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范文

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文档编号:205204730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网权威发布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更多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一年级网。第22课 陋室铭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字梦得。他政治上主张革新,曾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王叔文革新失败后,他屡遭放贬。本文就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的时候写的。后经人推荐,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著有刘宾客集,也称刘梦得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背诵默写1本文紧扣“陋室不陋”立意。开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隐喻陋室

2、具有“名”“灵”的性质。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惟吾德馨。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3结尾点题句是:何陋之有?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骈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表现陋室主人生活雅致的句子是:调素琴,阅金经。7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作者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三

3、国时蜀国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一个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11文中实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注意字词读音 馨 苔痕 鸿儒 案牍 诸葛 西蜀 四、古今异义1谈笑有鸿儒 古义:大,渊博。 今义:大雁2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五、一词多义1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助词,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2则:有仙则名(则:就,那么)至则无可用(则:却,但是)六、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著名。 名词做动词。)2水不在深,有龙

4、则灵。 (灵:显灵,有灵验。 形容词做动词。)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方位名词做动词)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扰乱;劳:使劳累。使动用法。)七、特殊句式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判断句,是,动词,表判断。与现代汉语中判断“是”相同。)译: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它简陋了。)2何陋之有?(倒装,宾语前置,正确应为“有何陋?”)译:有什么简陋的呢?八、重点问题1本文立意有何特点? 题目虽为“陋室铭”,但作者要表现的是“陋室不陋”,这是反向立意。 2紧扣“惟吾德馨”,作者是怎样表现“陋室不陋”的? 从三个方面来表现: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苔

5、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渲染了恬静的气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人物。这里作者也是用自己所交往的人物来衬托自己的德才兼备,高雅脱俗。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日常生活。 3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隐含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表明虽然自己身居陋室,也要做一个像他们那样德才兼备的人。 4本文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表明“陋室不陋”,意在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5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除主旨句与末句外,全篇其余的都是骈句。(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做骈句。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或相近的字。本文的韵脚为;名、灵、青、丁、经、形、亭,所押的韵是ing。) 好处是:骈句对偶让文章具有音乐美,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也便于吟诵和记忆。 九、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