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鉴赏教学目标:A、帮助学生理清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B、指导学生掌握鉴赏现代小说的基本要点教学重点: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了解并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参考资料:《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国现代文学史》、《语文知识词典》等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如何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小说?(一)了解小说写作的背景,正确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二)要有正确的审美观,认真品味作品的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三)能够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全面把握作品的特点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一)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国统区)01、鲁 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狂人日记》(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 1918始用“鲁迅”笔名)《呐喊》(小说集,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14篇小说)《 彷徨》(小说集,有《祝福》等11篇小说)《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有《铸剑》等10篇小说)02、叶盛陶:原名叶绍钧《倪焕之》(长篇)《 多收了三五斗》(短篇)03、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蚀》三步曲”:《幻灭》、《动摇》、《追求》(中篇)“农村三步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子夜》(长篇, 1932年)《林家铺子》(短篇)04、郁达夫:《沉沦》(长)《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短)0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骆驼祥子》(长篇)《四世同堂》(长篇)06、柔石:原名赵平复《为奴隶的母亲》(短篇)《二月》(长篇)07、巴金:原名李市甘,笔名巴金 “爱情三步曲”:《雾》、《雨》、《电》 “激流三步曲”:《家》、《春》、《秋》08、萧红:原名张乃莹《生死场》(中篇 该小说受到鲁迅的称赞)09、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边城》(中篇)(二)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解放区)01、丁玲:原名蒋冰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 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02、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长)《李有才板话》(中)《小二黑结婚》(短)03、周立波:《暴风骤雨》(长篇获“斯大林文学奖”)04、孙犁:原名孙树勋《风云初记》(长篇)《铁木前传》(中篇)《荷花淀》(短篇)05、刘白羽:《政治委员》(短篇)《火光在前》(中篇)(三)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 (建国初)01、欧阳山:《三家巷》(长篇)02、杨沫:《青春之歌》(长篇 1958年)03、梁斌:《红旗谱》(长篇 1958年)04、曲波:《林海雪原》(长篇 1957年)05、茹志鹃:《百合花》(短篇)06、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短篇)07、峻青:《党员登记表》(短篇)08、杜鹏程:《保卫延安》(长篇 1954年)09、吴强:《红日》(长篇 1955年)10、柳青:《创业史》(长篇 1959年 )11、周而复:《白求恩大夫》(长篇)《上海的早晨》(长篇)12、王蒙:《青春万岁》(长篇)《组织部来了年轻人》(短篇)三、现代小说鉴赏常识我国现代小说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借鉴别国小说创作的宝贵经验,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鲁迅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创作出《狂人日记》这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继而写出《孔乙己》、《药》等,共十四篇小说编成《呐喊》;接着创作出《祝福》等十一篇小说,编成《彷徨》鲁迅创作小说,“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他的这些短篇小说,取材广泛,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典型性格,揭露出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揭示了旧社会的种种病根,具有宽广深刻的社会意义特别是《阿Q正传》,塑造出一个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意义更为深远阿Q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他从被压迫者的朴素直感欢迎革命,但不理解革命,终被混入革命的反动势力当作抢犯杀害,从而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唤醒农民觉悟的重要问题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虚幻的胜利代替实际上的失败,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更概括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种各样的人的病态心理,暴露了“国民的弱点”和旧社会的病根,能够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茅盾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始小说创作《蚀》,包含《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各篇独立,人物互异,表现了当时一些知识青年所经历的曲折、痛苦的路程;《虹》,表现了女主人公冲出家庭牢笼、走向集体主义的道路;《路》、《三人行》,表现了青年学生在严重白色恐怖下逐渐觉醒参加斗争的过程。
这些作品标志着茅盾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前进1932年前后,茅盾先后创作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子夜》,和著名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林》反映出当时民族工商业风雨飘摇的处境,《春》表现了当时农民丰收增债的命运1941年,茅盾创作了《腐蚀》,控诉了特务组织残酷镇压进步青年的罪行《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为全书的主线,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1930年前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显示了革命的蓬勃发展它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吴荪甫野心勃勃、精明强悍、果决专断、冷酷无情,很有发展民族工商业的雄心和魄力,但终于逃不出赵伯韬的魔爪,几乎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悲剧性的命运《子》,通过塑造吴荪甫这个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破产的必然性,暗示出他们只有参加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才有真正的出路茅盾以《子》等不朽作品和其他文学活动,奠定了