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被”字句与韩语被动句的比较研究与教学对策摘 要:被动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韩语中也有被动句, 虽然与汉语存在着共性,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成为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 难点在教学中,常常通过被动句在中韩两种语言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为 立足点让学生产生学习优势,再通过对比分析被动句在中韩两种语言之中 的表现形式、语义等方面的差异性,来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走出语言 学习的误区关键词:汉语 韩语 被动句 研究 教学 对策一些以■为单位的动词的具体形式是名词+■的形式构成的,将其改 装成被动句,其形式是名词置前,“■"、"■气等结构放在其后, 构成被动含义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的含义,表明主语“遭受” 了什么 这与汉语中的“遭受”被动句十分相似部分他动词受到音韵限制不能和被动连接词相连部分动词如 等也可以与之相连接构成被动意义一、被动句在中韩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一)汉语被动句现代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标志被动句,另一种是 意义被动句标志性被动句中会运用到大量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动词, 这类介词有被、让、叫、给、为等,而这类动词有挨、受、遭等另一种意义被动句中则没有任何标志词,但是从句子表达的意义来讲,是属于被 动句的,其主语是受事方,是动作的执行对象,但在汉语中一般不用“被” 字句来表达被动的含义的。
如“房间刚打扫过"这句话在汉语习惯中是不 加标志词的,主语“房间”是动词“打扫”的执行对象,而不是动作的发 出者,是用主动的句式表达被动的含义另外,句子中还常带有状语、补 语、能愿动词,表示事情、动作的完成状态,如过、了等)韩语被动句被动句在韩语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在动词词根上加上表示 被动的词缀来构成被动句这类被动句最明显的特征是将■、■、■、■ 等被动词缀连接在原动词的词尾上,但是,因受到音韵的限制,有些动词 是不能按照此原则与被动词缀相连的,因此能够与■、■、■、■连接构 成被动句的动词其实并不多,很多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并不按此原则构成 被动形式有韩国学者做了统计,这类动词一共仅有151个[5] (2)用 加在动词后,构成被动句,表明主语“遭受” 了什么这 个与汉语中的“遭受”被动句十分相似3)动词+补助动词结构 构成被动句■”与动词结合,表现被动,而且它一般表示的是被动的 结果二、汉语和韩语中被动句对比分析(一)被动句结构不同于韩语,汉语中注重用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语法顺序为: 主语+谓语+宾语,而韩语与之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韩语主要是依靠助词 和词尾黏着在句子的主要成分上来完成语法任务,其语法顺序比较特殊, 为:主语+宾语+谓语。
这在被动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汉语中被动句的 框架为:受事主语+被+施事方+动词,施事方放在“被”字的后面,成为 了宾语,“被”成为了这个被动句的主要标志;而韩语的语法顺序则为: 受事主语+施事方+动词被动式,施事方放在了动词的前面,但其后会黏着 一个“■”标志着施事方,表明是带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式被动句在两种 语言中相同的地方是主语均被置于句首,差异主要表现在其他成分的语序 0(二)被动句的受事主语中韩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的受事主语在语法上是相同的,都位于句 首,做受事主语的成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受到谓语动作的影响而发生 了变化如:门被打开了但是,汉语中被动句的主语不一定都是受事主 语,还有部分句子的主语带有施事主语的成分,如:我被他吓了一跳这 个句子中,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受事方,相反,谓语动作由主语发出,是 主语受到影响而被动产生的动作状态,这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被动句式 另外,汉语中还有更特殊的被动句现象,这种被动句中主语既是受事主体, 又是施事主体,这样的被动句如“小明被妈妈送到了幼儿园读书”,句子 中的主语“小明”相对于“送”来说是受事主语,而相对于“读书”来讲 又成了施事主语,句子中的动词“读书”是另一个动词“送”的动作目的, 这种被动句被称为连动被动句。
