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33543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内容摘要:从小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让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者的思维进行对话,让 学生更好地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注重学知识,更 要学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小学生不仅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而且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省 课改课题实验: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与途径,这一实验旨在要求学生不 仅要“学会知识”而旦更要“学会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于编者的思维进行对话。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几 年的实验,学生的自学能力潜移默

2、化地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 的数学交流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获得 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我要读”。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读什么,怎么读。实验初期,学生对阅读教材有一定的困难,我采用“扶”着学生读为主 的阅读方式,必要时也“放”手。怎么“扶”呢?我亲自示范着读,边读边指导 学生,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思考,领着他们分析复习题与新课之间的联系,新课中 几个例题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编者的意图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我都引着学生细 细品味,慢慢体会。例如:教学计算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例1: 604- 3=口,而

3、复习题是这样设计的:、6?3=口,、60里面有()个十。首先。 我让学生分析:在学习例一之前为什么设计这两道题,例一与复习题有什么联 系?然后又让同桌讨论、组内交流、最后告诉老师。杨文涛同学说:“通过做复 习题我想到可以把60看做6个十,例题也就变成了 6个十除以3;也就是2个 十就是20”。我表扬了他,并告诉学生例题与复习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对数 的看法不同,把复杂的数看简单一点,6个十除以3的知识也是6除以3,就相 当于把60根看成6捆,其算理是一样的。以后同学们在阅读教材时,也要用联 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时我随机举几个例子,904-4, 6004-3, 70004-7,很快90% 的学生就

4、很快说出了这三道题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问,如果不是整十、整百数 除以一位数呢?引出例2: 69:3二口,而复习题有这样一道题:69里面有() 个十和()个一,对于例2,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把其中的算法告诉老师。 郭士强同学很快举起手说:“先用6个十除以3,再用9个一除以3,最后把两 个商合并起来” o经过老师这样重锤猛敲,学生此时茅塞顿开,哦,原来知识之 间的联系这样密切。我又告诉学生:你们今后在阅读教材过程中要根据新旧知识 之间的联系来学习新知识,要学会联系而知其来龙去脉,这样对我们今后阅读教 材,理解教材内容是很重要的,以后在教学“120!3”时,王荣耀同学就抓住对 数的观点发生变化这一

5、重要线索,把120看作12个十,很快说出这道题的计算 方法,看来,学生对于把新、旧知识的联系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已经形成了应用 的观点。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计算课有时也适用于应用题的教学。这一阶段,学生要做到对所学知识会联系而知其来龙去脉,最后达到应 用的观点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o二、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会找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概念、法则、公式等,并使他们 明白:这些内容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真理性知识,是我们阅读的重点,而找出其中 的关键字、词,并领会其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刚开始让学生画重点字、词时,他们还不能掂出句子的分量,似乎每一 个字、词都是重点,我常常设计一些带有

6、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 如:教学“商不变规律”一课时,半学生阅读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我让学生找出关键字、词,学生画不出 来,我就出示了: 84=2,那么(8X2) : (4X3)=2,对吗?经过思考,学生 就划出了 “相同的倍数”;那么(8:2) 4- (4X2)二2,对吗?学生接着又划出 了 “同时扩大或缩小” o 乂如:教学概念课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由于 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我问到“哪些字或词语可体现出“四舍法” 多数学生划出了 “尾数最高位”,“不满5”,“舍去”“改0”,钱鑫源 同学还能举出例子说明,这

7、样,同学们通过思考再验证,对于“五入法”划出了“满5”,“改0” “进1”看来学生对于划关键词语已渐渐入门。在阅读“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时,刘瑶同学说:我认为第一,句话 中的“先”和“再”很重要,因为它体现了计算两位数除法商的最高位是如何定 位的思考步骤;杨文涛同学说:我认为第二句话中的“哪” “那”很重要,它的 意思是指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就写在十位上面,除到被除数的个位,商就写在 个位上面;张贝贝同学说:“我觉得第三句话中的“每”很重要,他不仅反映了 最后的余数要比除数小,而旦要求每求一位商,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受此影 响,段成双同学在做应用题“同学们乘坐5辆车去参观,其中3辆车每辆

8、坐48 人,另外两辆车共坐90人,去参观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题一读完,她就告 诉我,这道题中的“每” “共”两个字很重要,这道题知道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就不易出错。哦,他们竟然会抓住重点的字、词解决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言,各 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浓。张洋洋同学的家长反馈回来的意见是:我的孩子对阅读 数学教材已经产生了兴趣,书上重点符号每页都有,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质疑问难在阅读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质疑问难的提问题时.间,老师也可以 在阅读前适当提出一些尝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知道解决什么问题,从而做到 己也会提出问题。例如:教学“212X34”时,学生阅读竖式212

9、 时,我先出 示阅读X 348486367208提纲:1、在计算“212X34”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用34十位上的3乘212个位上2肘,积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3、第二次乘得的积636,表示多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很有目的,也便于在以后的阅读中也会提出问题进 行质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提问题时,要避免问题不要太易或太难, 也不要大而无边。例如:在听二年级一位老师讲“认识钟表”一课时,老师问学 生,同学们,通过看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我看到了:小明、 窗帘等等一些与数学无关的内容,这就是老师所提问题太大了。如果老师能这样 问:同学们,通过看课本主题图,你发现了哪

10、些与时间有关的信息,这样就不可 能出现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再者,鼓励学生提问题,不要求语言完美,要从他 们尚不成熟的语言中捕捉点滴信息,及时给予加工和提炼,让学生逐渐学会有根 有据地想,有条有理的问,逐步学会在一节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提问 题。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问题意识渐渐提高。如在“年、月、日”新 课讲完以后,我问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一问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学生提出一连申的问题。“为什么七月和八月是连着的两个大月?“二月份的夭数为什么与众不同?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什么是31天,而“四、六、 九、十一月”是31天

11、?在阅读了 “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后,一个学生问到“为什么 除数不能为0”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应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或求 助于老师和同学,或借助工具书、课外有关资料来解决。四、如何进行概念课的阅读教学我在进行概念课的阅读时,仍然采用“扶中有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 读一读,动手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来完成。例如:教学“认识周长” 一课: 例1有两幅图,我先让学生认真读图,第一幅图内容是:一位朋友问:阿姨,请 给桌边镶上花边。学生认真读了图以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答不 上来。这时老师就点拨:给桌布镶花边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认识周长有什么关 系?很快同学们纷纷举起

12、了手,许诗涵同学说:“花边的长度其实也就是桌子的 周长”。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体会图下面的这句话:“桌布一周的长度其实也 就是桌子的周长”。用同样的方法我让学生认真阅读第二幅图,体会:树桩面一 周的长度也就是树桩面的周长。对于总结出来的话让学生慢慢体会,并找出其中 的关键字、词进行消化。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放弃书中的任意一个内容,比如图 中还有一个对话框,男孩说:“真可惜”我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对学生 进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而例2是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说一说,联系现实生活 深化对周长的认识,我让学生离开自己的位置摸一摸,说一说。李尔豪同学说:“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 杨俊同学说:“文具盒封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文具盒的周长。” 李一心同学说:“鞋底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鞋底的周长。”他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浓。而例3则是对周长概念的总结:我 让4人小组一起,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相互讨论,猜测,最后和书上X寸照进 行验证,得出结论: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总的来说,概念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来完成。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学生基本上能找出书中关于教学概念和公式,法则中的 关键词语,进而会联系知其来龙去脉,形成应用的观点。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 习惯和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在课外阅读其它书,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各门学科 主动、全面、持续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