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位置巴金在1929年初,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表现了在北洋军阀血腥统治下的上海,一些在“五四”新思潮鼓舞下,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一部侧重描写人物在恋爱中的性格表现,二部侧重描写人物处理革命与恋爱的关系,三部爱情描写不多,侧重展现某城一个激进团体的反军阀斗争以上作品的青年主人公,都是旧世界的判逆者,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反映了当时不少知识青年类似的矛盾和苦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它在“五四”新思潮波及闭塞内地的历史背景中,联系着成都这个社会环境,展现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生活情况,表现出封建阶级分子的顽固腐朽、荒淫残酷,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他们和觉醒青年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提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它塑造了众多的各种人物的形象:有高老太爷、克明这样旧制度维护者的形象,有克安、克定这样荒淫卑污的形象,有鸣凤、淑贞这样以死表示反抗的形象,有觉慧这样觉醒反抗的形象,更有觉新这样内心矛盾的形象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家远走,固然闪烁着叛逆性格的光彩,觉新这个内心矛盾的典型形象,却更别有深刻意义觉新既受旧礼教毒害甚深,也受到新思想的触动他庇护反抗封建秩序的弟妹们,资助他们逃出家庭牢笼;但他虽然理解是礼教、传统、迷信夺去了他最爱的梅、瑞珏和幸福、前途,却总是逆来顺受,只会痛哭。
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使他承担着沉重的精神负累,成了封建家族制度的殉葬品觉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艺术典型巴金以“激流三部曲”等优秀作品,奠定了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位置老舍从1924年开始小说创作,《老张的哲学》、《二马》是他最早的长篇小说《老》取材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描写恶棍拆散两对青年的爱情,揭露社会的黑暗;《二》描写马氏父子在伦敦的生活,显示海外华侨受人歧视的处境;作者这时的创作追求幽默,不免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意义《离婚》是老舍在1933年创作出的长篇小说,描写反动政府公务员的灰色生活,暴露出官僚机构的腐败;作品中的幽默不再只是笑料,而是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月牙儿》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描写母女两代受生活逼迫堕为暗娼的悲凄遭遇,特别是天真无邪的女儿也遭沉沦毁灭,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的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本来纯朴善良、勤苦耐劳、坚韧要强,在多次残酷打击下走上了堕落毁灭的道路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揭露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暗示了个人奋斗道路的不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四》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兼写他们居住的那条小胡同各户人家和各种人物,反映出北京市民在沦陷期间经受的深重苦难,歌颂了富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和参加抗日斗争的青年,鞭笞了媚日附敌的民族败类。
老舍的作品,历历如绘地展现出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情景,运用北京口语精确流畅,确立了他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叶圣陶的小说有不少取材于当时的教育界《潘先生在难中》描写一个卑劣畏怯、毫无原则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为躲避灾难,百计适应环境,阿谀反动军阀,揭示出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朝不保夕的遭际和卑微苟安的心理《多收了三五斗》揭示出旧社会农民丰收成灾的悲惨命运《夜》描写女儿女婿都被反动派杀害的老妇人的凄惨处境,塑造了一位由恐惧、悲痛到愤怒、觉醒的烈士母亲的形象叶圣陶作品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赵树理的小说多写解放区农村生活《小二黑结婚》描写一对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和恶霸、和家长进行的斗争,反映了农村的变化《李有才板话》塑造出具有社会阅历和斗争经验的农民歌手李有才的形象,立场坚定、朴实深入的农村干部老杨的形象,和顽固反动、凶狠狡诈的恶霸地主阎恒元的形象,反映了减租减息中的曲折过程和复杂的阶级斗争赵树理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陕北乡土气息丁玲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描写桑干河畔暖水屯的土改斗争,塑造了大公无私、逐步明确了思想、果敢进行斗争的村党支部书记张裕民的形象,朴实憨厚、终于站稳了立场、勇敢进行斗争的农会主任程仁的形象、和奸诈狡猾、抗拒土改的恶霸地主钱文贵的形象,反映了土改斗争的尖锐复杂和农村的巨大变革。
作品具有浓厚的陕北生活气息周立波的代表作是《暴风骤雨》这部长篇小说,描写松花江畔元茂屯的土改斗争,塑造了勇敢朴实、不怕牺牲的前后农会主任的形象,久经锻练、思想成熟的工作队长的形象,反映了土改斗争的尖锐激烈和农村的巨大变革作品具有浓厚的东北地方色彩孙犁的短篇小说以写冀中农民抗日斗争著名《荷花淀》、《嘱咐》两篇小说,塑造了水生嫂的鲜明形象她勤劳能干、坚贞勇敢,先和妇女们组织起水上游击队打击日寇,后又驾着冰床送抗战八年刚回家一夜的丈夫去参加解放战争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妇女和男人一样支撑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品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四、我国古今小说的共同特征,鉴赏指要我国小说经过长期的发展,古今小说产生了差异但从小说在典型环境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塑造典型性格这一表达主题的方式来看,却是相同的运用艺术概括方法塑造典型性格,是小说创作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小说的最主要的特征故事情节是塑造典型性格的依托优秀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塑造典型性格紧紧结合,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也就是从开始到完成塑造典型性格的过程塑造典型性格不能脱离故事情节脱离故事情节描写人物,即使非常细致,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即使描写人物独处一室的内心活动,也总是紧紧扣住故事情节。
《狂人日记》的多次描写狂人的内心独白,就都紧紧扣住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对他的迫害故事情节服务于典型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越典型,越能体现人与人间的关系和矛盾斗争,就越有利于典型性格的塑造脱离塑造典型性格,故事情节再曲折生动,也都毫无意义优秀小说,总是以特定的故事情节,服务于特定的典型性格的塑造《促织》的波澜起伏、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就很好地起到了服务于塑造成名这个典型性格的作用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要紧紧联系着典型性格,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