也始终如一,不发生转换。

但其它质线都经 历了复杂的历史实例:在一些变质岩中,常见有黄铁矿压力影(响)构造,假设有一个球体,受压后1 (Z), o3 (X)发生变形,因黄铁矿粘度大,而不发生变形,周围岀现变形,进一步挤压,一致变 形,但应变轴始终不发生变形,2, 与Z, Y, X相对应在黄铁矿两侧的压力 区出现虚脱,并被矿物充填,称压力影非共轴递进变形:在递进变形过稈中,增量应变椭球体的主应变轴与有限应变椭球体的主应 变轴的方向在每一瞬间都是互不平行的实例:单剪实验(简单剪切):初始剪切,形成的张裂面与剪裂缝呈45夹角,持续剪切, 发生递进变形和旋转变形由于受力状态未改变,原来的张裂而与剪裂缝的夹角,经旋转大 于45而新发育的裂面仍为45即出现“S”或反“S”张节理3、 增量应变、有限应变的概念增量应变(瞬时应变):代表在变形历史的某一瞬间正在发生的一个无限小应变有限应变(全量变):代表在变形历史的某一瞬间以前已经发生的应变总和4、 应变椭球体的概念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意义?它与应力椭球体之间的关系?应变椭球体:设变形前岩石中有一个半径为1单位的圆球体,其变形后形成椭球体,以它的 形状和方向来表示岩石的应变状态地质意义X轴一最大拉伸方向(物质流动方向,常见矿物沿X轴定向排列)Y轴一总体讲不伸长、不缩短(某一地方缩短,另一地方伸长)Z轴一最大缩短方向5、应变椭球体的XY面、YZ面的地质意义?XY—最大压扁面,代表挤压面,如褶皱轴面、片理面等,垂直应力轴;YZ—最大拉伸面,代表张裂面,如张节理面。

垂直3应力轴; 两个圆切而,其交线Y2应力轴,代表共辘剪切而,如共辘剪节理等第五章1. 影响岩石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岩性控制因素:矿物、岩性、孔隙度、岩体不均匀程度、流体成分等物理环境控制因素:应力、温度、时间、应变速率、流体压力、差异应力(2. 何谓岩石能干性?其地质意义?岩石能干性:用来描述岩石变形相对强度的差异地质意义根据能T性的差异分成能干的(强的)和不能干的(弱的)意指在相同变形条件下,能干 的岩石比不能干的岩石不易发生粘性流动3. 何谓剪裂角、共轨角?剪裂角:1与剪切面夹角45 ,剪应力最大,理论上应该沿此面剪切破裂共轨剪裂角:包含1的象限,夹角90%4、剪裂角为什么常小于45 5>时间因素在构造变形中的主要意义?1) 应变速率的影响快一脆性变形;慢一塑性变形原因:在快速施力下,物质内质点无调整的机会,在慢速下,质点可以重新调整而稳定2) 重复施力多次施力、压,即是很小力,亦可引起材料的破坏原因:多次施力,可使物体疲劳3) 蠕变:在应力长期的时间作用下,岩石也会发生缓慢的永久变形弹性蠕变一一可以恢复变形永久蠕变一一不能恢复变形松弛一一保持应变不变,应力随时间而减小相当于降低了岩石的弹性极限)(1) 、应力随时间减小,松弛速度急剧下降。

2) 、应力经很长时间后可趋于一极限值实践证明:在地质上岩石能否在很长时间的极小差异应力下不断变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条件,因为它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层或它具备有利于蠕变Z条件的地方,如某些强变形带中6>深度、温度、压力因素在构造变形中的主要意义?岩石处于地壳的深度不同,其变形环境有很大不同,原因是围压和温度随深度而增大 围压大,增加岩石极限强度,提高岩石的韧性;温度升高,岩石强度极限降低,岩石易于发 生剪切流动因此自地表向下,随I韦I压和温度的增加,岩石由脆性逐渐变为韧性一粘性流动 因而岩石的变形习性及变形机制随深度而变第八草1、 什么是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构造?透入性:指在观察尺度内的地质体中均匀连续分布的构造反之,则称为非透入性2、 劈理的基本概念?劈理的微观特征之一是什么?劈理:发育于强烈变形的变质地质体小的一种能按一定方向将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或薄板的 平行面状构造微观特征(镜下):境域构造3、 劈理的结构分类有哪些?劈理的结构成因分类有哪些?根据劈理域组构特征分为:连续劈理和不连续劈理根据劈理的结构及其成因分为: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4、 什么是劈理域和微劈石?劈理域(薄膜域):平行或交织状硅酸盐岩或不溶残余物富集形成的三维空间实体。

微劈石(透镜域):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缺乏新生矿物定向组构5、 劈理的形成机制有哪些?1) 机械旋转岩石受力后,岩石中的板状、长条状矿物要发生旋转,随应力的加大而优选方位越来越明显2) 压溶作用劈理域中的石英等易溶矿物迁移成为富层状硅酸盐的云母域或不易溶解的残余构成薄膜域 微劈石中的石英次生增大,并成为拉长形态定向排列石英物质来自于劈理域析出及颗粒边 缘压溶3) 重结晶作用垂直于最大压缩方向的生长4)晶体塑性变形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晶体塑性变形作用,如位错蠕变或固态扩散蠕•变,促使扁平状或长条状 颗粒沿着应变椭球体XY主应变面平行排列,矿物或颗粒出现优选方位,形成劈理6、 野外如何识别劈理和层理?观察平行而状构造是否存在原生沉积标志7、 简述劈理的研究意义?劈理的产生主要反映岩石遭受压扁作用而发生的组构调整,因而劈理血…般代表应变椭球的 压扁主平面(XY面),它与褶皴发育有关,常构成轴面劈理由于岩石力学性质不同,因而其中发育的劈理常以不同角度与层而相交,形成劈理折射现象, 强能干层交角大,弱岩层中交角小某些劈理的产生与断层或韧性剪切带的发育有关确定顶底面,符合层序率的情况下,层理与劈理倾向相同:劈理倾角〉地层倾角,正常层 位;反之,倒转层序。

层理与劈理倾向相反:正常层序8、 小型线理、粗大线理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小型线理1) 拉伸(长)线理:是岩石中的某种组分或标志体拉长而显示的平行定向线理成因(1) 物质塑性流动过程中生成的伸长变形,它位于运动面(ab)上,指示物质变形的流动 方向,代表应变椭球体的X轴方向,A型线理2) 碾滚方式形成-搓辗软弱的高塑性粘土一样,使物质垂直于剪切作用的方向拉长,一般 情况下线理平行褶皱枢纽,B型线理2) 矿物生长线理:由针状、柱状等矿物的定向排列显示的平行排列的线理,最常见的是在 递进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生长纤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