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6462750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册 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粤教版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与人为善名师导航 自主梳理 1.与人为善(1)与人为善就是以之心待人。善良包含着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2)善良是无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的损害、对的伤害。(4)善良之心是的。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充满爱心。(5)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表现出来的。2.帮助他人能体现生命的快乐(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的“”的活动,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比接

2、受更快乐。(2)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生命的。爱是感情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的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就越强。3.将心比心(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方式和方式。(2)将心比心就是,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3)将心比心就是,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4)将心比心就是不以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精神和肉体上伤害别人。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伤害是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我们可以通过一起搜集社会上善良的人们以爱心奉献社会、救死扶伤、扶弱济困的事例,从中体会与人为善的真实含义,懂得以善良之心待人应无私、是非分明、见诸行动的

3、道理,并真正地付诸行动,做一个善良之人。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爱心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从中体会付出的快乐,加深理解“给予比接受更快乐、更幸福”的道理。观察周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思考“为什么同学们都愿意与他合作?”“他是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等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出这些同学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他们是否能做到“将心比心”?他们是否善于理解和宽容别人?在此基础上再去比较自己和这些同学的差距,就能够明白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也为自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现实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学着换个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避

4、免因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痛苦,真正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疑难突破 为什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剖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5、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换位思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理解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其真实的含义,然后再认真思考这样做的重要意义,并借助中国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帮助自己理解与人为善的这一要求。问题探究 问题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

6、内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除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忌妒,趁夜越过边界把梁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亭的瓜秧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做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的瓜地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了。楚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很高兴。仔细观察,发现每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常敬佩,把这件事上报给楚王。楚

7、王听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及酬谢。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邦。梁国与楚国成为友好邻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探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典题精讲 例1下面各情境中同学们的想法和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情境一:小英的自行车坏了,不知该怎么办,小军见后主动上去帮忙。情境二:小强非常喜欢打篮球,一直梦想成为乔丹式的人物,他对不喜欢打篮球的小兵说:“我不想和你成为朋友。”情境三:小明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一会儿大声给同学起绰号,一会儿拿

8、同学的生理特点开玩笑。思路解析:交往合作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认同。一个愿与他人合作的人,应学会理解和宽容,做到与人为善。将心比心,善于理解别人才会被人理解,能够宽容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善于帮助他人,是爱心的体现,从帮助他人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按照以上原则去判断以上同学的行为是否正确,加以简单分析即可。答案:(1)情境一:小军主动上去帮忙的行为是正确的。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的“给予”的活动,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给予比接受更快乐。(2)情境二:小强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小强不能仅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3)情境三:

9、小明的行为是错误的。给同学起绰号,拿同学的生理特点开玩笑,这不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给同学造成了伤害。黑色陷阱:在做分析题时,不要离开教材中所学的道理,不能简单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作答,那样所组织的答案会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变式训练 下面各情境中同学们的想法和行为中不符合与人为善要求的有()A.小英的自行车坏了,不知该怎么办,小军见后主动上去帮忙B.小强非常喜欢打篮球,一直梦想成为乔丹式的人物,他对不喜欢打篮球的小兵说:“我不想和你成为朋友。”C.小明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一会儿大声给同学起绰号,一会儿拿同学的生理特点开玩笑D.小林的白衬衣被小民不小心弄脏了,小林在上体育课时故意把

10、篮球蹭在小民的新运动服上答案:BCD例2小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的集体宿舍后,小乔得到同学的许多“关照”,却对别人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她。 (1)同学们疏远小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想得到别人的关照,应该如何对待他人?思路解析:本题通过中学生小乔在待人接物上的表现,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而应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答案:(1)因为小乔只顾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不懂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2)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11、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绿色通道:认真阅读所给材料,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变式训练 例2中,小乔被同学们疏远的原因是()A.只顾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 B.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C.看不起其他同学D.缺乏生活技能答案:AB例3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强加于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思路解析:此题目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化认识。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能强加于人,而自己喜欢的事是否就可以强加于人呢?很多人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认真思考这个命题就会有所悟,对我们处理好与

12、人交往的问题是大有益处的。答案:上述观点不正确。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不一定喜欢,如果强加于人,就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这是一种对人不平等、不尊重、不友善的态度。同样的道理,自己喜欢的事别人也不一定喜欢,同样不能强加于人。绿色通道:对于这种辨析题,要辨别其正误,就要用我们学过的原理对观点进行分析,确定观点的对与错,然后说明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变式训练 论语中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有过好的经验和教训吗?说出来让大家借鉴一下。答案提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可能有过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于人的经历,也可能有过自己不愿做的事儿就不再勉强别人的经验。自己这样做分别得到了什么结果,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写出来,也许对大家有借鉴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