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771814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槐乡五月 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槐乡五月教学反思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散文,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 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感受槐乡美在本课教学时,本人设计了多次读书,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 朗。个别读、齐读、自由读、配乐读、表演读、分组读、老师范读等 形式不同的朗读就不下二十次。老师设计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多读、乐 读。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 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 美。朗读不光只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一种技巧,从技巧上指导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的

2、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舍本逐末的指导得到的效果并 不好,老师要着力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上下功夫,以情促读。因此,巧 用媒体,给学生提供图片、音乐创设槐乡五月的意境。在这样的“阅 读情境”中,学生的朗读情趣盎然。二、以悟促读,品味语言美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老师谈“讲”色变,认为老师讲就陷入“烦 琐分析”的樊篱。其实不然,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特别是处在 三年级这个语文学习的转折期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充分认识自己不 仅是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引导学生扣词扣句 的感悟、推敲,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的体现。

3、三、以写促读,感受人物美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轻松活泼,且富有韵味的对仗 语句随文可得,通过让学生改写小诗的形式,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 想象小姑娘,小小子在五月的槐乡快乐生活的场景。本课教学,本人的愿望是除了教出阅读的本色,读出文本的特色, 还要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使课堂开放而富有情趣,在 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使他们很积极地走进文本,与 文本对话,这是吸收。接下来小诗的创作,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对文 本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将内化的语言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达到“情动 辞发”的境界。但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能有些地方还不尽如人意。四、一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

4、学过程,除了将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之 外,因为本人的能力不足,觉得在课堂调控,对学生的关注等仍有欠 缺。像有一位小男孩,喉咙哑了,但还是很积极的举手发言,而我因 为还不够从容,看到高举的手就喊,连喊了他两三次,最后总算意识 到,告诉他喉咙哑就少说话,并承诺他有机会一定还会让他展示的。 其实后来小诗汇报的时候我蛮可以帮他读已经写好的小诗的,但是我 却忘记了。也算是我对这个小男孩的一个“失信”之举。还有一位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在第一请他读句时,我将注意力放 在媒体上,而忽略了他,当我听到下面听课的老师轻轻的笑声时,才 发现他原来一边朗读,一边在做动作,等我发现时,他正好已经做完 最后一个动作,坐下了,我没有能及时做出反应,仅说了句:“他已经 完全投入到槐乡的美景中去了!”这样的套话。其实,下课后反思时, 想想他做的动作,将手举平慢慢地看过去,是对“一大片白茫茫”多 好的诠释呀,如果能及早对他关注的话,追问一下,为什么做这样的 动作,还可以让大家学着做一做,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槐乡 满是槐花的描写,课堂气氛说不定也会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这样那样的遗憾,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想,本来就没有哪件事 情是十全十美的,正视由于有了这些遗憾,才有了不断追求完美的进 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