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好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从《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英译.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50KB
约5页
文档ID:206104748
用好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从《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英译._第1页
1/5

用好“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促 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一一从《功 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英译得到的启示马秀平摘要:中华文化要想更好的“走出去”,影视作品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有效翻译策 略指导下,那些集中了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影视作品可以得到应有的市场开发和 价值实现,产牛有效的国际影响力《功夫熊猫》以英语语言展现出源远流长的 中国传统艺术,其上映获得的巨大成功意味着美国公众对于屯影中中国元素表 达方式的欣然接受该文分析了电影中对中国文化的表达,以此为指导反观汉译 英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策略:即“归化”与“异化”有机结合的策略关键词:文化“走出去”;《功夫熊猫》;“归化”;“异化”;作者简介:马秀平(1982—),女,河北唐山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 英美文学、二语习得等收稿日期:2017-06-12基金: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中文影视 作品翻译策略研究一一从〈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英译得到的启示(课题编 号:201704050201青年课题)Received: 2017-06-121文化“走出去”的意义与中文影视作品的关系在过去,西方人对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中国人要么是面黄肌瘦的 洗衣店或者中餐馆老板,要么是狡猾奸诈的恶徒等。

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有所改变,《功夫熊猫》中的阿宝身体强壮并集好武艺 于一身便能说明这一点但是目前中国在外交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即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一论调的兴起便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对 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以及对中国民族性格的不了解影视作品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能快速地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 人了解中国所以,中华文化要想更好的“走出去”,影视作品是一个重要的载 体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影视剧比如《还珠格格》、《甄媳传》等已经被翻译成各种版 本并且在促进文化“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而这一 “走出去” 的过程中,翻译功不可没这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影视作品能否和 好莱坞电影一样取得成功,承担起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上掀起中国文化 热浪潮的重任,主要取决于台词,尤其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台词的翻译是否 成功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有效翻 译策略的指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够让国外的观众理解、接受甚至 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呢?在翻译策略方面,有两种重要的倾向,即“归化”和“异化” O “归化与异化可 看作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文化及原作者的逍词用字;归 化’则与之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 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在当今世界,哪-•种方法才能有助于对外宣传我们 优秀的传统文化呢?2《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对中国元素的英文表达及对翻译策略的启示《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系列电影,其中充满了对中国元素的英文表 达,比如中国特色人或事物的名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

而且从电影的接受程 度來看,这些表达也得到了西方观众的认可,所以这部电影的台词中对中国文 化的英文表达是一个非常好的研允语料电影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很多都是直接引用中文的音译,比 如:“功夫”的表达为Kungfu而没有用martial arts, “豆腐”的表达为toufu 而没有用 bean curd, Master Oogway 取代T Master Tortoise,而"气功”和“麻将”的表达分别是Qigong和Ifejiemg,并没有试图用英语的表达来替换, 其至连人的称谓“太郎”的表达就是Tai lung,等,这些表达就是将中国文化“异化”翻译成了冃的语,从电影的接受程度来看,冃前美国观众对此也是能 够接受的但在多年以前,这种直接采用汉语音译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如“太 极” Taichi这个词目前已为英语国家人认同、了解,在英语中已经不需要过多 的解释,但在中国刚刚对外开放的时候,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其了解,他 们眼中的中国充满了神秘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拍 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其中对于太极拳的描述由意大利语翻译成英语是这样 的"In the morning light, under the Tatar wall, we notice these people, who do not like ordinary workers.(这中间是对打太极拳人们的拍摄)This is a kind of physical exercise, but also a dance and a ceremony. It disciplines the body and strengthens the spirit. They move very rhythmically, as if fol lowing music that no one else can hear. 这是当时西方人眼中的太极拳, 因为大部分人对太极以及中国文化不甚了解,所以采用的是“归化”翻译的方 法。