相对于韩语被动句来讲,汉语被动句中受 事主语的应用形式多样,范围更加广泛此外,汉语中被动句的主语内涵 也要丰富得多,可以是地点,如:蛋糕上插满了蜡烛,而韩语是没有这种 语法现象的,这些不同可能会给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教师可以从主语的差异着手,让学生在理解上容易一些三) 被动句中的施事主体汉语和韩语中被动句里的施事主体一般都是指谓语动作的发出者由 于语法结构的不同,汉语被动句中的施事主体一般位于“被”字的后-面, 而韩语中的施事主体位于主语的后面不论在汉语还是韩语中,被动句的 施事主体都约定俗成:在不会引起误会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这样的话,汉 语的被动句中,“被”字也会直接和动词相连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汉语中某些被动句中施事主体是不可以省略的,但是,韩语却不做强制要 求,比如汉语中“碗被打碎了”和“碗被小红打碎了在没有语境的情 况下,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四) 被动句中的宾语(1) 在汉语和韩语中,被动句中的宾语一般都是名词或者代词,作 宾语的成分都可以是主语的一部分或者从属于主语如:“他被车压到了 腿但是,韩语中作宾语的部分还可以是从属于主语的部分,如:■我被他借走了车。
汉语中这样表述是非常奇怪的,但是韩语中这样的表达却是很正常 的,认为所属物品发生了改变而影响到了其所有者在汉语中,若这样表 达,放在主语的部分应该是物,而不是人,句子应为:“我的车被他借走 了2) 汉语和韩语中,作宾语的成分还可以是主语受动作支配而形成 的结果如:“豆子被磨成了豆浆/这个句子中,“豆浆"是由“豆子” 转变而产生的宾语,称作“转成宾语”,整个句子不需要添加其他成分, 但是韩语中则要加入助词“-■”来将转成宾语标记出来,成为:“■・”(豆 子被磨,变成了豆浆 (3)汉语被动句中有处所做被动句主语的 情况,且句子中还可以加宾语,如:“蛋糕上被插满了蜡烛需要说明的 是,韩语中是没有这种语法现象的,处所不可以做受事主语,只能做状语 出现在句子中另外,汉语中动宾短语也可以作被动句中的宾语,韩语中 也没有这种语法情况如:“他被放鸽子了这样的句子在汉语中很正常, 但在韩语中几乎没有这样的宾语形式五)被动句中的动词汉语被动句中的谓语动词是韩国学生学习时的一个难点,也是常出现 错误的地方,主要是因为一些动词不能进入被动句中做谓语,如能愿动词、 关系动词、趋向动词、部分心理动词、非动作性的及物动词等。
而韩语中 被动句的动词都是他动词,也就是及物动词不仅如此,在使用上差别更 大,汉语被动句中动词不能单独使用,动词后面要有表示动作完结或者结 果的成分,而韩语中是没有限制的三、教学对策汉语和韩语在被动句方面虽然有一些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大量的差 异韩国学生在学习时因受到母语的影响,会在学习中产生目的语知识的 负迁移现象,将母语中固有的语法知识过度泛化在汉语中来,出现韩式汉 语,也就给汉语的学习带来了干扰,这在学生所掌握的汉语知识不充分的 时候尤其明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容易产生偏误的地方,有的放矢, 帮助学生理解1)汉语中处所词可以做被动句的主语,但是韩语中没有这种语法习惯教师可以从处所词在汉语中担当的语法成分的不同着手,向学生反 复强调汉语的这种语法习惯,并举出多种例子,让学生理解这种语法现象, 并针对性地出题让学生练习,直至掌握2) 同是被动句,汉语的施事主语通常放在“被”字后面,韩语习 惯放在主语的后面,并加上标记词进行提示韩国学生在汉语刚入门时, 很容易造出这样的句子:“这盘菜他被吃了”等,对此,教师可从让留学 生反复记忆汉语被动句的框架结构入手,并强调汉语被动句中施事主语的 位置是在“被”字的后面,也要多举例子让学生反复体会,最终习惯汉语 中被动句的语法习惯。
3) 韩语中有省略施事主语的习惯,如:“■■.”(这个秘密被听到了但是,在汉语中,这样的语法犯有指代 不明的错误,会使听到这句话的人一头雾水,韩语中这样表达只是客观陈 述事实,而汉语中强调施事主语是为了强调认知感受,语境氛围不同教 学中,要向学生讲明感知动词做句子谓语的时候,汉语中常常保留施事主 体,带有强调性质进而让学生反复练习,多加强语感的培养四、结语教学中也发现,对于中韩被动句中相同的地方,学生可以从母语的角 度理解,并很快学会,但是,对差异性的忽略,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产生一定偏误对此,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将中韩两种语言在被动句方 面的差异性反复向学生强调,让学生反复练习,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得到 提高参考文献[1]谢梦情.浅论韩国语后缀被动句[J].考试周刊,2012(28): 89-90.[2] 郑春梅.谈韩国语被动句的运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0 (6): 73-75.[3] 郑宏.近代汉语“与”字被动句考察[J].语文研究,2009 (3): 18-21.[4] 邵桂珍.汉语被动句功能研究述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 (2): 66-72.[5] 柳英绿.韩汉语被动句对比一一韩国学生“被”动句偏误分析[J]. 汉语学习,2000 (6): 6-6.[6] 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 (4): 291-292.(作者单位:韩国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