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观察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701524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观察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六章 观察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六章 观察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六章 观察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六章 观察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观察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观察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观察法关于社会现象收集原始资料的方法,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问。另一类是“看”。前 面,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我们己经知道如何通过“问”来收集资料。但通过“问”来收集 资料,无论如何没有通过“看”得到的资料那么直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讲:“眼见为 实,耳听为虚。” “看”是调查者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接触和体验来收集资料,最为直接。 所以这一章我们来学习观察法。6.1观察法的特点与类型一、科学观察观察,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日常生活的观察;二是科学的观察。所谓 科学观察,是研究者凭借视觉及其延伸,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观察对象,以期获 得科学事实的一种认识方法。这种方法要

2、求研究者使用眼暗注视特定的客观现象与环境因 素,以及通过感官(如听觉)及拍照、摄像、录音等视觉或感官的延长手段,获取周围的信 息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科学观察必须遵循如下一些基本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 性原则;3、典型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观察条件和观察的随机性。观察的原本意义是“看”,但是科学研究不可能只局限于亲眼所见,所以突破了目力所 限,如今人们对科学观察的理解实际上是广义的,同时在科学观察之范畴中也就有了感官观 察和仪器观察之分。二、观察法的分类以观察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首先分为两种: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指在自然 发生的条件下观察研究对象。所谓“自然发生的条件”,是

3、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 预、不影响其常态。既然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考察研究对象,所以自然观察往往也就意味 着实地观察。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的不同之处在于,要对观察的情境与条件作严密的人为 控制,然后就研究对象观察其结果。实验观察适用于可重夏进行、多次再现的被研究对象, 由于加入了人为的控制,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往往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在科学史上,从自然观察到实验观察,曾是人类社会迈入科学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此自然科学才有了加速度的发展。但是社会活动是由人参与的,这就造成了社会现象研究 和自然现象研究的很大的差别。如韦伯所言,社会现象既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结果,也是一 种特殊的非重复的历

4、史现象。所以对社会研究,观察法虽然同样重要,但日然观察的适用性 远比实验观察来得高。所以在社会调查中,我们重点要在自然观察的意义上去理解观察法。日常观察(实地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科学观察实验观察一非参与观察厂无饴构观察 参与观察(田野调查)有饴构观察三、社会调查中的观察观察法是所有科学研究方法的始祖。但是,在社会研究中运用观察法和在自然科学研究 中运用观察法相比较,有很大不同。首先,在社会调查的观察中,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 因而,观察者的存在、观察过程的进展,都将影响被观察者的态度与行为,从而影响观察结 果。其次,因为观察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所以社会调查中的观察一般指实地观察, 它特别强

5、调要让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而在社会调查中,运用观察法和运用问卷法、访谈法也有很大不同。其根木区别在于直 接性,即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客观事物直接接触,没有中介。观察收集到的资料才是真正意义 上的第一手资料。这样一来,在社会调杏中观察法也意味着现场法就不难理解了。观察在时间上一般是了 解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及现象,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在社会调杏中,运用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1)由于使用这种方法的调查者与他研究的 对象处于同一情景之中,而且收集资料的活动与调杏对象的运动是同步的,所以能比问卷法、 访谈法得到更直接的原始资料。(2)这种方法收集到的资料生动具体。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 的,仅靠语言

6、、文字很难把它们生动、具体地描述出来。在社会调查中,运用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1)对于收集调杏对象主观原因上的资料,不如 问卷法和访谈法;(2)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可能对观察对象的行为产生影 响,从而影响观察结果;(3)人的观察能力、经验以及心理等,将影响观察结果;(4)时空 条件限制会影响观察结果。6.2参与观察与实地研究对于观察法的运用,在社会调查中并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行,而是对自然观察尤其对 参与观察情有独钟。而参与观察配以无结构访谈又引出了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这个大标 题。实地研究逻辑是: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的进入到现象发生的场

7、景中,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观察(或亲听),从中形成一些暂时性结论,从这些结论中, 研究者又发现哪些应当做进一步的观察,而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又导致结论的修正。在对反复 观察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与归纳后,形成一般性结论,最后产生理论。一、观察者的现场角色在社会研究的观察调查中,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都是人,因而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 活动,对观察结果影响颇大。观察者以取得必要的观察资料为目的,按照与观察对象的不同 关系(也就是融入社会背景的程度),可以充当下面四种现场角色:完全参与者、名义参与 者、交往非参与者、完全非参与者。应该指出,实地研究是以参与观察为轴、其他方法配合的多边研究。比如观其行当然少 不了

8、考虑要听其言,这一章不赘述深度访谈是因为上一章刚刚讲过。还有个案调查、典型调 查等本书稍后也将交代。与此同时,在实地研究中观察者究竟应该采取何种角色也无固定答 案。以“局内人”或者以“局外人”身份从事调查,各有其优势,完全没有必要断言某一种 作法是唯一合适的。实际上,随着研究过程的进展,研究者也许会采用所有可能的方式。二、对实地研究的评价首先,实地研究本质上是一神观察法,故又可以称为实地观察。其次,对实地研究来说, 最重要的又是参与观察。第三,实地研究的优点还在于灵活、有弹性,可随时随地进行。 实地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无论扮演哪神田野角色,只要是参与观察,客观性都会受到 影响。 缺乏控制,易受

