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0507705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之“三驾马车”中的主导力量。自1978年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后,我国实行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促使经济呈 现较快增长。主要有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冲破了把计划经济 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木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木路线,首次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领导企业”;1992年由党的十四大 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U标;1997年十五大提出的“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木经济制度。在这些

2、经济政策的领导下,我国城乡居 民收入大幅上升,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消费结构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较为合理的情况下,消费增长将带动投资相应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逐渐由供给转 向需求,由生产转向消费。然而,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率似乎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 高,因此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中央也在制定“十一五”计划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 需求,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 要任务,也是当前乃至相当-段时期发展经济所迫求的根本目的之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全国 总体消费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

3、究逐渐增多,内容涵盖了城镇 居民消费结构数量分析、消费需求与收入弹性的探讨、消费支出的对比、发展演变的动态 预测等。但这些研究对单个省市的分析较多,区域对比的很少。因此,以下主要以城镇居 民、农村居民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吃、穿、住、行等生活方面的消费变化为例,来分析改革 开放以来民众消费结构的变化。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随着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内涵 有了质的飞跃。过去“吃饱穿暖”己成为历史,吃讲营养、穿讲品牌、住讲舒适、行讲便 捷成为城镇的消费时尚。新中国成立60年的经济发展史,实际上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 过程。(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

4、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人们对未来预期收入增加普遍 看好,使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不断高涨,消费亮点频闪。据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 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34元,比1991年的7117元,增长39.58%。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已 从建国之初的生存型温饱消费逐步转向享受型的理性消费。建国60年来,人们越来越远 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H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1、“吃”越来越注重营养、健康改革开放,经济搞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商家在竞争中求发展,使物资供应极大丰 富,消费品市场异常活跃。“国营”这个词儿渐渐失去了一家独尊的老大地位;“粮票”、“肉票”

5、、“油票”、“蛋票”、“糖票”等各种票券也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人们 对往事的I口I忆;集市贸易、连锁超市、各色便利店等遍布大街小巷;琳琅满1=1、品种各异 的方便食品细化到居民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蔬菜、水果等不再因季节的变化而供求紧 张;家家户户储备“冬储菜”的繁忙、喧闹景象渐渐远去了身影;冬天百姓的餐桌上只有 萝卜、白菜、粉条的情形不再,而是在丰盛的菜肴之上越来越讲究食物的精细、营养、味 美和方便,讲究“绿色”、“有机”、“无公害”,注重食品的低糖、低脂肪、高营养、 具有食补保健作用和富含天然成份。人们由吃饱到追求吃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这小 小餐桌上的巨大变化时刻述说着生活的美好改变。2、

6、“穿”越来越异彩纷呈,品牌化、个性化突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 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品牌、时尚,“一季多衣”取 代了过去的“-衣多季” o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 代追逐时装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日,市场上国际品牌比比皆是,“T”字台上的风采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常用“两装革履”来形 容穿得好,如今,品牌加个性化成为新的风景线。虽然衣着消费占居民支出的比重在下 降,但消费额在加大,由1999年的人均衣着消费930元到2008年人均衣着消费达到1

7、458 元,增长56. 77%03、“住”越来越宽敞、舒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过去,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 情。现如今,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老百姓的住房大了,心情也舒畅了。 2008城镇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7平方.米,比2000年的20平方米增长85. 00%。与此同时, 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 出也成倍增长,享受到了过去“皇帝”都没有享受到现代物质生活。4、“大件”翻着“跟斗”奔小康,消费档次不断提升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也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居民家庭耐 用消费品的迅速升级换代

8、,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7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 音机俗称“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到80年代的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为 主要代表的“新四件”,至90年代的空调、摩托车、淋浴热水器、电脑,到了二十一世 纪的今天,住房、小轿车、数码产品、存款,以及人人手里都拿着的功能越来越高级的手 机,无不体现了居民家庭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切一切的变化,时刻向世人展示和传递 着科技飞速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巨大震撼。5、“生活品质”迈若大步向前奔,百姓精神生活更多彩旅游:20年前的什邠人,既没有太多的闲钱,也没有太多的闲暇,节假日要么呆在家 里,要么就近走亲串友。叩使出去走一走,活动的半径也

