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复试大纲复试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基础理论适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察学生应达到工科院校本科电子信息类《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电路》课程 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对所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熟练掌握并具有正确计算、应用能 力二、考试内容及比例本考试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电路”三部分内容其中”信号与系统” 和”通信原理”二者选一,但必须与初试科目不同,”数字电路”为必选科目第一部分:信号与系统部分(约占50%)(一) 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5〜10%)1、 信号及其描述方法2、 信号的运算3、 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二)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5〜10%)1、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3、 卷积及其性质(三)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5〜20%)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及其频谱2、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3、 抽样信号、抽样定理及其应用4、 周期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5、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6、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7、 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四)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10~15%)1、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运算2、 离散卷积3、 Z变换及其性质,逆Z变换4、 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五) 系统函数(5-10%)1、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与响应的关系2、 系统的稳定性3、 系统的框图、信号流图表示及系统模拟第二部分:通信原理部分(约占50%)(一) 通信的基本概念:定义、系统模型、性能分析、信道特性、信道容量公式。
5%(二) 模拟通信系统: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产生和解调方法,带宽和功率的计算,噪声性能分析频分复用 5%(三) 信源编码:抽样定理、PCM和AM的编译码原理、时分复用 10%(四)数字信号的传输原理: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无码间串扰、奈奎斯特准则、眼图和均 衡;载波传输的二进制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产生和解调方法、15%5%各种数字调制的带宽计算;了解现代数字调制技术五)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六)信道编码:差错控制技术,几种常用的检错码,线性分组码,循环码 10% 第三部分:数字电路部分(约占50%)(一) 数制(十进、二进、十六进等)、码制(反码、补码、BCD码、格雷码等)的变换,逻辑代数基本定理、定律,卡诺图的应用,逻辑函数的化简及变换、等式证明; 10%(二) TTL、CMOS集成门、触发器的原理、功能、输入/输出特性及使用,施密特电路、单稳态电路、振荡电路的原理、参数计算及应用; 10%(三)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扩展、应用; 10%(四)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器件(计数器较多)的功能、应用,序列 码发生器的分析和设计;15%(五) 各种存储器的原理、功能、扩展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单应用。
5%注:以上比例仅供参考;数字电路试题及答题一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GB/T4728.12-1996《电 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12部分:二进制逻辑元件》所规定的符号三、试卷题型及比例(1) 选择、填空题: 10%(2) 解析题 15%(3) 分析题 30%(4) 设计题 40%(5) 其他 5%注:以上比例仅供参考,综合题型是不同部分内容或不同题型的混合,在试卷中会经常出现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