西方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比如在中西方文 化中“龙” dragon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意向,在西方dragon是一种可怕的怪兽, 让人会产生不好的联想,象征着“邪恶与贪婪”;而在中国,“龙”象征着权 力、伟大与高贵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屯影中的武功秘籍就叫作Dragon Scroll “龙图”和Dragon Warrior “神龙大侠”,所以冃前西方人已经了解中 国文化中“龙”的含义,在这种背景下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功夫熊猫》中还有一个表达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师傅” 一词,对 应的有两种英文表达,一种是master,另一种是汉语咅译shifu:前者是“归 化”的传达了 “师傅”的意思,但是又不完全等同于汉语的“师傅”因为西方 是一个契约精神的社会,master与学徒之间的关系只是给予技艺学习方面的指 导;后者是“异化”,我们汉语中的“师傅”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族观念密不 可分,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之长以至于“大家庭(extended fandly) ”的观 念深入人心,而“师傅”同样也被视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因为我们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点,shifu有一种亲情的感觉在里面。

电影采用这 两种表达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中国的观众看到美国制造的电影里面出现了 shifu这样的词语会倍感亲切,但同时另一方面这个电影也是面向西方观众的, shifu这一表达也会随着电影的深入人心而逐渐广为流传这种是“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3采用正确翻译策略,加速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所以中文影视作品对外翻译采用的策略应该根据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做 出正确的判断,对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词尽量的采用“异化”的方法,加深观 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同时对于那些观众稍觉陌生,但中国特色浓厚的表达, 也可以采用“异化”并标注的方式,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对于完全陌生 的文化便不能完全“异化”的翻译,以免观众因为“不知情”而产生反感,适 得其反《功夫熊猫》虽然是美国人制造的中国元素的电影,“有媒体称,《功夫熊猫》 的导演马克•奥斯本用了 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约翰•史蒂芬森则称他们准 备了 15年之久”,可见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着实用心,这也是电影上映之后 既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中国观众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他们对中国 文化的深入研究,电影中除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外,也充满了中国哲学 的理念,并H这些哲学理念的表达方式也能被西方人所接受。

比如电影中有如下 对白:Master Shifu:Behold the scroll. Read it, Po, and fulfill your destiny.Po:Ok, here goes. It is blank.Master Shifu:What?!Blank就是“空”,这是电影中所谓的神龙秘籍Dragon Scroll的内容,其实就 是无字文blank,令熊猫阿宝终于领悟到武学的至高境界,但电影有怕观众不 理解,于是有了以下对话:Po s father: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believe it is special.Hearing that, Po looks at the Dragon Scroll again and sees himself. Then Po says: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Tai Lung (opens the Dragon Scroll) :It is nothing・Po:It s OK. I didn, t get it the first time, either・.・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Tt s just you.电影中除了 blank来表达“空”,还用了 no secret ingredient, nothing等语 言做了详细的解释。

这就是中国式智慧,无就是有,有就是无,这种中国 禅宗思想,被导演阐述得淋漓尽致就是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以及语言表达中, 让外国观众感受以及理解到了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归化”式的翻 译,与之前意大利导演拍摄《中国》中太极的片段如出一辙但随着这种努力的 增多,外国观众会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而且将来也有可能谈起中国的“空”, 就会直接演变成Kong,到那个时候,西方乃至卅:界对中国的理解乂会比当今更 加深入一层这个过程中需要翻译人员在做翻译工作时大量的努力一方面要努力用“异化” 加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出去,但同时还要对观众的认知程度有所了解和把握;另一 方而“归化”在某些方而刚开始向外引介的时候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译 者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对两者加以权衡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策略,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且加快这个脚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 逐渐传播至西方乃至全世界参考文献[1] 黄连兵•从文化传递角度分析影视作品台词翻译策略[J]・学园,2013 (21) : 50-51.[2] 胡菊花.从中国文化的“走出去”看翻译策略的调整一一兼评《围城》的英译 本[J]•咸宁学院学报,2007 (1) :87-90.[3] 陈岚•中国文化在外国影片中的传播与翻译策略研究[J]•电影评介,2008 (24) : 10-12.[4] 周苏萍•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J]•咸宁学院学报,2008 (27) : 69-7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