9、很小。如今,一到“长假”,逐 渐富起来的什邠人也开始“周游列国”。旅游正成为什邠人的新时尚。2007年我国人均 旅游花费为526元。而60年前此项消费对于寻常百姓几乎不涉及二、农村居民消费平稳提升。建国60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农民生活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 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农 民收入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为支撑,狠抓减轻农 民负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使我国农民收入 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建国60年来农民生活的变化轨迹

10、,从解放到新世纪1、是建国之前:即1949年10月以前的困苦时期。解放前,在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下,加之战乱影响,我国城乡经济箫条,物价暴涨,民不聊生,城乡居民普通过着“衣不 遮体,食不裹腹,住不避雨”的悲惨生活。2、是解放初期:即建国后到1952年的恢复时期。建国之后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农村农 民,减租减息运动,相继开展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初步展现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农民基木能满足温饱,普遍向往的生活是:不缺吃、不少穿,当 家作主,扬眉吐气。3、是五十年代:即从1953年开始到五十年代末的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 成和“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较快

11、,广大劳动群众大搞粮食、蔬菜、 及其它副食品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当时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普通百姓生活有 了根木保障。这一时期是全县居民由温饱难保到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阶段。4、是六十年代:即从1960年到1969年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大跃进”后期到 “文革”武斗的基木结束,期间又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普遍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困境,人们以吃干粮、薯类、蔬菜为主, 其他副食很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这一时期人们衣着消费的写照。5是七十年代:即从1970年到1978年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抓革命、促生产”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12、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方针指引下,社会经济秩序日趋好 转,百姓生活已进了吃得饱、穿得暖的温饱阶段,其中相当多家庭2右能力讲究吃穿和追 求时尚。据统计,1978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元。 这期间,从吃的方面看,可以说是“一日三餐有保证”,从穿的方面看它是城乡百姓三样 衣(干部装、中山装、列宁装),能穿上一身“凉”衣服,在当时可算是最时髦了。6是八十年代:从1983年经济改革以来到1989年的改革开放前期。进入八十年代,随 着国内政治形势的稳定,党和政府的重心工作已逐步转移到抓生产建设上来,伴随着经济 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改,农民生活水平2从初

13、步实现”温饱“开始进入稳 步”充实“阶段。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城镇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居民消费也 呈平面扩张状态,当时社会上电视热、冰箱热、洗衣机热、建房热、装修热等巳是“风起 云涌”,农村居民主要耐用品普及程度很快,其中每百户电视机从1983年的1.03台提高 到2008年的94台,洗衣机从0. 15台提高到2008年的31台。可谓市场需求膨胀时期。7、是九十年代:即从1990年开始以来生活质量提高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全市城乡经 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从农民收入看,1990年人均纯 收入为842元,1994年达到1506元,1995年实现1762元,19

14、99年则达到2666元,相当 于1990年的3. 17倍(见图一)。总之,在整个九十年代,农民生活有四个转变:一是消 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宽裕型”转变;二是消费档次由“普通型”向“高级型”转变; 三是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四是消费领域由“狭窄型”向“宽广型” 转变。8、是新的世纪:也就是进入2000年以来到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进入21世 纪。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到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 5822元,相当于2000年1. 12倍,老百姓在住房、交通、教 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更是大幅度增加,并已成为老百姓消费的重点。

15、三、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1. 消费方式2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 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 的佼佼者,有肴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 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2经进入了网络电子 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 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 消费多元化倾向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

16、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 舍、教室两点-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2不是首选的,吏不是 唯一的消费项目。在学生当中,超过25%的学生拥有一电脑,超过95%的学生拥有手机, 超过10%的学生每年至少用200元钱旅游。可见,大学生的消费L1 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 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已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3.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 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 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 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