9、无关变量的干扰。 适宜定性研究而不适合定量研究。观察对 象有限,特别在同一时期内观察对象不多,不适用于大面积研究。虽然人人可为,但研 究质量却高度依赖于观察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三、实地研究的适用实地研究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研究,最初为社会人类学家采用,又称 实地调查或田野工作。这种研究法使得文化人类学家可以既作为参与者又作为观察者 深入到一种文化的内部去观察这种文化和使用这种文化,可以使人类学家把目光集中 在对其文化有意义的行为模式上,注意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在社会研究中,以抽样调查为轴的各种调查方法都是为了获得适于定量(统计性)分析 的资料,例如通过问卷调杳所获资料来计算外来务

10、工人员的平均年龄、平均收入等,同时得 出了对现象的通则式解释。实地研究则主要用于获得定性资料,即那些本身并不容易被化约 为数字的观察。例如一个实地研究者无法将一个村干部的家长式作风用数字化的程度或等级 来表达。实地研究的长处是能够细腻、透彻地描述角色之间的关系、人际之间的交往与行为 事件所传逆的意义和信息。当变量不能较好地概括或代表我们欲研究的对象、而文字与图片 却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就可选择实地研究了。四、扎根理论实地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资料收集、也是典型的理论生成活 动。木书在第一章中所讨论的基木社会研究路线之“右循环”,这种归纳取向在实地研究中 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11、扎根理论是葛拉瑟和斯特劳斯1967年创造的一个名词,为得是强调实地研究建构理论 时的“扎根性”,即在原始资料基础上发展理论。依托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 其建构程序是: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无疑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它的主要特点并不在于它的经验性,而在于它能从 经验事实抽象出新概念和新思想。但是,扎根理论是一种“事后解释”,即它是在收集到事 实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解释,尽管这种解释与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但它不是唯一的,从同一 事实或同一个经验概括中可以“跳跃”出不同的理论解释。扎根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无法在 各种可能的理

12、论解释中判断或检验其其实程度。而使用个案式解释模式而非通则式解释模 式,更是这种理论颇受质疑之处。五、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实地研究固然以参与观察为最主要的观察方式,同时也必定是与个案调杏联系在一起 的,乃至于实地研究也可定义为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杏的合称。因为实地研究从研究方式和资 料收集方法上看,参与观察是其突出特点;而从研究背景和对象范围上看,个案调查则是其 突出特点。对扎根理论可靠性的质疑,归根到底是由于实地研究基于个案调查而非抽样调杏。换言 之,实地研究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挖掘个案调查所具有的概括性意义。个案式解释模式在 理论形成上信度的确时常受到质疑。要真正排解质疑,我们还有必要把目光投向

13、典型调杏。应该指出,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 并不互斥。如果研究者选择了对整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案加以研究,可以称为个案调查,也 可以称为典型调杳。亳无疑问,社会研究重在认识整体,因此纯个案调杳在社会调杳中是不 多见的。个案调查在社会研究中一般都是以与典型调查融合的方式出现的。在这种意义上去理解个案调查,我们要有四点基木认识:第一,由于社会中的“人”都 是“社会人”,而非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体”,社会中的“街道”、“村庄”等也都是社会的缩 影,而非孤立的“单位”,所以哪怕社会调查的对象是个案,“点”对“面”还是有一定反映 的。第二,如果个案调查同时依赖于个案要具有同事物的代表性,那么通过详尽分析能够得

14、出普遍性的东西并适用于同类的其他个案。第三,只要观察的“点”多起来,整体也就会逐 渐清晰起来。何况个案调查作为最传统的调查方式,对实施条件要求最低,几乎人人可为。 所以在社会研究中,个案调查始终会不乏生命力。第四,个案调查的长处毕竟是见“树”, 因此它与擅长见“林”的统计调查(如抽样调查)相比较,在认识整体方面还是打了不少折 扣。所以个案调杳无论怎样与典型调查相融含,在认识整体方面也不可能取代统计调查。6.3实地研究的实施实地研究的实施与其他社会调查法的实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研究之前无论计划 与筹备多么精心,都无须严格执行。事实上,实地研究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有弹性。因此在 具体实施时,研

15、究策略与过程改动的余地都很大。事实上,进行实地研究的工作者在研究开 始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设想或计划,并且随时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者改动。 因为这个原因,实地研究不像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明显的步骤顺序, 我们至多能给出实地研究的儿个大致阶段:选择研究背景;进入现场; 建立信任 关系; 做好实地观察和田野笔记; 退出研究现场。6.4神秘顾客暗访调查就社会调查方法而言,与问询法、实验法等不同,在观察法这个标题下,我们看到了一 把“分类令”,即林林总总的搭配。关于观察法的分类,我们已经讨论了自然观察和实验观 察、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16、。如果要悉数全知, 我们不得不还要讨论隐蔽观察和非隐蔽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随机观察和系统观察、 抽样观察和跟踪观察等等。这样就出现了太多的排列组合,如无结构El然观察、间接参与观 察、跟踪非参与观察等等。因此,就观察法的具体实施而言,我们不可能对每一种类型都给 予详细交代,而只能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加以讨论。如就实地研究,我们前两节已经重点讨 论了参与观察的运用。这一节我们通过神秘顾客暗访调查,再来领会领会隐蔽观察的运用。一、隐蔽观察隐蔽观察和非隐蔽观察是从观察者的身份公开还是不公开的角度来对观察法加以分类 的。在隐蔽观察中,被观察者没有意识到日己正处在被观察的状态,故其行为能够保持真实、 日然。非隐蔽观察则是研究者向被调查者公开日己的身份和意图,让被观察者知道“他人在 场”,自己正在被观察。但这样一来,被观察者就会感到别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