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65975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杨信录摘要:借助教育信息化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 究与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信息化应用的落脚点,信息技术只有深入课 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关键词:传递信息激发兴趣贴近生活形象直观 化静为动 美妙艺术事半功倍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与所提供的 反馈信息的形式与数量等,而且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 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我在执教“相遇问题” 一课时,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利用多媒 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仲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 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 3分钟就有了 3段这样的小线段,他们的总长度就是路程和。又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_时,先出示题的

3、内容:笼子里有若干鸡和兔。从上面数8个头,从下 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儿只?学生在观察猜想后,教师引出用假设法,假设笼里全是鸡或者全是兔子 时,用假设的总脚数和实际总脚数的差除以每只鸿兔相差的脚数,就求出鸡或兔的只数。用多媒体课件展 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容易理解。接下来,我又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古人解决“牌兔同笼“的问题抬腿法。让鸡抬起一只脚, 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总脚数的一半13只脚。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 子,则脚的总数比头的总数多1 .这时脚的总数(总脚数的一半)与头的总数之差,就是兔子只数。我一边 演示一边讲解,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个

4、难以讲清难以理解的知识。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山于多媒体形 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以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容讲,提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 多言语,只须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 面前。二、强化数学的“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顺利,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束手 无策了。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教学时过分的把知识“纯粹”化了,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

5、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使学 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力量。既能用数学的生活价值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 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到数学。数学产生于实践,数学的最终目的也用数学的生活价值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环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 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学到数学

6、。数学产生于实践,数学的最终目的也要为实践 服务要为实践服务。力求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 “退”与“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 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和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因此数学 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架 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数学与生活便捷地接轨。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含 义,在学生探究得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后,我利

7、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纸盒、鱼缸、 火柴盒等,演示他们的表面积展开图,让学生灵活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简单的求一个纸 盒的表面积(六个面)入手,进而得出了鱼缸的表面积(五个面),包括灯管的纸盒的面积和火柴盒的面 积(四个面),甚至有的学生又得出了求一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一个面)等。当他们面对这些生动有趣 的实际问题时,不仅能清楚的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 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进行分类与整理的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图形或物品按形状、颜色、种类逐一进行分类, 直观新颖,易于学生掌握。然后,又播放水果超

8、市分类摆放各种水果的新鲜画面,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也加深了对分类与整理的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使抽象难憧的数学知识变成学生看得见、摸 得着、听得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丈正理解数学知识,也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深切 感受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多么重要。三、化抽象为直观,领略“数学美”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成显示 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 助他们理解知识。小学生山于手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一些数学概念,无

9、法通过文字有效地理解,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措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时、分、秒”时,制作了这样的课件: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得很清楚, 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 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地认识。枯燥的练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喜欢的儿童读物创设情境,也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 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选择了西游记一这一孩子们疫不释手的读物,来作为创设情境的素材。 孙悟空是孩子们最崇拜的“明星”,他的“火眼金睛”、“

10、七十二变”和“如意金箍棒”,是孩子们梦寐 以求的神奇宝物。针对孩子们的这些心理特点,我巧妙地在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单兀中引入了 孙悟空,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段,把孙悟空的这些本领与数学技能巧妙联系,延伸到数学领域,满足 了孩子们的强烈好奇心。如在“真假分数”这一课中,引入“火眼金睹”的孙悟空,使学生在期盼成为“火眼金暗”的孙悟空 的强烈好奇中,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好奇心的驭使,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动力。在进行了新知识的 系统学习之后他们豁然开朗,原来掌握了“真分数都小于1” “假分数都大于1”这些“法宝”后,就练就 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正确识别真假分数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在数学中也能找

11、到它的影子,山整数 与假分数的互化,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这“四变”,扩展到后面学习的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与 分数的互化,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十变”,与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本领相结合,使学生在西游记 这一故事情境中,解决数学的能力逐步提高。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因为可大可小,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打败许多妖魔鬼怪。在学习“分数 的基本性质”这一单元时,播放孙悟空的法宝一“如意金箍棒”,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分数的基本 性质,可以约分和通分,可以计算分数的加减法,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变大或变小,根据我们自 己做题的需要,随时变化,而到了最后的结果,就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把它变小(最简分数

12、)收藏起来。在 分数加减中,只要运用好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根“如意金箍棒”,就没有做不出只的题。学生在掌握了分数 的基本性质后,深切感悟到这一性质的确可称之为本单元的“如意金箍棒”。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孩子们的 好奇心和好胜心,更主要的是让孩子领略了数学的魅力。学生在学完这一单元后兴奋地说“说不定吴承恩 就是根据数学采编出了令人这么好看的西游记呢!”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之美。四、化静为动,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这样 不仅可以

13、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旦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 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我们学校门口 到华兴超市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时比较比的。接着出 示学校的操场图,操场一周200米,思考并想象:绕操场几周是1000米,并想象一下1000米有多长。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 清道不明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带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加 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有了信息技术这一平台的支撑,使原本让学生感到抽象,甚至有些鼓噪的数学概念、法则、定义等变 得生动具体、易于接受。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手段,我坚信, 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