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

图***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35KB
约8页
文档ID:616488116
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_第1页
1/8

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2)《春望》【赏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诗人陷身于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因忧乱伤春而写下的千古名 篇面对纷飞的战火,破碎的河山,诗人不禁忧心如焚,感慨万分,诗中以明媚的春色、美好的事物来反衬,更为深刻地表达强烈的情感,令人闻之悲愤,诵之愁无限赏析】《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 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5)《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赏析】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当时社会背景的诗。

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 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示儿》【赏析】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逝世于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这首《示儿》诗是他临终前写的, 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 生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 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千头万绪的,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 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 1192 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 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 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7)《过零丁洋》【赏析】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 1279 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石灰吟》【赏析】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诗,实际上作者借吟咏石灰以言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了清白忠贞、矢志不移的坦荡胸怀诗的大意说:石灰石经过千万次铁锤的敲击和开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在烈火中焚烧,也好像很平常虽然粉身碎骨,变成了粉末,也毫不惧怕,为的是要把清白留在人世间诗品出于人品”,只有品德崇高的人,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来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石灰作比喻,表明了自己做人的志向:宁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崇高的节操国庆文学积累——爱国诗(8)《己亥杂诗》(其五)【赏析】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首诗是龚自珍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事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