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94366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定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文章摘要:优化数学教学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化为日常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从优化导入内容、优化导入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三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关键字:优化 数学 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把抽象枯燥的 数学内容,转化为日常的生活现象,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 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

2、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 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优化数学教学。一、优化导入内容“导入”是一节课中的新授服务的部分,它在一节课中所占 的时间关注,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精心选择“导入”的内容, 优化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以使学生在不 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获取新知,可以使新旧知识前后贯通,可以减 少小学生学习新知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提高自学 的能力,还可以发展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因此要上 好数学课就要优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导入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还

3、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因此内容的选择要根据以下几个 原则:1、紧凑性。导入的内容受时间的限制,要紧凑短巧,同时 所选内容要和新授内容紧密相关,能为学习新知识开拓思路或为 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或者能减小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如教授“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抓住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特 征,从已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导入,不仅紧凑和谐而且便于学生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求面积公式思路,迁移自然。这样把大部分时 间用于学生的巩固训练,深化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 质量。2、简易性。导入的内容要简易,所举例要求浅显易懂,贴 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便于让学生把注意力和精力集到理解数理上 来,借以突破理

4、解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如在新授“乘法的分配律” 时间,可以从乘法的意义出发开拓学生理解的思路,如6个男同 学、4个女同学一齐分一堆苹果,平均每人分5个,这堆苹果一 共几个?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解,得到式表示6个5加上4 千5 一共是多少。即男生分的+女生分的=一共的=6个5加4个5, 一共几个5? (10个5);式:括号中表示什么?(分给10个 人)平均每个人几个;一共是几个5? (10个5)这样得到 式=式,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3、熟知性。即所选“导入”的内容要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 识。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早就相识的感觉感到新题不新,难题不 难。4、情趣性。指“导入”的内容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和

5、 娱乐性。如一年级讲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可以选一些小动物、糖 果、玩具等,先让其分给两个同学或分成两类,然后比较谁多? 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开始数字要小,让他们一看就能说 出结果,目的只是引起兴趣,理解意义和关系,感知方法,理顺 思路,然后引导思考,从中得出解题方法,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 心境下学习新知识就不难了。二、优化导入的方法。1、操作式导入。通过师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 现问题找出规律。如将分数的意义时,由于意义中的单位1” 不易理解,其中的“平均分”也容易被忽视,所以在导入时先让 学生将一张大纸分成2份、4份,一次那其中的一份,让其说出 是原来大纸的几分之几,然后拿两份,三

6、份.。第二次再让其 拿出另一张大纸任意撕一角,问撕下的是大纸的几分之几?再让 蹙额生去思考为什么不能确定撕下的是几分之几?第三次操作, 那先分下的一张小指再平均分成三份或若干份,再说其中的一份 或几份是说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感知单位“1”,可何 小。第四次操作,将全班学生做单位“T俩分,一个人事全班的几分之几?如果人数能平均分的海可以平均分成几组使其感知单位“1”可多可少。通过操作在学习分数意义就不难了。2、情境式导入。创设情境,形成氛围,不仅能祈祷引人入 胜的作用,还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如: 讲故事、小游戏、小表演等。3、尝试式导入。尝试式导入就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运

7、用旧 知去感知新知,探索新知,并从中发现他们的联系,发现新的规 律,即使碰到障碍,困难,也能使其知道难点所在。当学生发现 了一点规律时那兴奋的心境和自信心理以及进一步探求新知的 欲望更是老师讲授新知激起可贵的心理基础,而且这对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也是有好处的。4、过渡式导入。这是老师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在讲 新知识的时先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设计 一些小题目过渡到新知上来。如在将授“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先复习已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再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运 用型训练,然后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容易被学生接受了。5、自 学是导入。即让学生预习自学,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自学的结果进

8、 入新课的学习。6、渗透式导入。即在将要讲授新课前渗透有关 新课的知识。如教“时、分、秒”时,提前一周在教室里挂上时 钟,每上下课都要让学生看看是什么时间,经过了多少时间,这 样学习新知就不难了。三、优化教学过程。1、加强直观教学,发挥学生动作思维作用。长期以来,幼 儿园教育基调是“乐学”,注重以“玩”来认识客观世界,而传 统一年级教学基调是“老师要多讲、学生听、练”,难以把学生 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而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学习,符合儿童爱动、好奇特点。在老师引导下边操作、边观察、 边思考,以动手操作促进智力活动展开,能创造“玩中学、学中 玩”的热烈气氛。如教5的组成,教师让学生

9、把5根小棒任分成 二堆,然后边观察、边找规律得出。A A A A1 42 33 24 1从而记住5的组成,为学习得数是5的加法及5减几的减法做好铺垫。又如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口算基本方法是“凑+法:“凑+法”的思维过程分三步:一凑、二拆、三拼,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稍有难度。一方面教材进行了调整,将原来按得数相 同的编排方式改为9+( )、8+()将凑十相同的编在一起。 老师要引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让学 生进行探讨性的操作,谁能移动小棒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由 于学生有熟练数的组成的基础,很快得出十的操作过程,从而得 出。1 110的计算方法。再通过8+3等教学,最后归纳

10、出20以内进位 加法的计算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凑整十、加剩余。这样从直 观到表象再抽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2、创设情景,培养猜想的意识。猜想是指带有猜测性的想 象,属于合理推理的范畴。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的基础 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人的思维在探索规律, 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历史上许多重要的 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猜想而得到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就是一例。情境教学,是指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创设问题的 情境。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全面参 与,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和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从而激 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

11、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进行大胆地猜想。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内容之前,老师可以先布置 一道动手题,每人任意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将结果分别记下 来。上课时,“考一考”老师,随便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 师准能猜到他没说的那个角是几度,学生当然不信,我自己量的 角,老师又没看见,怎么会知道呢?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们 的三角形一角是60,另一个角是30“那第三个角一定是 90%话音未落,老师已随口答出,猜对了!学生们沸腾了,七 八个人都没有“考倒”老师。在讲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是,可以出示95/9口口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猜想,它的商是几位数?同学们通过积极开动脑筋,认真地思考,提出: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时,商是 三位数;当百位上的数小于5时,商是二位数。所以说,商可以 是二位数,也可以是三位数。可见,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 以培养学生猜想的意识。在教学中,根据所讨论的数学问题,抓 住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真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